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斌

作品数:3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沉水
  • 2篇沉水植物
  • 1篇底泥
  • 1篇性质分析
  • 1篇养分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盐
  • 1篇水体
  • 1篇太湖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养分
  • 1篇中营养
  • 1篇微生物
  • 1篇苦草
  • 1篇湖泊
  • 1篇缓冲带
  • 1篇黑藻
  • 1篇腐解
  • 1篇腐解过程
  • 1篇

机构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作者

  • 3篇李春华
  • 3篇叶斌
  • 1篇孔祥龙
  • 1篇魏伟伟
  • 1篇江源
  • 1篇王博
  • 1篇叶春
  • 1篇李春江
  • 1篇黄兰英
  • 1篇张来甲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太湖竺山湾缓冲带草林系统生长状态及土壤性质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样地调查及取样分析方法对太湖竺山湾缓冲带湿地型草林、杨树防护林型草林、支浜旁草林和池杉防护林型草林4种草林系统的碳、氮、磷等土壤养分浓度,生物多样性、林木郁闭度、草本覆盖度等草林生长状态,土壤微生物含量,土壤物理性状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草林系统的土壤有机质浓度为15.1~40.3 gkg(1~4级),总体上为丰富水平;全氮浓度为0.76~1.13 gkg(3~4级),总体为中等偏低水平;全磷浓度为0.09~0.17 gkg(6级),均为极缺乏水平。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太湖竺山湾缓冲带林下土壤的养分浓度除全磷处于较低水平外,有机质、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等均处于中等水平。根据微生物数量计算的土壤营养指数表明,4种草林系统的营养级别都极低,土壤营养指数仅0.003~0.014。草林生长状态评估结果表明,杨树防护林型样地相对较好,但普遍存在生物多样性低的弱点,能否作为生态效益高的草林系统效仿样本林,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叶斌黄兰英李春华李春江
关键词:土壤养分微生物
苦草不同生命阶段对水体、底泥中氮迁移转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沉水植物的生长发育、衰亡过程会对水体中氮循环产生一定影响。为了研究氮在水体-底泥-沉水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构建了人工模拟的水体-底泥-沉水植物(苦草)系统,连续270 d测定了苦草整个生命周期内水体、底泥、苦草中总氮(TN)及各形态氮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苦草生长期的前90 d中,苦草生物量增长了近30倍,水体和底泥中的TN浓度都有所降低;90 d之后苦草陆续进入衰减期及腐解期,整个体系的TN浓度持续下降,在第180天时苦草组的水体及底泥TN浓度都小于空白组。至试验结束的第270天,苦草已经完全腐解,底泥中TN浓度比第180天下降了9.11%,但水体中的TN浓度与第90天时相当,是第180天的2.42倍。苦草组底泥及苦草中的NH+4-N和NO-3-N浓度在试验周期内变化较大,NH+4-N和NO-3-N在生长期由底泥迁移到苦草中,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随着苦草的逐渐衰亡腐解,NH+4-N和NO-3-N大量释放,一部分沉积在底泥中;而空白组NH+4-N和NO-3-N浓度在底泥及水体中波动不大。
叶斌吴蕾李春华张来甲魏伟伟
关键词:沉水植物底泥
沉水植物黑藻腐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过程被引量:52
2014年
为探究沉水植物衰亡过程中营养盐的释放规律,采用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Royle)作为研究用沉水植物,在实验室内模拟了黑藻在初春温度下腐解过程中的主要营养盐碳、氮、磷的释放过程.结果表明:黑藻在试验初期迅速腐解,该过程中向水体释放大量碳(81.31%)、氮(81.62%)、磷(85.94%).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黑藻向水体释放的磷大部分沉积进入底泥,而氮有部分沉积进入底泥,同时有部分以气体形式移出水体.黑藻腐烂分解产生的厌氧条件以及高TOC供给促进水体反硝化作用加快氮素移出水体.但是较大生物残留量会引起水体缺氧,植物残体分解加剧,导致水质严重恶化,因此需要适时收割水生植物来控制水体残留生物量.
叶春王博李春华叶斌江源孔祥龙
关键词:沉水植物黑藻腐解营养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