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有才
- 作品数:77 被引量:201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CT引导下温控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探讨CT定位经皮穿刺卵圆孔的精确性与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价。方法采用CT平行于中颅窝底的轴位及平行于穿刺针的冠状位薄层扫描,显示卵圆孔和穿刺针,确定二者的位置关系。结果共治疗三叉神经痛115例。随访3~36个月,平均6个月。恢复优良者95例(82.6%),良好20例(17.4%)。除面部有短时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外,无其他严重、永久并发症。结论CT定位穿刺卵圆孔成功率高,解剖定位准确,操作安全,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 史有才刘涛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CT
- 姜黄素预防高原缺氧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电生理机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预防高原缺氧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Model组)、姜黄素[按体重60mg/(kg.d)]治疗组(curcumin组)。造模后,检测脑片水平的海马的LTP变化,并运用膜片钳技术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电生理变化。结果:(1)给予HFS刺激后各组均可诱发LTP并持续1h以上,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组HFS刺激后LTP明显被抑制(P<0.05),姜黄素可减轻缺氧所致的LTP抑制(P<0.05);(2)高原缺氧使海马CA1神经元阈电位升高,动作电位(AP)数量减少,兴奋性降低,姜黄素干预可明显减轻高原缺氧对细胞神经元的抑制。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改善高原缺氧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可能机制是通过维持海马CA1细胞的兴奋性减轻高原缺氧对认知功能的损伤。
- 闫志强徐英李华史有才田刚邢国祥刘绍明
- 关键词:高原缺氧姜黄素认知功能障碍电生理
- 脑立体定向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追踪观察(附200例报告)
- 1991年
- 本文报告运用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后,接受3年以上追踪观察的难治性癫痫200例,男121例,女79例,年龄7~51岁;病程3~31年;发作频率每月3~10次以上。发作形式:大发作141例,大发作+复杂部分发作50例,大发作+精神发作/或局灶性发作9例,本组200例中,有179例术前均接受2年以上一线抗痫药物治疗。辅助检查:本组200例中有189例术前行EEG检查,分别表现于尖、棘慢波或尖慢综合波,其中高度异常143例,中度异常33例,轻度异常13例;在有典型痫波发放者中,其中3/4以右侧为著。手术一般在强花局麻下进行,有的术中辅以氯胺酮麻醉。切口取眉间后12~13cm,中线旁开3.5~4.0cm,采用FY—Ⅲ型定向仪。
- 闫洪法夏永勤史有才任传兵王桂萍
-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棘慢波氯胺酮麻醉
- 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的现状及进展被引量:74
- 2005年
- 三叉神经痛确切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清楚,缺乏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比较目前诸多手术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经过长期随访和对照研究后认为,对一般状况较好,年龄不大的病人首选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老年人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愿意接受面部感觉减退的病人选择经皮射频热凝术。微血管减压或射频热凝术后复发者可再次行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和甘油注射治疗已少用或弃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手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 史有才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感觉根外科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方法射频热凝治疗病人选择
- 脊髓内胶质瘤术后多发脑转移1例报告被引量:1
- 1997年
- 患者男性,21岁。腰背痛1月余.加重伴双下肢瘫痪、二便失禁1周于1996年6月8日入院。查体颅神经未见异常。T8平面以下浅深感觉障碍,双下肢肌张力减低,肌力0级,双侧下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来引出。脊柱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脊髓造影示T8平面受阻,杯口样充盈缺损。
- 解正涛熊志刚史有才
- 关键词:多发髓内脑转移胶质瘤脊髓造影术后
- 3.0磁共振成像在丘脑底核靶点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靶点直视定位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不同场强的MRI技术对23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STN靶点定位脑深部电极植入术。采用T2加权扫描,层厚2 mm,间隔0.5 mm,TE 150~200 ms,TR 4000~5000 ms,FOV33 cm2。结果:术前3.0TMRI能清晰可视STN等重要结构,能够在直视下STN靶点直接定位。3.0T组术中均出现微毁损效应,临床效果满意,术后MRI复查显示电极均位于相关靶点内。结论:3.0TMR能清晰显示STN结构的低信号区,可直视靶点定位,电极位置准确可靠。
- 史有才臧建华王颜梅修彬华刘绍明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
- 可脱球囊栓塞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微导管可脱球囊技术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临床意义。方法:4例TCCF患者采用微导管可脱球囊技术进行栓塞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6月以上。结果:3例TCCF患者一次性成功栓塞瘘口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1例瘘口复杂患者因球囊过早泄漏复发而行2次栓塞治疗闭塞颈内动脉。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导管可脱球囊技术对TCCF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杨江河刘绍明史有才田刚修彬华郑刚
- 关键词:创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栓塞治疗球囊
- 脑内胰岛素与脑缺血时的脑保护被引量:8
- 1997年
- 报告了脑内胰岛素的研究现状,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脑的糖代谢,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影响神经信息传递。脑内胰岛素能减轻因短暂性脑缺血造成的脑梗死,特别对动脉瘤夹闭或颈内动脉内膜剥离术中短暂性脑缺血时起脑保护作用。
- 史有才
- 关键词:脑缺血脑保护
- 内窥镜神经外科治疗胶质瘤5例被引量:1
- 1998年
- 内窥镜神经外科治疗胶质瘤5例史有才熊志刚谢正涛杨江河(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神经外科,乌鲁木齐830000)位于脑功能区皮质下的胶质瘤,虽位置浅在,但常规手术要切开,牵拉正常功能区皮质才能显露或切除肿瘤,创伤较大,术后并发功能障碍。位于脑深部胶质瘤常...
- 史有才熊志刚谢正涛杨江河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神经外科手术内窥镜
- 脑立体定向精准定位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应用研究
- 史有才修彬华臧建华邢国祥王颜梅邹志浩闫志强郑刚杨江河崔继芳许文娟
- 该课题为自选课题。主要针对神经系统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外科治疗中存在:治疗靶点精确定位的方法精准度差,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不同个体脑内治疗靶点的选择不确定;手术方式及时机的选择尚无定论;国内、外尚缺少DBS手术降低风险的有...
- 关键词:
- 关键词:运动障碍性疾病脑立体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