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向阳

作品数:51 被引量:550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0篇控矿
  • 7篇矿床
  • 6篇第四纪
  • 6篇中段
  • 6篇隆升
  • 6篇成矿
  • 5篇地质
  • 5篇岩石
  • 5篇纳木错
  • 5篇控矿作用
  • 4篇断裂带
  • 4篇多金属
  • 4篇杂岩
  • 4篇年代学
  • 4篇热历史
  • 4篇热年代学
  • 4篇中生代
  • 4篇裂带
  • 4篇隆升过程
  • 4篇金矿

机构

  • 48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中国地质博物...
  • 1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西藏自治区国...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作者

  • 51篇冯向阳
  • 38篇朱大岗
  • 30篇邵兆刚
  • 30篇孟宪刚
  • 19篇王建平
  • 17篇吴珍汉
  • 12篇吴中海
  • 12篇赵希涛
  • 11篇马寅生
  • 10篇崔盛芹
  • 8篇刘琦胜
  • 6篇吴淦国
  • 5篇杨朝斌
  • 5篇杨美玲
  • 4篇王津
  • 3篇马志邦
  • 3篇沈淑敏
  • 3篇曲玮
  • 3篇李晓
  • 2篇胡道功

传媒

  • 12篇地球学报
  • 12篇地质力学学报
  • 5篇地质通报
  • 4篇地球学报(中...
  • 3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中国区域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2000年中...
  • 1篇大地构造及陆...
  • 1篇大地构造及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10篇2003
  • 10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粤西地区海西-印支期推覆构造初步研究被引量:13
1999年
粤西推覆构造带总体沿罗定—云浮—清远—英德一线展布,NE-NNE走向,呈一向SE突出的弧形,长达350km,由NW向SE推覆,水平推覆距离大于40km。推覆构造的外来系统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和寒武系,原地系统为泥盆系和石炭系。它形成于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又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白垩纪内陆盆地的沉积作用。后期的剥蚀作用,导致构造窗发育。这是一个经历了强烈改造的同碰撞型巨型逆冲推覆构造带。
朱大岗孟宪刚彭少梅冯向阳冯向阳
关键词:海西-印支期推覆构造地质特征
应力驱动与油气运移势场的剖面研究被引量:14
1996年
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是石油地质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油气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本文以构造应力场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驱动力为观点,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的典型储油构造型式进行了剖面上运移势场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场低值区与运移场低值区相对应,并且运移势场低值区与油气藏对应很好。
冯向阳沈淑敏刘文英
关键词:油气运移剖面研究
辽宁省四合屯下白垩统义县组的兽脚类足迹化石和可能的造迹者(英文)被引量:20
2009年
记述了辽宁省四合屯下白垩统义县组三个半恐龙足迹,归入似鹬龙足迹(亦译为跷脚龙足迹)一未定种(Grallator isp.)。这是义县组恐龙足迹化石的首次描述。该行迹至少由3个造迹者所造。从足迹推断恐龙体长1.51 m,属于义县组兽脚类恐龙较为普遍的体长范围。重建了尾羽鸟(Caudipteryx)和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的足部,前者的足迹轮廓与似鹬龙足迹未定种的吻合度超过后者。根据化石记录,似鹬龙足迹类型可能广泛存在于义县组的各种中小型兽脚类(驰龙类与伤齿龙类除外)中。
邢立达杰瑞德D.哈里斯冯向阳张志军
藏北高原环纳木错首次发现晚更新世湖滩岩被引量:8
2002年
朱大岗赵希涛孟宪刚吴中海吴珍汉邵兆刚王建平马志邦冯向阳刘琦胜
