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建光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动词
  • 5篇配价
  • 4篇庄子
  • 4篇《庄子》
  • 3篇语气
  • 3篇语气词
  • 3篇位移动词
  • 3篇句法
  • 3篇回指
  • 2篇语气词研究
  • 2篇配价研究
  • 2篇篇章
  • 2篇左传
  • 2篇先秦
  • 2篇相关句式
  • 2篇零形回指
  • 2篇句式
  • 2篇古汉语
  • 2篇汉语
  • 2篇《左传》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财贸职业...
  • 1篇琼州学院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17篇华建光
  • 4篇殷国光
  • 1篇郑路
  • 1篇朱淑华
  • 1篇刘文霞
  • 1篇袁国女

传媒

  • 3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语文研究
  • 1篇中国语文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语言科学
  • 1篇南开语言学刊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
<正>一、引言'《庄子》动词配价研究'采用和改造了泰尼埃尔(Lucien Tesniere)的配价语法理论,以词项为单位,对《庄子》中的动词进行了全面的量化描写和分析;并以配价为基础,对《庄子》中的动词进行分类,研究各类...
殷国光华建光
文献传递
位移动词“去”的词义句法演变机制被引量:2
2014年
在杨克定(1988)、王国栓(2003)、朱庆之(1992)、徐丹(2005)和胡敕瑞(2006)等作者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从"去(离开)+O起点"格式到"去(前往)+O终点"格式过程中"去"的词义句法演变机制发现,"去+O终点"格式只能作为"去"及物化的标志,不能作为"去"产生"离开"义的标志。"去(离开)"在一定句法格式和语境中,先是在情状体上由瞬时达成体变为持续体(西汉时期完成),之后经历了主观指示和终点客事的赋予(东汉中后期完成),由此产生了"前往"义的"去"。尔后,常用格式"去(前往)+Vm+O终点"发生重新分析,O终点被分析为"去(前往)"和Vm共享的宾语,"去(前往)"才转成了及物动词(东晋时期完成)。
华建光
关键词:词义句法位移动词
《说文》部件古文诸疑考辨被引量:1
2007年
《说文解字》中的古文可以分为正文古文和重文古文,而部件古文则是正文古文的其中一类。前人对部件古文的研究甚少,主要只是进行零星的订正。文章拟对所有部件古文(共计48例)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对部件古文诸疑作出一个较统一的解释。为此,文章将采取以下三种比较方法来研究部件古文,即:1.比较部件古文与重文古文;2.系联含该古文部件的所有字,对比其字形说解;3.对比大徐本、小徐本的部件古文。通过比较,文章指出:所有部件古文都非许书原有,而是后人根据许书重文妄加附益而成,其中偶有二徐注语误入正文者。
华建光袁国女
关键词:说文
中古汉语“V位移+O终点”格式的产生机制
采用Talmy(1985,2000)的分析范式,在量化统计的基础上,描写和分析了中古汉语“V位移+O终点”的两种产生机制:第一种通过“V位移+介词+O终点”格式脱落介词而来,其中的V位移如“至、入”;第二种通过“V位移+...
华建光
关键词:位移动词
《左传》"曰"字句主语的隐现规律
文章在量化描写《左传》对话场景话轮标识法的基础上,探讨了"曰"字句主语的隐现规律,认为《左传》发话者的主流标识方法是隐现交替法,这实际上是经济原则和明晰原则均衡作用的结果,具体到何者隐何者现,则需要遵循"尊者现卑者隐"的...
华建光郑路
关键词:主语省略篇章回指经济原则修辞原则
《左传》篇章零形回指研究再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文章在《〈左传〉篇章零形回指研究》的基础上,仍以《左传·隐公》为例,对《左传》篇章零形回指所涉及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并对上次研究所得出的数据及相关结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殷国光刘文霞华建光郑路
关键词:零形回指《左传》动词配价
上古汉语位移成分凸体和衬体的表达机制
2013年
从词层面看,实体到底是以凸体还是衬体身份并入动词词义,这跟实体本身的可移动性密切相关;并入动词词义的凸体和衬体都容易发生隐喻扩展,从而产生语义泛化乃至新义位的分立和新词的创制。从句法层面看,单一凸体和单一衬体共现于同一小句时,凸体占据的句法位置要比衬体更加显著,但这一无标记配位有时会因信息编码原则和受影响度原则而作出调整;多个凸体同现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或者打包占据一个句法位置,或者区分主次占据不同句法位置;多个(实际上只能两个)衬体同现时的配位模式则是临摹原则和均衡原则合力的结果。
华建光
关键词:凸体衬体词义句法上古汉语
先秦语气词研究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
2011年
语气词在先秦词类系统中是二级词类,它是专表语气的助词;所谓"语气"涉及"语力"和"情态"两大范畴,两者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存在区别,因而应该分别考察语气词功能与这两个范畴的关系;先秦语气词功能的提取需要引入最小差异对比法和最大共性比较法,而在运用这两种方法之前,首先需要解决字词关系以及量化统计语气词的句类分布。
华建光
关键词:语气词语气情态语力句类先秦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本文采用和改造了特思尼埃尔(Tesniere)的配价语法理论,以词项为单位,全面量化分析了《庄子》中的1657个动词,归纳出了《庄子》中以不同配价的动词为核心的21种基本句式,并通过统计和分析《庄子》中四种派生手段在由基本句式派生为派生句式过程中的使用概率,着重探讨了《庄子》中动词配价和句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动词配价和小句空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庄子》动词语义角色的小句配位规则。
殷国光华建光
关键词:《庄子》动词配价
文学与乌托邦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以乌托邦情结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条发展线路,即由现代文学的虚构乌托邦到当代文学的践行乌托邦,再到上世纪90年代的乌托邦破灭。乌托邦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虚幻但又需要的情感,而不是一种价值和道德,更不是一种理性。不少文人也在这种乌托邦的虚构和践行中得到了心理补偿和情感慰藉,这是弱国子民在特殊历史境遇中的文学宿命。
华建光
关键词:文学乌托邦虚构践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