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玲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窒息
  • 1篇回顾性分析
  • 1篇发病
  • 1篇发病率

机构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北京海淀妇幼...

作者

  • 1篇李小欧
  • 1篇张雪峰
  • 1篇韩冰
  • 1篇刘向梅
  • 1篇徐萍
  • 1篇李瑛
  • 1篇刘晓玲
  • 1篇诸杰

传媒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545例新生儿窒息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 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为防治新生儿窒息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337例活产新生儿中545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从2001年至2006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2.13%(113/5298)降至0.35%(37/10466)(χ^2=97.560,P〈0.01)。男婴窒息发生率为1.43%(503/33723),明显高于女婴的0.95%(208/2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70,P〈0.01)。产钳助产组的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剖官产组及自然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35,P〈0.01)。早产儿窒息发生率为3.46%(70/2023),明显高于足月儿窒息发生率(1.09%,475/43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11,P〈0.01)。自然分娩活婴中应用无痛分娩者窒息发生率为1.61%(111/6895),明显高于非无痛分娩儿的窒息发生率(1.09%,216/19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1,P〈0.01)。在545例窒息新生儿中,引起窒息的前七位影响因素依次为胎儿窘迫、脐带异常、胎膜早破、母妊娠及内科合并症、早产、巨大儿及胎盘异常。新生儿并发症依次为肝功能受损、代谢及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心肌损害、肾功能异常。结论重视新生儿窒息相关高危因素,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积极防治窒息后的器官功能损伤,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及产儿合作,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张雪峰刘向梅刘晓玲王欣熠李瑛徐萍李小欧诸杰韩冰
关键词:发病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