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莉

作品数:19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帕金森
  • 8篇帕金森病
  • 6篇电生理
  • 4篇电生理学
  • 4篇多巴
  • 4篇多巴胺
  • 4篇神经元
  • 4篇生理学
  • 4篇黑质
  • 3篇电活动
  • 3篇诱发电位
  • 3篇羟多巴胺
  • 3篇模型大鼠
  • 3篇6-羟多巴胺
  • 2篇单侧
  • 2篇胆碱能
  • 2篇电图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元电活动
  • 2篇受体

机构

  • 19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江门市人民医...

作者

  • 19篇向莉
  • 12篇张巧俊
  • 6篇吴仲恒
  • 6篇袁海峰
  • 5篇刘健
  • 3篇赵英贤
  • 3篇惠艳娉
  • 2篇万婷玉
  • 2篇颜虹
  • 2篇刘璟洁
  • 2篇李建刚
  • 2篇侯辰
  • 2篇李小颖
  • 1篇吴娟娟
  • 1篇周乐
  • 1篇李立博
  • 1篇骞健
  • 1篇吴海琴
  • 1篇屈建强
  • 1篇徐静

传媒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杏仁基底外侧核神经元电活动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毁损后杏仁基底外侧核(basolateral nucleus of amygdala,BLA)投射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方法应用6-羟多巴胺单侧毁损黑质致密部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大鼠模型。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法,记录BLA投射神经元的电活动。结果对照组和PD组大鼠BLA投射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分别是(0.66±0.13)Hz(0.08-2.73 Hz,n=25)和(0.46±0.1)Hz(0.08-2.34 Hz,n=24),PD组大鼠的放电频率较正常组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大鼠96%的BLA投射神经元呈现爆发式放电,4%为不规则放电;PD组大鼠90%的投射神经元显示爆发式放电,10%为不规则放电。PD组大鼠BLA投射神经元的放电形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病大鼠BLA投射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未发生改变。
吴仲恒张巧俊刘健向莉王涛
关键词:帕金森病6-羟多巴胺电生理学
神经电生理测定评估及预测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水平的价值
脑卒中一般发病急骤,而恢复较慢,易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患者工作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发病早期合理的评估CVD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及预...
张巧俊万婷玉向莉袁海峰赵英贤吴仲恒李建刚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功能康复治疗体感诱发电位
文献传递
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改变大鼠丘脑网状核神经元的电活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对大鼠丘脑网状核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方法研究正常大鼠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丘脑网状核(TRN)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放电形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PD组大鼠TR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分别是(14.7±1.6)Hz(n=23)和(33.8±3.0)Hz(n=29),PD组大鼠TRN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在对照组大鼠,17%的神经元呈现不规则放电,83%为爆发式放电;而在PD组大鼠,具有规则、不规则和爆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比例分别为7%、45%和48%,爆发式放电的神经元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黑质纹状体通路损毁诱发大鼠TRN内GABA能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增高,爆发式放电减少,这种变化可能与皮质-TRN兴奋性神经传递增强和苍白球-TRN抑制性神经传递减弱有关。
张巧俊刘健刘娅萍袁海峰高蕊向莉
关键词:丘脑网状核Γ-氨基丁酸电生理学
一种肌电图诱发电位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包括工作台、检测床和框架,所述框架设置于工作台和检测床的上端,框架由四根金属杆焊接而成,框架呈正方形结构设置,每个金属杆下端均垂直安装一条以上的透明条,透明条下端均与地面相触,透明条...
刘璟洁向莉
文献传递
小儿肾病综合征红细胞膜电荷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蛋白尿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红细胞 (RBC)膜Alcian蓝 (AB)结合量为指标观测 36例肾病综合征 (NS)患儿 RBC膜电荷量 ,并测定其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  (1 )患儿 RBC膜 AB结合量明显降低 ,但其 RBC表面主要阴离子涎酸含量并未减少 ,提示 NS患儿 RBC膜电荷量呈“功能性”降低。 (2 )患儿全血粘度 (高切及低切 )、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方程 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比粘度等指标均明显增高 ,提示 NS患儿血液呈现高粘滞、高聚集、高浓缩状态。 (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 NS患儿尿蛋白量受 RBC膜电荷及血粘度的影响。结论 恢复肾小球电荷屏障功能、纠正血流变异常对于减少蛋白尿、改善血流状态、减少并发症。
