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芹
- 作品数:34 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锁骨下动脉和肱动脉撕裂损伤的腔内介入治疗
- 2018年
- 创伤性外周动脉撕裂损伤可以引起远端血管不通及假性动脉瘤,从而导致肢体缺血坏死甚至死亡等严重的并发症[1,2]。传统方法以外科手术修补或重建受损血管为主。锁骨下动脉撕裂临床发病率低,肱动脉撕裂临床常见。由于锁骨下动脉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失血量多,创伤大,导致手术难度及风险明显增加,但随着腔内介入技术及医用耗材的不断发展,动脉腔内介入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临床青睐。由于锁骨下动脉及肱动脉撕裂损伤病例较少,笔者所在科2003年—2015年共接诊锁骨下动脉撕裂4例和右肱动脉撕裂2例,现就其治疗报告如下。
- 钱学江刘兆芹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腔内治疗开放手术
- 创伤性TFCC损伤分型与尺骨变异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创伤性Palmer分型与尺骨变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15-01—2016-07诊治的66例TFCC损伤,按Palmer分型,以MRI诊断为标准,分析尺骨变异与Palmer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MRI显示尺骨变异阴性12例,其中ⅠB型9例(75.0%),ⅠC型2例(16.7%),ⅠD型1例(8.3%)。尺骨变异中性30例,其中ⅠA型11例(36.7%),ⅠB型14例(46.7%),ⅠC型2例(6.6%),ⅠD型3例(10.0%)。尺骨变异阳性24例,其中ⅠB型8例(33.3%),ⅠC型1例(4.2%),ⅠD型15例(62.5%)。尺骨变异阴性中以PalmerⅠB型为主;尺骨变异中性以PalmerⅠB型为主,PalmerⅠA型次之。尺骨变异阳性中以PalmerⅠD型为主,PalmerⅠB型次之。结论创伤性TFCC各型损伤与尺骨变异间具有一定的规律,结合MRI检查可以有效提高诊断质量及效率。
- 刘中冲钱学江孙磊王铖娇刘兆芹刘岗
- 关键词: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MRI
- 脑肿瘤T1WI-FLASH 3D序列直接增强扫描的伽玛刀定位价值
- 目的:探讨T1-FLASH 3D(Fast low angle shot FLASH)序列直接增强扫描作为脑肿瘤伽马刀定位图像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别对120例颅脑肿瘤患者的增强SE T1WI图像与T1-FLASH 3...
- 钱学江刘中冲刘兆芹吕浇浇
- 关键词:磁共振肿瘤
- 混杂型肩袖撕裂与肩袖病变磁共振征象对比分析
- 2023年
- 目的比较肩袖病变与混杂型肩袖撕裂(rotator cuff tears,R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中图像特征的差异,为肩袖撕裂伤病关系判定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RCT患者的病历与MRI资料,包括16例肩袖病变与71例混杂型撕裂,其中混杂性撕裂又分为骨折脱位组(22例)和轻度创伤组(49例)。根据MRI图像测量RCT内外侧长度(medial-lateral tear size,ML)、韧带损伤数量、撕裂类型、肌骨挫伤及撕裂端脂肪浸润信号。对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MRI测量参数进行比较。结果ML、撕裂类型、韧带损伤数量和肌骨挫伤信号三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折脱位组ML最小、韧带损伤数量最多,轻度创伤组全层撕裂发生率最高。年龄、性别、撕裂端脂肪浸润信号这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MRI韧带损伤数量和肌骨挫伤信号可推断创伤大小,但肩袖撕裂内外侧长度、撕裂类型与创伤大小无关。撕裂端脂肪浸润信号发生率低,判断伤病关系价值有限。
- 刘中冲刘中冲秦妙刘兆芹刘兆芹钱学江钱学江
- 关键词:法医学伤病关系磁共振成像
- 支气管结核的CT漏诊误诊原因分析
- 2014年
- 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 ,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下层的结核病。因起病缓慢,症状多样,CT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影像诊断及临床工作中漏诊、误诊较多。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2012年我院收治的25例EBTB的误诊及漏诊患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刘兆芹钱学江刘中冲
-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体层摄影术
- 创伤性肺囊肿的CT诊断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肺囊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追踪观察15例创伤性肺囊肿患者,对其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5例病例中,10例为多发性病变(66.7%),5例为单发(33.3%)。共36处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其中含气型2处,含液型13处,气-液型21处,两下肺多见。结论:CT能清晰显示病变的形态、密度、边缘等特征,是诊断创伤性肺囊肿的便捷确切的方法。
- 翟伟庆刘兆芹
- 关键词:创伤肺囊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64层螺旋CT支气管仿真内窥镜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钱学江王冠武刘兆芹
- 关键词:支气管仿真内窥镜支气管异物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PR/MPR评价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进行诊断,评价血管狭窄程度。方法对198例临床有或无胸闷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PR/CPR对血管进行重建,分析血管在收缩期甚或是舒张期血管狭窄程度。结果MPR/CPR重建更有利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显示。8例合并软斑块,5例合并钙化斑块,5例合并冠状动脉起源异常。22例发生在前降支,13例发生在回旋支。结论MPR/CPR重建可以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明确显示,为临床冠心病诊断提供明确影像学依据。
- 钱学江刘兆芹张西伟
- 关键词: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 高场强磁共振诊断颅底脊索瘤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磁共振影像(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颅底脊索瘤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特点,包括发生部位、信号特点、生长方式、强化特点等。结果 24例颅底脊索瘤中,蝶鞍型6例,斜坡型9例,颞枕区型4例,广泛型3例,鼻咽型1例,病灶形态以类圆形分叶状为主,MR表现为T1WI呈混杂信号,T2WI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扫描病灶呈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病变内可有出血、囊变、钙化灶;磁共振的多方位成像可以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及与邻近重要结构的关系。结论磁共振检查可以清楚显示颅底脊索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周围组织侵犯范围以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对明确诊断、术式选择及术后随访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 卢春汕刘兆芹王冠武孟健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颅底脊索瘤
- 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87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MRI检查,常规轴位T_1WI、T_2WI、T_2WI加脂肪抑制序列,及斜冠状位T2*ME3D加脂肪抑制序列。结果 8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T_1WI发现信号异常者75例,T_2WI发现信号异常者69例,加脂肪抑制序列发现信号异常者82例。其中36例脂肪抑制序列表现为骶髂关节旁骨髓水肿,30例软骨下骨板粗细不均、中断、凹凸不平,16例关节面下脂肪信号堆积。结论 MRI脂肪抑制序列能够早期发现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骨髓水肿或是软骨板信号异常,在临床诊断及临床抗炎治疗后随访中,MRI脂肪抑制序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钱学江张磊华刘兆芹刘中冲刘培霞吴雅迪
- 关键词:脂肪抑制序列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