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辅周

作品数:198 被引量:60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53篇会议论文
  • 3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8篇机械工程
  • 18篇动力工程及工...
  • 17篇兵器科学与技...
  • 13篇电子电信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电气工程
  • 9篇理学
  • 5篇水利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军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5篇故障诊断
  • 20篇传动
  • 18篇特征提取
  • 15篇齿轮
  • 13篇轴承
  • 12篇电机
  • 12篇振动
  • 12篇图像
  • 11篇装甲
  • 11篇综合传动
  • 11篇综合传动装置
  • 11篇涡流
  • 11篇柴油
  • 11篇柴油机
  • 10篇振动信号
  • 9篇神经网
  • 9篇神经网络
  • 9篇变速
  • 8篇有限元
  • 8篇变速箱

机构

  • 161篇装甲兵工程学...
  • 18篇清华大学
  • 1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0篇南昌航空大学
  • 9篇北京特种车辆...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太原卫星发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陆军航空兵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北方车辆...
  • 1篇中国北方发动...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北京奥技异电...

作者

  • 196篇冯辅周
  • 65篇江鹏程
  • 28篇张丽霞
  • 23篇丛华
  • 21篇闵庆旭
  • 19篇司爱威
  • 17篇赵永东
  • 15篇张超省
  • 14篇饶国强
  • 14篇杨永利
  • 14篇褚福磊
  • 14篇杨友胜
  • 13篇刘远宏
  • 11篇丁闯
  • 11篇刘建敏
  • 10篇朱俊臻
  • 9篇聂松林
  • 9篇张兵志
  • 8篇吴进军
  • 8篇徐超