高晓洁李瑞林王亚萍王志刚付清川向莉毛云英陈玺张蓉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血液流变学
帕金森病大鼠脚桥核中胆碱能M_2受体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2009年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胆碱能M2受体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脚桥核(pedunculopontine nucleus,PPN)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胆碱能M2受体在PD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改变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取脑组织固定后作连续冠状冰冻切片。以鼠源M2单克隆抗体为一抗,采用免疫组化SP法,镜下控制显色。以阳性细胞计数及平均光密度为分析指标,对M2受体在PD模型大鼠PPN中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大鼠PPN部位及PD大鼠未损毁侧PPN部位均表达比较丰富的M2受体阳性细胞。PD大鼠损毁侧PPN部位M2受体阳性细胞明显稀疏。与对照组和PD大鼠未损毁侧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3组间阳性部位的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D状态下PPN内存在表达M2受体的神经元变性死亡或受体脱失。而其余未发生变性死亡或受体脱失的M2受体阳性神经元其表达强度并不受影响。同时发现,影响PPN内M2受体阳性细胞变化的因素具有单侧性。
惠艳娉向莉张巧俊央珍李小颖吴仲恒袁海峰
关键词:帕金森病6-羟多巴胺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早期预测脑卒中预后的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在脑卒中急性期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择发病1周之内脑卒中患者150例,根据SSEP检测结果分为SSEP正常组、SSEP异常组和SSEP缺失组,分别于入院时和病后第1,3,6及12个月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同时进行SSEP检测.结果 脑卒中后不同时期的NIHSS和FMA评分,无论是组间比较还是组内不同时间点变化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脑卒中早期患者正中神经SSEP的N20潜伏期及胫神经SSEP的P40潜伏期与脑卒中12个月时MRS评分呈正相关,与MBI评分呈负相关.以脑卒中后12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程度为结局,单独的SSEP检测对预后的预测率为40.8%,SSEP结合FMA评分对预后的预测率为44.2%,SSEP结合FMA和MRS评分对预后的预测率为46.1%.结论 SSEP具有早期独立预测脑卒中预后的价值,SSEP结合FMA和MRS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更大.
张巧俊向莉颜虹万婷玉袁海峰赵英贤
关键词:脑卒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预后
基于高频电刺激的智能阻断系统和设备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高频电刺激的智能阻断系统和设备,涉及电子设备领域,能够减小药物产生的并发症和副作用,避免手术对人体的造成的创伤,对人体神经造成的伤害减到最小。具体技术方案为:信号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体目标区域的神经信号;...
屈建强周乐闫先侠权俊杰张熙李进孙梦瑶高炀向莉
文献传递
交感皮肤反应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DM患者和32例健康人进行了四肢SSR检查,并与周围神经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和临床表现及不同病程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均引出正常SSR波,而DM组13.2%未引出SSR波;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M组SSR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伴有感觉异常症状及体征的DM患者,SSR消失率最高(18%)、潜伏期最长、波幅最低;有神经异常等症状而无体征者次之,既无症状又无临床体征者最低,三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周围神经传导异常的DM患者SSR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组,波幅亦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病程越长,SSR异常率越高,异常程度越明显,以病程超过10年的DM患者潜伏期最长,波幅降低最为明显(P〈0.05)。结论:SSR异常程度与DM性周围神经损害的程度相一致,SSR可作为评价DM性周围神经损害程度及植物神经功能状况的客观指标。
向莉张巧俊吴娟娟惠艳娉谢璇吴仲恒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足下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临床上引起足下垂的病因复杂多样,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其鉴别诊断、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中均有重要作用。现对足下垂的鉴别诊断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其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王何莹刘璟洁向莉
关键词:足下垂神经电生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