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世群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乙肝
  • 2篇乙肝肝硬化
  • 2篇抗病毒
  • 2篇抗病毒治疗
  • 2篇肝硬化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治疗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术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手足口病患儿
  • 1篇重症
  • 1篇危重
  • 1篇危重症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濮阳市油田总...

作者

  • 3篇吴世群
  • 2篇何丽平
  • 1篇邵庆凤
  • 1篇郭峰坤
  • 1篇何丽平
  • 1篇高素青
  • 1篇王娟
  • 1篇刘月芬
  • 1篇张洪川
  • 1篇高树孟
  • 1篇张兰英

传媒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张洪川吴世群何丽平邵庆凤高素青刘月芬郭峰坤王娟张兰英
任务来源:《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濮阳市科技局,计划编号090558。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研究为临床应用领域,通过“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可以阻止和延缓乙肝肝硬化病情的进展,可以...
关键词: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
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预警指标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诊疗指南(2013版)危重症早期预警指标对危重症手足口病的预警价值。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120例HFMD危重症患儿(观察组)和120例重症HFMD患儿(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进展为危重症前后: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易惊及肢体震颤、呼吸节律改变、肺部罗音增多、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外周血循环差、白细胞升高、血糖升高等10项症状及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易惊及肢体震颤、呼吸节律改变、肺部啰音增多、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外周血循环差、血糖升高7个因素是HFMD危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HFMD危重症的早期预警有重要意义。结论对重症HFMD患儿7个独立危险因素密切观察,早期干预,可以较好地预防重症转为危重症的发生,特别是符合三项独立危险因素的重症HFMD患儿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干预。
何丽平吴世群
关键词:手足口病危重症
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对合并乙肝肝硬化的肝细胞癌射频消融安全性的影响
2016年
目的评估抗病毒治疗对合并乙肝肝硬化的肝细胞癌患者射频消融围手术期安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1月于该院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合并乙肝肝硬化的肝细胞癌病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病毒治疗。根据术前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是否大于500 copies/ml分为两组,分别评估术前两组病人的肝功能状况,HBV DNA载荷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及抗病毒治疗对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术前HBV DNA载荷与血清ALT、AST水平正相关。术后血清转氨酶短暂升高,HBV DNA〉500 copies/m L的患者术后第1天ALT、AST水平升高明显,显著高于HBV DNA≤500 copies/m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后两组血清转氨酶水平逐渐下降,抗病毒治疗至术后第3天,两组ALT、AST水平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抗病毒治疗能够提高合并乙肝肝硬化的HCC患者射频消融的安全性,保障术后肝功能恢复。
何丽平吴世群高树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抗病毒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