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亭

作品数:208 被引量:441H指数:11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9篇期刊文章
  • 93篇专利

领域

  • 133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5篇细胞
  • 21篇药物
  • 20篇注射
  • 20篇活性
  • 16篇蛋白
  • 16篇葡萄糖
  • 15篇葡萄糖注射液
  • 13篇心肌
  • 13篇提取物
  • 13篇缺血
  • 10篇抗体
  • 9篇药材
  • 9篇荧光
  • 9篇抗炎
  • 8篇药效
  • 8篇毛大丁草
  • 7篇灯盏
  • 7篇再灌注
  • 6篇再灌注损伤
  • 5篇学成

机构

  • 19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0篇贵阳医学院
  • 5篇教育部
  • 5篇贵州维康子帆...
  • 2篇浙江大学
  • 2篇贵航贵阳医院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福利会国...
  • 1篇贵州省食品药...
  • 1篇贵阳市妇幼保...

作者

  • 202篇刘亭
  • 140篇李勇军
  • 83篇王永林
  • 72篇孙佳
  • 57篇刘春花
  • 48篇王爱民
  • 43篇郑林
  • 37篇兰燕宇
  • 36篇陆苑
  • 36篇李月婷
  • 35篇黄勇
  • 34篇潘洁
  • 34篇杨畅
  • 33篇马雪
  • 31篇何彬
  • 27篇李靖
  • 27篇巩仔鹏
  • 20篇薛维娜
  • 18篇杨健
  • 16篇陈思颖

传媒

  • 2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5篇中国实验方剂...
  • 9篇中国中药杂志
  • 6篇中成药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5篇中药材
  • 4篇贵州医药
  • 4篇中国药房
  • 4篇海南医学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新校园(上旬...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年份

