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肖

作品数:24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0篇动脉
  • 9篇血管
  • 7篇细胞
  • 5篇血流
  • 5篇血流动力学
  • 5篇内皮
  • 4篇内皮细胞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旋动
  • 3篇微流控
  • 2篇动脉系统
  • 2篇心血管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移植术
  • 2篇脂质
  • 2篇人造血
  • 2篇人造血管
  • 2篇生物力学
  • 2篇术后

机构

  • 24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 1篇北京安贞医院

作者

  • 24篇刘肖
  • 23篇邓小燕
  • 13篇樊瑜波
  • 5篇孙安强
  • 3篇赵萍
  • 3篇康红艳
  • 2篇陈增胜
  • 2篇占帆
  • 2篇刘肖
  • 1篇范占明
  • 1篇王振泽
  • 1篇范振敏
  • 1篇刘明
  • 1篇李昂
  • 1篇张楠

传媒

  • 18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脂质池血管壁在支架撑开后的力学环境数值模拟研究
目的:虽然血管支架的设计和支介入技术已经得到极大的发展,但术后较高的血管内再狭窄发生率至今仍影响着血管支架的治疗效果。临床上数据表明,支架植入后血管再狭窄率仍约20%,并且还可导致致命的晚期血栓。由此而产生的医疗问题给社...
范振敏刘肖邓小燕
渗流对低密度脂蛋白(LDLs)在静脉桥中传输的影响
2013年
人造血管成功用于血管的旁路及再造手术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但小口径人造血管依旧面临着很多问题[1]。因此,冠状动脉和外周动脉等小口径血管的旁路搭桥手术主要还是采用自身的静脉,如大隐静脉等。然而,本不产生粥样硬化的静脉血管一旦植入动脉系统后,也会发生类似动脉系统内的粥样硬化,且发生的速度快于动脉系统,即:静脉桥加速粥样硬化。这已经成为血管旁路搭桥手术后期失效的重要原因[2]。为此,很多科学家开展了对移植静脉加速粥样硬化的研究,但其发生机理尚不明确。
王振泽孙安强刘肖邓小燕
关键词:静脉桥动脉系统低密度脂蛋白手术后期移植静脉搭桥手术
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斑块成分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传统观念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退行性过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发展。但近期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不是持续稳定的恶化过程。然而迄今为止动脉粥样硬化是如何动态的发展,其局部血流动力学和斑块成分究竟是如何变化的,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李晓银刘肖邓小燕樊瑜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血流动力学病理过程退行性
基于相引导器的微流控芯片的界面特征研究
2021年
目的设计一个基于相引导器的微流控芯片,构建芯片内的界面结构,在芯片内实现不同流体物质的无膜的大面积接触,对界面特征进行一系列研究,为一系列生物界面疾病模型的体外重建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利用微流控技术,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材,设计制作了一个基于相引导器的微流控芯片,通过锯齿形相引导器结构的设计实现了无膜的大面积接触的物质界面,通过控制芯片内构建的PDMS薄膜的变形实现对界面的力学拉伸。
高英淇刘肖邓小燕樊瑜波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疾病模型控制芯片
血管内皮细胞糖萼在力传导和脂质输运中的作用研究
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糖萼在LDL输运中所起的屏障作用和其力传导机制.通过细胞实验研究了糖萼成分或电荷密度破坏与LDL浓度极化的相关性.在力传导方面,利用尾吊大鼠动物模型改变血流分布,研究血流的变化对其颈总...
刘肖康红燕邓小燕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微纤维的构建
2021年
目的构建有效的三维血管组织对组织工程的发展至关重要。其中水凝胶支架因其与天然细胞外基质(ECM)在功能上的相似性,而成为生物替代物修复、维持或改善受损组织或器官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组织工程有巨大的吸引力。水凝胶纤维和细胞的组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构建复杂器官的技术。使用细胞封装纤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其低机械强度,需要找到可靠的技术来形成高机械性能的纤维结构,为细胞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方法提出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微纤维构建方法。
