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伯岳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生物传感
  • 2篇配合物
  • 2篇稀土
  • 2篇分子
  • 2篇CDTE量子...
  • 2篇长余辉
  • 2篇长余辉材料
  • 2篇传感
  • 1篇荧光
  • 1篇荧光量子产率
  • 1篇生物传感器
  • 1篇水相
  • 1篇探针
  • 1篇气保护
  • 1篇巯基
  • 1篇巯基化合物
  • 1篇氩气
  • 1篇氩气保护
  • 1篇稀土掺杂
  • 1篇稀土发光

机构

  • 5篇南开大学

作者

  • 5篇吴伯岳
  • 3篇严秀平
  • 2篇王荷芳
  • 1篇刘越
  • 1篇吴鹏
  • 1篇刘冬平
  • 1篇张毅
  • 1篇何瑜
  • 1篇陈俊
  • 1篇栗方星
  • 1篇程晓辉
  • 1篇谭津
  • 1篇古志远
  • 1篇常娜
  • 1篇孙瑞敏
  • 1篇王燕芬

传媒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稀土发光材料在荧光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1年
稀土发光材料由于具有荧光寿命长、发射峰半峰宽窄和Stokes位移大等发光性质,在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荧光免疫分析、离子识别、蛋白质活性测定、核酸检测等,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稀土配合物、稀土掺杂上转换材料和长余辉材料为代表,就当前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质及其在生物成像标记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并对稀土发光材料,特别是长余辉材料,在荧光成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吴伯岳严秀平
关键词:稀土发光材料稀土配合物长余辉材料
稀土掺杂长余辉材料、近红外CdTe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细胞成像和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稀土掺杂的长余辉材料作为一种发光强度大、荧光寿命长的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人工照明等领域,其突出的光学性质使其作为荧光探针在复杂体系的无干扰检测拥有很大的潜力,然而其在传感和成像领域的研究却鲜见报道。量子点是当前科学研究的...
吴伯岳
关键词:细胞成像分子探针长余辉材料生物传感
文献传递
水相快速制备硫醇包覆的可溶性近红外CdTe量子点的方法
一种水相快速制备硫醇包覆的可溶性近红外CdTe量子点的方法,涉及量子点的制备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加入NaBH<Sub>4</Sub>或KBH<Sub>4</Sub>与Te粉,加入去离子水,磁力搅拌下常温反应,...
严秀平吴伯岳王荷芳
文献传递
可溶解聚氨酯交联大分子的成长过程被引量:1
2006年
进行了可控的交联聚合,对不同时间形成的分子拍摄的透射电镜照片显示了可溶解的交联大分子的形成过程中有三个明显的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预聚物分子反应形成比较小的线团,在照片上显示为一个黑点,称为点分子.第二个阶段是点分子通过表面官能团反应形成前交联大分子.第三阶段是前交联大分子反应形成可溶性交联大分子.
栗方星刘冬平吴伯岳程晓辉王燕芬孙瑞敏陈俊
新颖分离和传感介质的构建及分析应用
严秀平王荷芳古志远何瑜吴鹏常娜吴伯岳谭津张毅刘越
该项目属于分离与富集和生物传感领域的基础研究,是化学、环境、生物与材料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项目从分离和传感介质的发现、设计和合成,与分析物的相互作用,分离、富集与传感新方法等层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基于该项目的新发...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金属配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