  • 6篇2024
  • 14篇2023
  • 30篇2022
  • 25篇2021
  • 20篇2020
  • 31篇2019
  • 39篇2018
  • 15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2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用于生化实验的可调式支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生化实验的可调式支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壁上开设有左右连通的通槽,所述底座的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滑槽,所述通槽的内壁中央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挡板,位于所述挡板两侧的矩形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
刘亭宋菲杨健李勇军王永林
文献传递
荭草花醇提物对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研究荭草花醇提物对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采用200μmol/L H_2O_2作用H9c2细胞0.5 h,建立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组、不同浓度荭草花醇提物(20、40、80μg/m L)预处理组。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Western blot测定cleavedcaspase-3、Bcl-2、Bax、p-AKT和AKT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荭草花醇提物能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量和MDA含量,提高SOD及CAT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_2O_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荭草花醇提物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蛋白水平,上调Bcl-2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增加细胞中p-AKT的表达,且这种表达可被PI3Ks抑制剂LY294002抵消。表明荭草花醇提物可减轻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凋亡,平衡氧化应激产物有关,且部分依赖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
刘亭吴琼刘香香陆定艳黄文炫李月婷李月婷
关键词:H9C2心肌细胞
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效应
2020年
为了制备得到能够识别EGFRvⅢ的ChiMR1-阿霉素(DOX)抗体偶联药物,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本研究利用葡聚糖T10为连接子,将其与阿霉素及ChiMR1抗体在室温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并通过分别测定DOX小分子和抗体ChiMR1的浓度以确定其偶联比。利用ELISA和MTS法检测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对DK-MG细胞(表达EGFRvⅢ)和U-87MG细胞(表达EGFR)的亲和性和杀伤效果,研究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的靶向性和抗肿瘤活性。其中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在72 kD左右出现一条弥散条带,而ChiMR1抗体和阴性对照无此条带,表明ChiMR1抗体与DOX通过葡聚糖T10偶联成功。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中DOX的浓度为0.162 mg/mL,ChiMR1的浓度为0.802 mg/mL,其偶联比约为1∶10。细胞ELISA结果显示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能准确识别表达EGFRvⅢ的DK-MG细胞,而不能识别表达EGFR抗体的U-87MG细胞。MTS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ChiMR1-DOX抗体偶联药物特异性的抑制DK-MG细胞的增殖,表明制备的抗体偶联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较强的靶向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深度开发抗体偶联药物奠定了实验基础。
杨畅赵青赵青杨友辉孙佳刘春花孙佳兰燕宇刘春花
关键词:DOX
一种分子生物学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上端面前侧安装有固定筒;所述支撑机构底端面后侧开设有条形滑口,且条形滑口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端面前侧设...
刘亭刘欢席晓岚
白及DNA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对白及基因组DNA进行提取,比较提取质量的差异,找到一种最适于白及基因组的DNA提取方法,以满足白及DNA条形码研究的需要。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碱裂解法和经本文改良的CTAB法提取白及叶片基因组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及PCR扩增效果检测所提DNA的质量。结果:CTAB法、SDS法和改良CTAB法均能从白及中提取到基因组DNA,而碱裂解法几乎提取不到。其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和完整度均高于其他方法,PCR扩增效率达到100%,且扩增条带明亮清晰。结论:经本文改良的CTAB法是提取白及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该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适用于DNA条形码研究。
刘亭雷諝婷罗阿东何彬李靖王永林王爱民
关键词:白及DNA提取
一种微生物检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检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中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的上端侧壁环绕设有多个均匀的培养基,所述底座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立柱,且立柱的上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
刘亭李靖薛维娜兰燕宇李勇军王永林王爱民
文献传递
一种川贝母组织切片的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川贝母组织切片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盒,所述取样盒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滑动连接有把手,所述取样盒的一侧卡接有胶头滴管,所述取样盒的一侧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上安装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滑动插设有密封板...
刘亭张煜彬李靖李勇军王永林
文献传递
一种生化实验用试剂储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化实验用试剂储存装置,包括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内顶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均向外侧并倾斜向下设置,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驱动端均连接有放置板,每个所述放置板均与储存箱的内底壁铰...
刘亭刘香香陆定艳李勇军王永林
文献传递
羊耳菊提取物中九种有效成分在Caco-2细胞模型中摄取和转运机制的研究方法
本发明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仪(UHPLC‑Q‑TOF MS/MS),比较空白细胞液、细胞吸收样品和羊耳菊活性部位样品图谱,判断主要能进入细胞被吸收的成分,然后再利用Caco‑2细胞建立摄取转运模型,考察药物浓...
巩仔鹏兰燕宇张楠李梅侯靖宇胡贺佳王永林李月婷陈思颖李勇军黄勇郑林王爱民陆苑刘亭马雪潘洁孙佳
文献传递
利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Fe3O4纳米颗粒的处方及其体外释药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自制的聚乙二醇(PEG)修饰的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进行处方优化,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Fe3O4纳米颗粒的处方;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考察其常温下物理化学稳定性;利用超声搅拌法制备分别负载盐酸多柔比星、灯盏乙素、氟尿嘧啶3种不同类型药物的Fe3O4纳米颗粒,并采用透析法对Fe3O4纳米颗粒的释药能力进行研究,再应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拟合释药数据,阐释其释药机制;最后在不同温度下考察Fe3O4纳米颗粒的释药能力,说明其光热效应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常温下Fe3O4纳米颗粒粒径在20~30 nm之间;Fe3O4纳米颗粒负载水溶性药物氟尿嘧啶时与5种模型的拟合度均不高,负载盐酸多柔比星时与Higuchi方程的拟合度较高,而负载灯盏乙素时与零级方程和Hixson-Crowell方程的拟合度均达到0. 996 7,且用于机制验证的Ritger-Peppas方程指出,Fe3O4纳米颗粒装载亲水性药物时释药机制为简单的扩散,而装载疏水性药物时主要通过溶蚀机制进行零级控制释放;随着温度升高,Fe3O4纳米颗粒的释药能力增加。结论疏水性药物可通过超声搅拌的方法载入Fe3O4纳米颗粒中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为难溶性药物的新剂型研究开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赵青陈思颖陈思颖刘帆刘帆刘亭王爱民
关键词:FE3O4纳米颗粒BOX-BEHNKEN效应面法体外释药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