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虎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物
  • 2篇缺损
  • 2篇缺损修复
  • 2篇种植体
  • 2篇骨缺损
  • 2篇骨缺损修复
  • 2篇成骨
  • 1篇蛋白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修复骨缺损
  • 1篇牙种植
  • 1篇牙种植体
  • 1篇珊瑚羟基磷灰...
  • 1篇人骨
  • 1篇重组人骨形成...
  • 1篇重组人骨形成...
  • 1篇紫外线
  • 1篇紫外线处理

机构

  • 4篇广东省口腔医...
  • 2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4篇徐世同
  • 4篇刘虎
  • 3篇宋亚平
  • 2篇丁婧文
  • 1篇刘伟珍
  • 1篇高岩
  • 1篇郭泽鸿
  • 1篇周磊
  • 1篇蒋殷
  • 1篇杨淑娟

传媒

  • 2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口腔种植...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rhBMP-2、PRF和自体骨分别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成骨效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建立动物骨缺损模型,比较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 BMP-2)与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复合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与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物、自体骨与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物以及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这四种骨移植材料在骨缺损中的成骨效能。方法:在比格犬双侧胫骨干骺端制备四个相同的骨缺损区,在缺损区分别植入rh BMP-2/CHA、PRF/CHA、自体骨/CHA及CHA(对照);3个月后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观察;拍牙科CT,观察各植骨区骨密度情况;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比较各植骨区骨组织学特点及新骨形成量。结果:大体标本见四组骨缺损间隙均完全关闭。X线示自体骨/CHA组和PRF/CHA组骨密度较致密,rh BMP-2/CHA组致密性低于前两者,CHA组未见明显骨致密影。HE切片见四组新生骨与宿主骨连接紧密,新生骨小梁不规则,粗细不一,排列无序;复合型骨移植材料的新生骨小梁比对照组更密集、粗大,连续性更好;四组植骨区成骨量比较:自体骨/CHA组>PRF/CHA组>rh BMP-2/CHA组>CHA组。结论:复合型骨移植材料成骨效应明显优于单纯珊瑚羟基磷灰石;三种复合型材料中自体骨/CHA成骨效应最好,其次为PRF/CHA,rh BMP-2/CHA最差。
宋亚平徐世同杨淑娟张彩美黄丞蔚刘虎
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自体骨珊瑚羟基磷灰石骨缺损修复
4种骨移植材料修复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建立简易骨缺损动物模型,比较珊瑚羟基磷灰石单独及分别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富血小板纤维、自体骨组合形成3种复合型骨移植材料用于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以6只beagle犬为实验动物,用环形取骨钻在其双侧胫骨干骺端制造4个相同大小的骨缺损,同期在骨缺损区分别充填珊瑚羟基磷灰石(对照组)、珊瑚羟基磷灰石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的复合型骨移植材料(A组)、珊瑚羟基磷灰石和富血小板纤维的复合型骨移植材料(B组)、珊瑚羟基磷灰石和自体骨的复合型骨移植材料(C组)。术后3个月处死所有动物,取材,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 3个月后,6只实验犬均无死亡,饮食、活动正常;组织学观察见各骨缺损内均有大量新生骨组织充填,新旧骨组织有明显界限,新生骨组织的骨小梁不规则。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的新生骨小梁结构更密集,连续性更好,且这3组之间的区别不明显。结论 3种复合型骨移植材料修复骨缺损均好于单独使用珊瑚羟基磷灰石。
宋亚平徐世同刘虎黄承蔚张彩美
关键词:骨移植骨生成骨移植材料骨缺损修复动物模型
植入扭矩对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植入扭矩值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索达到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值的最佳植入扭矩范围。方法:选取六条纯种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拔牙术后3个月,于双侧下颌一共植入48枚XIVE种植体。根据种植体的最大植入扭矩值(ITV)将种植体分为4组:A组12枚,00.05)。结论:根据本研究,只要植入扭矩值达到20Ncm以上,种植体都能取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植入扭矩值不能全面反映影响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应联合种植体稳定性系数(ISQ值)才能更全面地评估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
刘虎徐世同丁婧文宋亚平张彩美黄丞尉
关键词:牙种植体共振频率分析
紫外线处理微弧氧化种植体的早期成骨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研究C波段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处理的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纯钛种植体植入兔胫骨后的早期成骨方式。方法实验分2组,MAO组和UVC-MAO组。MAO组将医用纯钛种植体经微弧氧化处理后植入新西兰大白兔胫骨。UVC-MAO组将医用纯钛种植体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用15 W UVC灭菌灯对钛种植体照射48 h,经过25.0 kGyγ射线消毒后植入新西兰大白兔胫骨。2周后取出胫骨,用锥形束CT观察种植体表面成骨情况;制作胫骨硬组织切片,并以亚甲基蓝-酸性品红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组种植体的成骨方式。结果 MAO组可见靠近种植体骨环底端的为成骨细胞及软组织,无任何骨组织,骨环斜面有从周围成熟骨生长的骨组织及类骨质,但所有组织与种植体表面均有一定距离,而非密切接触材料表面。UVC-MAO组可见种植体骨环底端及骨环斜面表面紧密接触类骨质及成骨细胞,还有已经分化的新生骨组织;所有组织与种植体表面紧密接触,无间隔。结论紫外线处理微弧氧化后的种植体,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粘附于种植体表面,形成新生骨质并紧密贴附于种植体表面,骨环周围成熟骨质同时向种植体生长,有利于种植体早期的接触成骨。
丁婧文周磊刘伟珍徐世同高岩郭泽鸿蒋殷刘虎
关键词:种植体骨结合紫外线微弧氧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