传媒

  • 36篇装甲兵工程学...
  • 5篇红外与激光工...
  • 5篇振动与冲击
  • 4篇机械设计与制...
  • 4篇噪声与振动控...
  • 4篇2010年全...
  • 3篇振动.测试与...
  • 3篇振动工程学报
  • 3篇机械工程学报
  • 3篇兵工学报
  • 3篇计算机仿真
  • 3篇机械科学与技...
  • 3篇无损检测
  • 3篇失效分析与预...
  • 3篇2014年全...
  • 2篇红外技术
  • 2篇激光与红外
  • 2篇2004年全...
  • 2篇第11届全国...
  • 2篇全国第六届转...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1篇2018
  • 17篇2017
  • 28篇2016
  • 16篇2015
  • 15篇2014
  • 9篇2013
  • 15篇2012
  • 11篇2011
  • 14篇2010
  • 4篇2009
  • 15篇2008
  • 1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1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涡流脉冲热像对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表面长度的量化评估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涡流脉冲热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兼具有感应加热非接触、高效和红外热像快速直观等优点,已应用于 不同领域关键部件的缺陷检测与评估。 针对钢轨踏面存在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利用涡流脉冲热像开展裂纹表面长度量化研 究分析。 针对滚动接触疲劳裂纹形貌分布复杂这一特点,设计了一套结合裂纹响应提取和裂纹识别的流程。 并通过线性拟合 参数对比分析了在裂纹响应提取中使用的不同方法的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加热前期的热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 热模对裂纹长度量化效果最好,具有最高的拟合优度 92. 8%,灵敏度 5. 91,和最小的残差 2⁃范数 2. 24。
杨延强朱俊臻冯辅周冯辅周
基于动力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的变速箱测点配置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变速箱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过程中状态信息获取的测点位置基本靠经验设定,缺少理论支持,导致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在建立变速箱箱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箱体的约束模态分析,根据模态位移"取大优先"的原则初选10个测点,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将测点优化问题转化为方案优选问题处理,提出了变速箱箱体模态实验的测点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动力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点优化选择,得到了科学合理的测点优化配置方案。
赵丰文冯辅周戴耀司爱威
关键词:变速箱有限元
基于P系统优化算法的管内瞬变压力优化研究
2017年
针对复杂管网系统管内瞬变流计算耗时长,且计算结果占用存储空间严重,导致基于遗传算法的管内瞬变压力优化计算寻优效率极低的问题,对遗传算法进行了自适应改进和基于P系统计算模型的改造,以降低算法在寻优过程中调用瞬变流计算模型的次数。案例计算过程表明,算法改进后得到的P系统优化算法在保证寻优效果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瞬变压力优化计算的寻优效率,使搜索时间相对原遗传算法降低了约80%,因而特别适用于复杂管网系统管内瞬变压力优化计算。
高阳冯辅周张丽霞张红星
关键词:管网系统遗传算法
基于聚类分析和骨架提取的含裂纹超声红外热像增强方法研究
2023年
超声红外热图像因噪声干扰及缺陷位置的热扩散,导致其存在对比度差、清晰度低、边缘模糊等问题。为了增强红外图像视觉效果,提高缺陷检测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和缺陷骨架的超声红外图像增强方法。采用基于kmeans的DBSCAN聚类算法对裂纹发热区域进行识别聚类,将图像分解为缺陷生热区域与非缺陷区域;然后,对缺陷区域进行骨架描述,并沿裂纹骨架走向采用改进的部分子块重叠直方图均衡算法对缺陷图像进行增强。提出的超声红外图像增强方法与常用的直方均衡化、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自适应同态滤波三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的增强方法可以得到对比度更显著的图像,具有明显的优势。提出的方法为增强超声红外图像视觉效果、提升裂纹诊断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吴恬李志农朱俊臻冯辅周
关键词:图像增强无损检测红外图像
基于小波变换的柴油机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本文针对柴油发动机缸盖振动信号信噪比低且呈非平稳特性,利用小波变换,提取柴油机振动信号的能量特征.通过分析缸盖在不同时刻受到的激振,判断汽缸各个部件的工作情况,提取信号能量谱,判断柴油机缸盖振动的主频带,为柴油机的在线检...
贾成立冯辅周司爱威
关键词:柴油发动机缸盖振动小波分析
文献传递
超声红外锁相热像中金属疲劳裂纹的生热特性被引量:4
2017年
超声红外锁相热像技术是一种将调制激励和锁相技术应用于红外热像检测的新型无损检测技术。针对缺陷生热及传热研究中存在的摩擦生热过程难以有效模拟、缺陷内部生热机理不清等理论问题,采用电-力类比方法,建立了含疲劳裂纹金属平板与超声激励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调制超声激励下裂纹区域和裂纹面的生热特点,结果表明:在调制超声激励下,裂纹区域生热呈现出周期性上升的特点,因预紧力的作用,靠近激励同侧的裂纹面区域生热更明显。基于仿真分析和Green函数,建立了裂纹摩擦生热的传热理论模型,进一步探究了裂纹区域温度分布规律;最后利用被测平板上下表面温度比值(P值)对热源深度进行了估计,证明了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的一致性。研究成果将进一步丰富超声红外锁相热像技术的理论基础。
冯辅周闵庆旭朱俊臻徐超曹维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基于改进AHP和模糊评价的装备测试性参数选择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装备实际工程应用测试性参数多依靠专家经验或行业常规进行选择,导致所选参数适用范围小、随机性大等问题,提出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的测试性参数选择方法。即依据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和可用性初选出测试性参数,并将使用要求作为测试性参数定性评价指标,采用改进AHP方法计算评价指标因子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评价法计算测试性参数优先度,优选出测试性参数集,从而为测试性指标的制定奠定基础。最后以综合传动装置为例,采用该方法优选出精简的测试性参数集。
刘远宏刘建敏江鹏程冯辅周
基于PXI总线的通装机液平台综合测控系统标准化设计被引量:1
2008年
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标准化设计和采用开放式系统框架。基于PXI总线的平台综合测控系统采用了统一硬件系统、统一软件开发平台、统一标准接口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和标准化设计。通过对用户开放测控资源定义和标准化设计软硬件接口,使平台综合测控系统软、硬件具有开放性和互换性,满足了不同保障对象的测试需求,对通用装备检测试验设备的通用化、标准化、集成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邱绵浩任赞红冯辅周安钢
关键词:PXI总线自动测控系统虚拟仪器
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轴系的动特性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以广州蓄能水电厂1 号机组的实际结构为例,首先应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建立了计算机组自振特性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机组的自振特性及油膜轴承刚度对它的影响。然后结合Riccati传递矩阵法与Wilson-θ法[5]编制了轴系的瞬态响应计算程序,给出了机组在几种典型外载荷作用下的瞬态响应。该模型的建立将加深对水轮机组动特性的认识。
冯辅周褚福磊张正松李承军
关键词:自振特性瞬态响应抽水蓄能机组
一种多能互补的液压并轨系统及其液压变压器调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的液压并轨系统及其液压器变压调控方法,该系统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一级换能装置,各第一级换能装置分别与一个液压泵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液压泵的工作介质输入端与工作介质储存器连接、工作介质输出端与液压变压...
杨友胜尹宏翔高阳冯辅周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