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肿瘤
  • 3篇黏膜
  • 3篇晚期
  • 3篇疗效
  • 3篇淋巴
  • 3篇吉西他滨
  • 3篇剂量率
  • 3篇固定剂量率
  • 3篇奥沙利铂
  • 2篇氧化碳
  • 2篇一线治疗
  • 2篇预后
  • 2篇输注
  • 2篇术后
  • 2篇气腹
  • 2篇黏膜下
  • 2篇黏膜下肿瘤
  • 2篇胃镜
  • 2篇胃黏膜

机构

  • 1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7篇刘华
  • 7篇万一元
  • 4篇徐丽娟
  • 4篇惠红霞
  • 4篇王晓炜
  • 3篇仲琴
  • 3篇戴伟杰
  • 3篇宋亚颀
  • 3篇仲小敏
  • 2篇冯永
  • 2篇杨晓钟
  • 2篇陈小飞
  • 2篇周静芳
  • 2篇孙素华
  • 2篇周磊磊
  • 2篇王琼
  • 1篇陶国全
  • 1篇张娟
  • 1篇赵恺
  • 1篇冯婉婷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医药前沿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 :探讨一线应用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于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初次确诊为Ⅳ期NSCLC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口服吉非替尼,一组患者口服埃克替尼,8周后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随访和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吉非替尼组的患者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近期有效率22.2%,疾病控制率55.6%。埃克替尼组18例患者均无CR,近期有效率为27.7%,疾病控制率为61.1%。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无差异。两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和截止至2014年8月的PFS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埃克替尼一线治疗NSCLC的疗效与吉非替尼相似,患者耐受性优于吉非替尼。
徐丽娟刘华李进高勇
关键词:吉非替尼埃克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华蟾素配合化疗在消化系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华蟾素与化疗联合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淮安第一人民医院2012-01/2013-12间的120例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采取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将12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华蟾素配合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vs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1.7%vs 43.3%,两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vs对照组KPS评分为56.8分±5.9分vs 55.9分±6.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s对照组KPS评分为78.9分±6.7分vs 65.8分±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s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vs 21.7%,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显著,降低化疗中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刘华徐丽娟宋亚颀戴伟杰陈小飞
关键词:消化系恶性肿瘤华蟾素化疗
重组人白介素11对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疗效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 IL-11)对肿瘤放疗引起的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诊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出现1级及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后,在淡盐水漱口后使用普庆合剂含漱,试验组出现1级及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后,予r IL-11雾化吸入,至放疗结束次日为止。记录放疗过程中最严重时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以放疗结束1周后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与其最严重时口腔黏膜反应分级的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和肿瘤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89,P<0.05)。两组口腔黏膜反应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73,P<0.05)。结论 r IL-11可阻止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反应进一步加重,治疗效果优于普庆合剂。
宋亚颀刘华王万伟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1口腔黏膜放疗
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奥沙利铂、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化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01-01-2013-12-3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共37例,接受吉西他滨(1 000mg/m2,d1、d8)以固定剂量率即10mg/(m2·min)联合奥沙利铂(130mg/m2,d1)、地塞米松(40mg/d,d1~d4)方案化疗,每21d重复,每例患者完成4~6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化疗,并随访。每2个周期评价化疗疗效,每1个周期后评价毒副作用。结果 37例复发或难治性DLBCL患者中,复发21例,难治16例。其中CR 8例,PR 15例,SD 5例,RR 62.16%(23/37),临床获益率75.68%(28/37)。分层分析显示,近期疗效仅与病变部位(χ2=4.298,P=0.038)密切相关,而与性别(χ2=0.016,P=0.898)、分期(χ2=1.770,P=0.413)、既往治疗情况(χ2=0.001,P=0.970)、乳酸脱氢酶(LDH)水平(χ2=743,P=0.389)、有无B症状(χ2=0.302,P=0.582)、免疫分型(χ2=0.650,P=0.420)以及Ki-67表达(χ2=2.184,P=0.139)无相关性。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8~59个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11.9个月(95%CI为9~23个月)。毒副作用,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尤其Ⅲ~Ⅳ级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4.03%和18.83%,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发生;而非血液学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且较轻。结论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奥沙利铂、地塞米松作为复发、难治性DLBCL挽救性化疗方案是有效和安全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万一元惠红霞王晓炜刘华万莉
