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佳慧

作品数:2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叙事
  • 3篇叙事策略
  • 3篇小说
  • 2篇余华
  • 2篇语文
  • 2篇突围
  • 2篇文学
  • 2篇回响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折叠
  • 1篇当代青年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模拟
  • 1篇独舞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叙事比较
  • 1篇叙事伦理
  • 1篇叙事美学
  • 1篇叙事研究
  • 1篇叙事艺术

机构

  • 18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刘佳慧
  • 11篇王桂荣

传媒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扬州职业大学...
  • 1篇泰山学院学报
  • 1篇闽江学院学报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贵阳学院学报...
  • 1篇梧州学院学报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文山学院学报
  • 1篇西部蒙古论坛
  • 1篇岭南师范学院...

年份

  • 10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nO-TiO2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研究
近年来,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透明电极、触摸屏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因此,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现今的氧化物半导体普遍为本征氧化物材料,与其相比,复合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电子迁移率、光电子效率和光谱响应范围等方面存在诸多优势。这些优...
刘佳慧
关键词:氧化物半导体溶胶-凝胶法光学性能
先锋的突围——论麦家《人生海海》的叙事策略
2024年
《人生海海》是麦家蛰伏多年的又一部长篇力作,相比于以往的“特情”题材小说,麦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童年与故乡幽微深处的记忆,围绕“上校”身上的谜团,以限知视角和“纯文学”叙事语言进行着“英雄传奇”的突围式写作。麦家让平凡小人物和传奇大英雄于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着人心与人性的交锋,于乡村叙事之中展现传奇之处,又以人性之本超越经典传奇。这部作品彰显了麦家独到的叙事能力,体现了麦家从类型化的桎梏转向“纯文学”叙事的努力,同时也传达出其对“人生海海”生命哲学的体悟。
王桂荣刘佳慧
关键词:麦家叙事策略
论余华小说的比喻思维——以《文城》为例
2023年
比喻思维是艺术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说本体中可以表现作者个性的特殊思维。余华新作《文城》中的比喻丰富多样,呈现出余华的艺术创生力。将《文城》中的比喻提取出来,进行归纳总结,从比喻思维与象征手法、叙述结构、人物心理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可以对余华比喻思维的特征进行初步探究,揭示余华比喻思维的思想基础和艺术规律,为进一步探究余华小说的苦难叙事、结构解读、人物剖析提供新视角。
刘佳慧
关键词:余华小说比喻思维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论东西《回响》的叙事之力
2023年
东西《回响》中的叙事美学展现出极具特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东西将叙事语言、叙事视角作为独立的审美因素,通过限知视角、反限知视角之间的不断转换、纠缠,呈现出流动视角的艺术效果。他采用陌生化的语言与日常语言杂糅的寓言性语言,将叙事对准时代、人性、记忆,围绕揭开小说人物冉咚咚生活和内心的秘密,呈现出当代现实与人性的复杂与悖论,凸显出时代映射下人的精神裂变与情感危机。这部作品的叙事之力,体现了东西向新叙事类型创新的努力,同时也通过叙事传达出东西对人性的细微体察和哲学思考。
王桂荣刘佳慧
关键词:叙事美学限知视角
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化建构研究
语文教材本身是一种文化,也是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语文教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教材编写体系。学生不仅要凭借语文教材学习与理解语言,还需在包含多元文化的知识中徜徉,浮潜呼吸在人类文明中实现“审美生活”和“道德人生”。...
刘佳慧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献传递
袅袅烟影与璀璨霞光——论魏微《烟霞里》叙事艺术
2024年
魏微始终关注个体的成长轨迹,将个人的成长史融入到小说叙事里。在《烟霞里》中,通过叙述主人公田庄城乡身份的转变、精神世界的成长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等一系列过程,魏微将叙事对象瞄准宏大时代和平凡的人,真正地达成了个体与时代相互辉映以及彼此成全。魏微运用温暖而绵密的语言,展开对日常生活的书写,从不同人物的多重视角叙事,透过个体的价值选择,折射出日常生活背后生命个体对大时代的体验。
王桂荣刘佳慧
关键词:叙事策略
梦中史诗与循环叙事——论刘亮程《本巴》
2024年
刘亮程始终是一位不断发现自我、探索世界的成长型作家,他通过创作抵达心灵、记忆深处《,本巴》是刘亮程创作的一部有关时间与梦的史诗性巨作,刘亮程运用了极具哲学内涵的循环叙事,采取梦境与时间交杂的《江格尔》史诗作为叙事题材,将深沉的目光更多投入到故乡与家人的温情之中。刘亮程创新地将一部古老史诗新变成为一场盛大的童话表演,用近乎梦呓的话语打破了传统创作题材的界限,把对史诗与时间、自然与生命、人性与温情等问题的深沉思考揉进孩童的游戏之中,重塑文学的边界。
刘佳慧王桂荣
论毕飞宇《欢迎来到人间》的叙事伦理
2024年
毕飞宇在日常生活的肌理中,透过人物细致入微的行为与语言,描绘庸常的俗世,抑或是卑琐的浮生。他通过不断切换和交织的人物内外视角,创造了一种流动的叙事效果;他采用具有反讽魅力与日常语言杂糅的幽默性语言,将叙事对象对准时代、人性、社会,工作与生活呈现出当代的社会热点问题与人性的复杂与悖论,凸显出时代映射下人的精神裂变与中年危机。
王桂荣刘佳慧
关键词:叙事伦理语言伦理
先锋的突围独舞——论孙甘露《千里江山图》的叙事策略
2024年
孙甘露的先锋小说在技巧性、艺术性、文学性等方面展现出的叙事魅力毋庸置疑。在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中,他仍未放弃先锋的叙事实验,同时以另一种叙事姿态更为深刻且全面地展示出叙事大家的风采。他突破性地用简洁的语言掀开暗流涌动、悬念迭起的一段革命历史叙述一角;以全知叙述与受限视角进入身份隐秘、命运不明的一群革命青年的内心;将神圣而崇高的信念作为自己文学创作与人物行动的助推剂。最终,孙甘露也许就能在历史与故事的时光缝隙间找到令人无限遐思的《千里江山图》。
王桂荣刘佳慧
关键词:《千里江山图》叙事
建设具有“文学味”的语文课堂
2012年
随着文学作品被广泛地选入语文教材之中,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把语文课上得更有"文学味儿"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上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对"文学味儿"的创造都十分重要。
刘佳慧
关键词:朗读想象力审美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