沈钰刘肖邓小燕樊瑜波
关键词:微纤维纤维结构细胞生长机械强度器官功能生物替代物
基于微流控三维生物打印技术的多层级微血管网络的构建
2021年
目的在体外构建多层级的微血管网络对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领域至关重要,也可在构建功能性类器官官、疾病建模、个性化医学等领域发挥作用。三维生物打印技术为在体外组织内构建高精度且排列有序的三维血管网络,精确沉积细胞和材料方面提供了可能。然而,目前通过三维生物打印技术构建的血管网络存在精度低且较难实现多层级结构等问题。为此,开发一种微流控三维生物打印技术尝试在体外构建多层级的微血管网络。方法首先,基于同轴微流控三维生物打印技术。
张冬蕊刘肖邓小燕樊瑜波
关键词:微流控三维血管
动脉血流旋动原理在人造血管研制和血管移植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将血液流动的旋动流原理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以期解决小口径人造血管的急性血栓堵塞问题和搭桥手术后下游处血管内膜增生引起的血管再狭窄问题。方法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分别研究具有旋动流特性的新型小口径、S型搭桥和偏心搭桥模型中的流场以及壁面剪切力的分布。同时研究在旋动流下血小板的黏附情况和不同角度的S型搭桥下的血管内膜增生。结果旋动流能明显提高壁面剪切力,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以及血管内膜增生。结论在心血管介入治疗和器械设计中引入旋动流确实可明显改善这些器械中的血流流场,达到抑制小口径人造血管的急性血栓形成和搭桥手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的目的。
刘肖孙安强占帆陈增胜邓小燕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
健康/病理动物内皮细胞表达谱差异研究
2019年
目的小口径人工血管植入人体后的急性血栓问题,至今困扰着临床。快速实现人工血管的内皮化是抑制血栓形成,达到长期通畅率的根本。然而,目前内皮化的策略尽管在动物实验上可行,运用到临床效果却不尽人意。本研究从动物模型选择的角度,去研究健康/病理动物内皮细胞表达谱的差异。方法将SD雄性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和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组(AS)。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AS组饲喂高脂饲料。12周后,取对照和AS大鼠主动脉弓至腹主动脉段,提取内膜RNA,作表达谱分析。芯片扫描得到的原始数据做归一化处理,表达倍数差异以及t检验统计学方法筛选出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为:表达倍数差异≤0.5或者表达倍数差异≥2,P<0.05。结果对颈动脉做冰冻切片以及油红-0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颈动脉内壁光滑,油红-O染色呈阴性。AS组大鼠则在血管内壁得到不同程度的阳性结果。该结果提示,高脂饲喂大鼠12周后,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该模型造模成功。相对于Control组,AS组有29个基因显著上调,19个基因显著下调。对显著差异的48个基因作进一步筛选,可获得与细胞生长、增殖相关的基因8个:Ccne2(0.25倍)、Slc7a11(0.25倍、Zbtb16(0.46倍)、Hamp(0.36倍)、Egr2(0.41倍)、Hpgds(2.84倍)、Wnt2(3.2倍)、Cd7(2.75倍);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基因有4个:Zp2(0.05倍)、Tnfrsf 17(0.18倍)、Acp5(2.48倍)、Vtcn1(2.43倍)。且表达谱芯片和real time PCR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由此可知,健康/病理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谱的确存在差异,且差异基因中,与细胞增殖\生长、免疫反应等相关的基因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提示相关的蛋白以及细胞的功能可能出现了差异,这或许是内皮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康红艳孙安强刘肖邓小燕
关键词:内皮细胞内皮化免疫反应颈动脉
糖萼介导的力传导对内皮细胞在三维胶原基质中出芽的影响
2013年
血管内皮细胞对流动剪切力的响应在循环系统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流动剪切力还在内皮细胞出芽和血管新生中扮演重要角色[1]。糖萼是位于内皮细胞顶膜的一层绒毛状多糖蛋白复合结构,有证据表明,糖萼参与了内皮细胞对剪切力的传输和转导[2]。我们推测,糖萼的介导可能也参与了内皮细胞出芽和血管新生的调控。为验证这一科学猜测。
赵萍刘肖邓小燕
关键词:内皮细胞复合结构小管力传感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