关键词: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或标准输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胆管癌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分别与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常规输注联合方案对进展期胆管癌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及其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病理确诊的93例初治、无手术指征进展期胆管癌和术后复发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采用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即10 mg/(m2·min)输注联合奥沙利铂;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标准输注(30 min)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每21 d重复,每例患者完成至少2个周期化疗,并进行随访。治疗结束后对2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存时间OS、肿瘤进展时间TTP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尤其Ⅲ~Ⅳ度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相近(P〉0.05)。结论:以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输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胆管癌,方法可行,具有较高的客观缓解效率,延长了OS及TTP;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耐受性较好;但其血液学毒性较为显著,需引起足够重视,值得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万一元惠红霞王晓炜刘华
关键词: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奥沙利铂胆管癌
P2X7R抑制剂BBG对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P2X7R抑制剂酸性亮蓝G(brilliant blue G,BBG)对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allo-HSCT后并发aGVHD模型,通过不同剂量P2X7R抑制剂BBG(50和75 mg/kg)给药处理,观察受鼠生存情况、体重变化,检测肝脏病理变化及肝功能改变,检测肝脏P2X7R、NLRP3、Caspase-1、IL-1β、IL-18 mRNA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小鼠allo-HSCT后并发aGVHD模型。腹腔注射BBG可减轻受鼠弓背、竖毛、皮肤剥脱、体重下降等aGVHD的临床表现;减轻受鼠肝脏水肿、出血、坏死等病理改变,改善受鼠的肝功能;降低受鼠肝脏P2X7R、IL-1β蛋白的表达;降低受鼠肝脏P2X7R、NLRP3、Caspase-1、IL-1β、IL-18因子mRNA表达;且aGVHD+75 mg/kg BBG组受鼠各项指标变化最为显著。结论:BBG可减轻allo-HSCT后aGVHD引起的肝脏炎性损伤,减少炎性因子分泌,且75 mg/kg BBG组的保护作用优于50 mg/kg BBG组。
仲小敏赵恺刘华王晓炜冯永仲琴万一元徐开林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P2X7受体
吗啡控释片与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80例癌痛的效果观察
:探讨吗啡控释片与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吗啡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周磊磊刘华
关键词:癌症疼痛患者吗啡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临床疗效
VRK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牛痘相关激酶1(VRK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关系,对DLBCL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RT PCR法检测98例DLBCL组织和62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RHL)淋巴结组织中VRK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在正常B细胞永生化细胞系HMy2.CIR和DLBCL细胞系SU-DHL-4、OCI-Lyl9、OCI-Ly3、VAL、SU-DHL-2、SU-DHL-6中检测VRK1蛋白表达,同时基于可视化软件GEPIA和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DLBCL基因芯片表达数据分析VRK1表达。统计分析VRK1表达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随访比较VRK1高表达组与VRK1低表达组患者预后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DLBCL组织中DNA修复通路相关蛋白XRCC3、CDC20 mRNA表达,并比较VRK1和XRCC3、CDC20之间共表达关系。构建沉默表达VRK1稳定DLBCL细胞株,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结果VRK1在DLBCL组织和细胞中均高表达。VRK1表达与DLBCL患者Ann Arbor分期、免疫分型差异相关。VRK1高表达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VRK1低表达组。VRK1和XRCC3、CDC20之间均正向共表达。沉默表达VRK1可抑制OCI-Ly3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OCI-Ly3细胞的凋亡能力。结论沉默VRK1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肿瘤潜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为将来基于VRK1进行DLBCL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仲小敏刘华蒋超仲琴万一元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细胞增殖
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2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50例行手术治疗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灶大小、病灶数目、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侵犯被膜、组织学亚型、有无桥本甲状腺炎、临床分期、有无BRAF V600E基因突变、术后12个月是否复发等资料,并根据有无BRAF V600E基因突变将患者分为基因突变组(40例)和非基因突变组(10例),分析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基因突变组患者病灶大小、组织学亚型、临床分期与非基因突变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数目多个率高于非基因突变组,有淋巴结转移、侵犯被膜、桥本甲状腺炎、术后复发的患者比例高于非基因突变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呈正相关性(P<0.05),与病灶数目、有无侵犯膜外、有无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呈正相关,BRAF V600E基因突变可作为乳头状甲状腺癌手术方案制定及预后情况的重要预测指标。
周磊磊冯婉婷刘华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
晚发强直性脊柱炎十例分析
为提高对晚发强直性脊柱炎(LAS)的认识,收集近6年收治的LAS确诊病例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51-69岁,平均56岁;多以外周
潘文友刘焱刘华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