倪峰
- 作品数:13 被引量:29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艺术更多>>
- 当语文背离了语文,我们还剩下什么?——高三语文教学警示被引量:1
- 2005年
- 1998年高考的当天,本校两名正读高二的学生在封闭状态下做完语文高考卷,经过规范批改,他们的得分均超过当年本校高考语文平均分。而经过高三一年的训练,第二年他们的高考语文成绩却又都低于当年的年级均分。这两届毕业生的整体语文水平相差无几。于是有人开玩笑说,不如让学生在高二就参加语文高考,说不定比高三还要强。以我校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明显感到高二:是学生语文状态最好的一年。道理也很简单,高二年级进行的是《文学读本》(人教版实验教材,周正逵主编)的文学鉴赏教学,学生课内外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有诗歌小说创作实践,参加了诗歌朗诵会、话剧表演、影视欣赏等各种语文活动,语文意识得到了加强,语文素养得到提高。没有高一时的拘谨,也没有高三面对高考的压力,高二是学生生命活力与潜能发挥得最充分的一年。按说压力也能激发活力与潜能,而为什么学生在经过语文强化训练后状态反不如高二呢?我隐约感到高三的语文教学正在逐渐背离语文本身。
- 倪峰
- 关键词:高三背离人教版实验教材高考语文文学鉴赏教学
- 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阿Q形象解读
- 2022年
- 阿Q是鲁迅笔下最为人所熟知的人物形象,到了今天,阿Q几乎已成为“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人们笑话他的盲目自大,要么拿查无实证的祖先或无中生有的后辈来压人——“我们先前”或“我的儿子”要比你“阔得多啦”;要么来个“逆向思维”,不跟别人比好比强,反过来跟别人比恶心比缺点——捉虱子得整出更大动静才算厉害,头上的癞疮疤别人都不配拥有,只要是第一,即使是“自轻自贱”,也能获得考中状元般的快乐。
- 倪峰
- 关键词:精神胜利法阿Q无中生有逆向思维魂灵
- 做一个有趣的老师——读姜建邦《国文趣味》有感
- 2015年
- 必须得承认,我买书还是有点'颜控'的。网店上浏览图书时,首先是被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所吸引:封面暗赭的底色,沉稳厚重;竖排的书名题签是古朴的颜体字,旁边还有书法家林曦的落款钤印,雅致中透着拙趣;此外就只有书名下编著者的姓名和页脚处出版社的标名了——整体上简洁朴素、端庄大气,是我喜欢的风格。
- 倪峰
- 关键词:国文
- 《呐喊》《彷徨》整本书阅读素养测评
- 2020年
- 一、作品导读鲁迅是接受中文教育的人永远绕不开的存在。学术界把他抬到了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思想领域至高无上的位置,而中学语文圈却对他敬而远之——学生怕学、老师怕教,视为畏途。究其缘由,不是因为大家读得多了,太了解鲁迅,而恰是因为读得太少,不了解鲁迅。于是会被他“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光环晃晕了眼,会对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峻面容望而生畏。其实,我们越是走近鲁迅,越是容易看清他真实的面容;越是了解鲁迅,越是容易被他吸引。被鲁迅吸引,不用担心会使你迷失了自己;这种吸引反倒会不断地提醒你要随时反省自己,保持思想的独立。
- 倪峰
- 关键词:中学语文中文教育中国现代文学
-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五)】 为谁呐喊,为何彷徨——《呐喊》《彷徨》阅读与研讨设计
- 2019年
- 【学习情境与任务】鲁迅是接受中文教育的人永远绕不开的存在。走近鲁迅,了解鲁迅,最好的方式当然是阅读鲁迅的作品。那就从鲁迅的《呐喊》和《彷徨》开始吧,毕竟,对大多数读者而言,用人物和故事说话的小说是可读性最强的一种文体。
- 倪峰
- 关键词:《彷徨》《呐喊》中文教育
- “门外汉”给“门内人”的启示——参与“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程随感汉内
- 2004年
- 钱理群教授在他的《语文教育门外谈》一书中将自己称为语文教育的“门外汉”。令人感慨的是,这个“门外汉”却做出了很多门内人该做而没能做,或是不敢做甚至不想做的事情。由于对自身学养缺乏自信,也出于对学生能否认可接受的怀疑,我们对于在中学开设有关鲁迅的选修课原本顾虑重重。而这次有幸请到钱老师回母校开设“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程,专家的学养与北大名师的吸引力打消了我们原有的顾虑。
- 倪峰周春梅
- 关键词:选修课语文教学教学内容
- 在文言与文学间徜徉——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文本解读与教学设想
- 2022年
- 文言是古人用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的书面语言。相较于现代汉语,文言简洁凝练,灵动含蓄,承载了岁月的积淀,有其独特的魅力。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选取了从魏晋时期到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也体现出不同作者的个性气质与丰富情志。文本解读要有必要的定位,教师要有自己的认识。教学中,应处理好工具与人文、目标与手段两组关系,在文言与文学间徜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 倪峰
- 关键词:文言文学
- 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书阅读”被引量:28
- 2016年
- “整本书阅读”正逐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综观目前的教学现状,理念总体多于实践。怎样设置“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有哪些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通过教学组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怎样组织课堂教学?这些都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绕不过去的话题。
- 张小兵倪峰
- 关键词:课程目标教学准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