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木 作品数:18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脂血症对孕期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背景: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做为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妊娠合并AP并不多见,但它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从而对母婴造成极大的危害。妊娠合并AP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刘兴木关键词:高脂血症 急性胰腺炎 妊娠时期 细胞凋亡 饮食均衡 文献传递 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自体血回输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自体血回输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术前及术后凝血功能,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 d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结果 35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无一例患者死亡。手术时间为(119.62±43.26)min,术前腹腔积血量(1469.35±186.32)ml,术中出血量(336.62±27.63)ml,回输自体血(813.06±65.29)ml,住院时间为(11.26±1.09)d;术前和术后2 d IL-2无明显变化(P>0.05);术前和术后TT、PT、APTT、FIB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 IL-6为(3084.63±625.84)pg/ml,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血用于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凝血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 何新卫 赵辉 文军 陈少逸 刘兴木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 自体血回输 腹腔镜脾切除术 凝血指标 人结直肠癌中两种新分子生物标记物的筛选 被引量:3 2018年 为挖掘结直肠癌早期病变的生物标记物,通过对高通量组织芯片上进行优化的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比对了TATA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因子1 (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 like,TAF1L)和stomatin家族蛋白1 (stomatin-like protein 1,STOML1)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匹配的癌旁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检测了其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tumor-lymph node-metastasis(TNM)分期的关系.结果显示,相比癌旁正常组织,TAF1L蛋白质在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 <0. 000 1),并可随原位病灶的恶化显现明显的表达改变; STOML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中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 05).结果显示,TAF1L蛋白质的异常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直接的关联,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预后判定的新分子标记物. 许特 王筠 赵宋礼 李延鹏 刘兴木 钟姗 彭红瑜 屈军乐 盛司潼 王晓梅关键词:结直肠癌 组织芯片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表达对大鼠脂肪肝移植术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肝移植术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及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喂养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2周后建立脂肪肝模型,并作为实验组肝移植的供肝;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2周,并作为对照组肝移植的供肝;另外,随机选健康大鼠40只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体,建立大鼠肝脏移植模型。分别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的生存率,并分别在术后2和6 h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行总RNA提取,用PCR检测RAGE RNA的表达量。并用TUNEL试剂盒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后的肝脏细胞的凋亡及坏死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脂肪肝模型;实验组RAGE 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提前出现。脂肪肝移植后,可见大量肝细胞凋亡。结论 RAGE在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时高水平表达,可导致肝细胞凋亡,与移植是否成功密切相关。 刘兴木 王筠 何超 文军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肪肝 肝移植 高脂血症对孕期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孕期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影响。方法:妊娠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高脂饲料)和对照组(均衡饲料),分别喂养16 d后,用L-精氨酸盐酸盐(L-Arg)溶液(250 mg/100 g)进行腹腔注射,1 h后再次腹腔内注射(200 mg/100g)。计算48 h内大鼠死亡率,分别于末次注射后0、12、24和48 h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淀粉酶(AMS)和脂肪酶(LPS);计算胰腺湿/干重比值;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评分,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胰腺组织Bax表达。结果:实验组死亡率8.3%,对照组0.0%。实验组T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AMS、LPS峰值分别在24、12 h出现,对照组都在24 h出现且明显较实验组低(P<0.05)。在L-Arg末次注射后12、24 h,实验组胰腺湿/干重比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胰腺水肿出血、炎症浸润也较对照组更重,病理评分更高(P<0.05)。Bax表达的峰值提早出现,且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高脂血症能使L-Arg诱导的孕期AP提前出现,在此过程中凋亡基因Bax可能参与诱导胰腺腺泡的凋亡,从而减轻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刘兴木 文军 郭国湖关键词:孕期 高脂血症 急性胰腺炎 精氨酸 解剖式肝段切除术在左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解剖式肝段切除术在左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按照术式均分为对照组(n =40)与观察组(n =40),分别采用传统手术与精准肝蒂解剖式肝段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为15.00%,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肾上腺素、皮质醇、IL-6及 CRP 水平先升高后降低,NK 细胞水平先降低后升高,术后即刻至术后24 h 上述指标水平与术前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即刻至术后24 h 上述指标水平变化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8 h 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随访3~24个月,观察组结石复发率及上腹部隐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准肝蒂解剖式肝段切除术在左肝胆管结石中应用效果显著,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小。 何新卫 赵辉 文军 陈少逸 刘兴木免疫球蛋白对大鼠皮肤移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背景和目的: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免疫器官,能够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同时,也是对任何病原体有效作用的第一道防线,跟外界形成了天然屏障。全层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皮肤损害、烧伤和难以愈合的溃疡等,这是困扰着临床的一个难以解... 刘兴木关键词:皮肤移植 术后排斥反应 免疫球蛋白 皮下注射 三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体会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微创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5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在入院后24小时内行十二指肠镜检查,并予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结果:内镜联合手术成功47例,占92.2%;中转开腹4例。术后6个月以上的随访,均健康生活和正常工作,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微创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疗效明确,是完全可靠的方法。 刘兴木 彭启全 何超 陈耿臻 文军关键词:腹腔镜 胆道镜 十二指肠镜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68例应用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均成功施行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术,其中56例一次性取净结石,结石取净率为82.4%(56/68),12例经2次、3次手术取净结石。手术时间50~210 min,平均100.0±12.5 min;取石次数为1~3次,平均1.2±0.9次;术中出血量2~180 mL,平均20.0±5.5 mL;住院3~21 d,平均8.0±3.1 d。术后并发右侧胸腔积液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术后未发生胆漏、严重出血等并发症。随访2年,3例结石复发,复发率为4.4%。结论经皮肝胆道硬镜碎石术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是微创、安全和有效的,但并发症、解释残余率高是其实施的主要限制。 吴桂林 刘兴木 何超 杨少华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 高脂血症对孕期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对孕期大鼠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72只妊娠大鼠按抽签法分为高脂饮食组和均衡饮食组,分别喂养16d后,用L-精氨酸盐酸盐溶液(250mg/100g)进行腹腔内注射,1h后再次腹腔内注射(200mg/100g)。分别于末次注射后0、12、18、24、30和48h各取6只大鼠检测血清甘油三酯、淀粉酶和脂肪酶,计算胰腺湿/干重比值,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并评分,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胰腺组织TNF-α表达。结果各时相高脂饮食组甘油三酯均较均衡饮食组明显升高(P<0.05);高脂饮食组淀粉酶及脂肪酶的峰值分别在24h及18h出现,均衡饮食组延至30及24h时出现且明显较高脂饮食组水平低(P<0.05);在L-精氨酸盐酸盐溶液末次注射后12、18和24h,高脂饮食组的胰腺湿/干重比值较均衡饮食组明显升高(P<0.05),TNF-α表达也更高(P<0.05);在0、12、18及24h,高脂饮食组胰腺水肿出血、炎症浸润更重,病理评分更高(P<0.05)。结论高脂血症能使L-精氨酸诱导的孕期急性胰腺炎提前出现,后果更严重,可能是胰腺炎发生、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其机理可能是高脂血症时甘油三酯大量释放游离脂肪酸,上调TNF-α的表达。 刘兴木 文军 黎永胜 杨少华 陈少逸 沈文律关键词:高脂血症 孕期 急性胰腺炎 L-精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