关键词:藏北高原晚更新世湖相沉积地理分布
郯庐断裂带地温场研究被引量:16
1998年
笔者根据郯庐断裂带两侧(东经115°—121°、北纬30°—40°)117个热流数据,绘制了该区热流值平面图,并从断裂带两侧热流值的分布及高、中、低热流值频度分布特点,得出该断裂带中、南段(鲁西、皖北地区)热流值在50—80mW/m2范围内的频度最高,总平均值为67.67mW/m2,明显高于全球平均值(63mW/m2),也比中国大陆平均值(66mW/m2)略为偏高。沿断裂带存在一条明显的热流梯度递变带,东侧平均热流值(67.78mW/m2)明显高于西侧平均值(55.35mW/m2)。3条热流值剖面图显示由西向东穿过断裂带热流值有台阶、折线及跳跃型上升特点。笔者认为,这种东高西低的形貌反映了郯庐断裂带东、西侧地壳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等地球物理量反映的东侧下地壳存在低速低阻层及莫霍面位置偏高相一致。
白嘉启王小凤冯向阳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地温场热流值
燕山地区中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8
1995年
燕山地区现今的构造、地貌景观,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建造、改造过程而形成的。从沉积建造及构造形变特点来看,自元古宙至古生界,本区构造运动平缓,建造和改造的特点主要反映基底断裂的控制作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是燕山地区主要造山作用期,基本特征是强烈挤压形成线状褶皱及推覆构造系统。中生代时期,本区构造形变显示水平应力作用的主导性,新生代时期,则以均衡代偿导致的隆升作用为主。本文侧重中生代构造应力场及变形挠度场的重塑,借以恢复本区中、新生代构造形变形成的力学过程及运动程式。
沈淑敏冯向阳
关键词:推覆构造构造应力场中生代
念青唐古拉山中段第四纪冰期划分被引量:22
2002年
念青唐古拉山脉呈NE和近EW走向 ,其主脊海拔 6 0 0 0~ 70 0 0余米 ,第四纪冰川活动强烈。根据第四纪地层剖面、地层层序、地质地貌特征及其相互接触关系 ,在念青唐古拉山中段可清晰地划分出 3期冰期 ,从新到老依次为 :拉曲冰期Q3 、爬然冰期Q2~ 3 、宁中冰期Q2~ 1。每次冰期及间冰期沉积物中的砾石及其岩性、砾态、沉积厚度、风化程度等都有明显区别。另外 ,还对老冰期与冰碛层。
朱大岗赵希涛孟宪刚吴中海邵兆刚冯向阳刘琦胜
关键词:第四纪冰期划分冰川活动砾岩风化程度
辽西阜新金-多金属成矿区主要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被引量:10
2003年
通过地质构造、显微构造和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论述了辽西阜新金 多金属成矿区主要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并着重指出NEE向、NNE向韧 脆性剪切带是本区主要的控矿和导矿构造 ,而NEE向构造的NW向次级断裂带和NNE向构造的EW向次级断裂带则为本区主要的容矿构造。现已探明的金 多金属矿体也多沿这两个方向展布。
朱大岗孟宪刚冯向阳张贺鹏邵兆刚马寅生付海涛曲玮王建平
关键词:韧-脆性剪切带构造控矿作用容矿构造
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厅陈列设计研究与综合布展
程利伟冯向阳刘喜辰杨良锋陈开宇吕林素宗玲卢立伍梁相荣叶青培李建鸿曹希平王月文张英军张志军韩迎建方晓思尹继才章西焕李宏博
20世纪末国内博物馆事业处于低潮,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陈旧的陈列思想和陈列形式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不断深化的知识需求。2001年1月2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办公会批准了中国地质博物馆修缮改造方案,同时要求把博物馆建设成为“...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博物馆
雪峰山中段金锑矿构造控矿分析与资源预测
孟宪刚朱大岗骆学全魏道芳赵建光刘湘勤冯向阳陈洪新邵兆刚王治顺王建平
该研究结合深部地质和遥感解译,划分了雪峰山中段的构造体系和构造带的归属、时代、范围分区及复合关系,认为雪峰山链是在克拉通边缘裂陷槽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历经加里东陆缘褶皱始造山、印支-早燕山陆内褶断主造山、晚燕山-早喜马拉雅...
关键词:
关键词:雪峰山中段金锑矿构造控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