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学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0例手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早期活动的临床观察
- 1996年
- 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最常见的失败原因是沿着修复的肌腱表面形成粘连,限制肌腱的滑动。为解决肌腱的术后粘连,Mason和Allen在1941年首先提出术后有限制的保护性活动,能使修复变得坚强,同时减少修复部位和周围组织之间的粘连。我院1990年以来应用比法防止手屈肌腱损伤修复后的粘连10例,25指屈肌腱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18~35岁。
- 刘淑学任晓平
- 关键词:屈肌腱手部修复术
- 急性上胫腓关节脱位2例报告
- 1997年
- 本病国内文献报导不多,报导例数也较少,可能在临床上确实罕见,或一直没引起重视而漏诊,文献报导漏诊率大约30~40%,且常误诊为半月板损伤。本损伤可因单纯严重扭伤引起,亦可以在胫骨骨折时合并发生,自1990~1996,我们发现5例,现将其中2例报告如下。
- 苏广志刘淑学刘泉李瑞英董强
- 关键词:上胫腓关节关节脱位急性病例报告
- 10例手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早期活动的临床观察
- 腱损伤修复术后最常见的失败原因是沿着修复的肌腱表面形成粘连,限制肌腱的滑动.为解决肌腱的术后粘连,Mason和Allen在1941年首先提出术后有限制的保护性活动,能使修复变得坚强,同时减少修复部位和周围组织之间的粘连。...
- 刘淑学任晓平
- 关键词:屈肌腱损伤手术治疗术后固定
- 静脉游离移植预构动脉网状皮瓣的实验被引量:3
- 1994年
- 为观察预构动脉网的形成过程选30支健康家兔,随机分6组,在硫苯妥钠麻醉下,行无菌手术,解剖出腹壁静脉,取15cm长结扎离断远端,与对侧股动脉经皮下遂道吻合。经1~8周进行造影观查。三周后有细小血管生长,至8周时已形成明显动脉网。为预构动脉网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动物模行基础。
- 任晓平刘淑学汪洋孙政育
- 关键词:静脉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