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婉秋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静脉
  • 2篇导管
  • 2篇凶险
  • 2篇植入
  • 2篇中动脉
  • 2篇妊娠
  • 2篇胎盘
  • 2篇前置胎盘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静脉导管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多普勒
  • 2篇大脑
  • 2篇大脑中动脉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抗...
  • 1篇动脉血流

机构

  • 8篇玉林市第一人...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吴婉秋
  • 2篇李坚
  • 2篇胡小韦
  • 2篇丘茜
  • 2篇陈海燕
  • 2篇刘江泽
  • 2篇梁若英
  • 1篇庞迤
  • 1篇苏善英
  • 1篇宋仕芬
  • 1篇林洪全
  • 1篇殷红霞
  • 1篇马庆宁
  • 1篇陆益就
  • 1篇朱健清
  • 1篇林燕妮
  • 1篇张丽敦
  • 1篇刘一尔
  • 1篇邓海波
  • 1篇梁小玲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浅论妇产科临床中米非司酮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2014年
目的:浅析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米非司酮在应用现状与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选近年来于我院妇产科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的150例患者的完整资料为分析依据,分析米非司酮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遵医嘱服用的情况下,大多数服用米非司酮的患者在配合相应的治疗措施后,可收获显著的治疗效果,本组资料中有12例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月经周期改变、阴道异常出血、子宫内膜增生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得到改善,不良反应率为8%。结论米非司酮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应用频率较高,其应用价值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吴婉秋
关键词:米非司酮妇产科
基于磁共振成像评估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胎盘植入及产后出血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评估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胎盘植入及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50例PP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胎盘植入将患者分为有胎盘植入组(n=90)与无胎盘植入组(n=60)。另根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将患者分为产后出血组(n=83)与非产后出血组(n=67)。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及病理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PPP患者MRI征象与发生胎盘植入及产后出血的关系。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产前MRI诊断胎盘植入的诊断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RI征象评估PPP患者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150例PPP患者均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及镜下病理共诊断胎盘植入患者90例(60.00%)。其中,粘连型16例(17.78%),植入型64例(71.11%),穿透型10例(11.11%)。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产前MRI诊断胎盘植入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93)。有胎盘植入组与无胎盘植入组患者胎盘内信号不均、胎盘子宫肌层分界不清、子宫下段形态、T2WI低信号带、膀胱壁改变及子宫下段胎盘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组与非产后出血组患者胎盘子宫肌层分界不清、子宫下段形态、T2WI低信号带、膀胱壁改变及子宫下段胎盘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2WI低信号带、子宫下段胎盘厚度与膀胱壁改变均为PPP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前MRI诊断胎盘植入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产前MRI征象中的T2WI低信号带、子宫下段胎盘增厚与膀胱壁改变均为PPP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预测产后出血。
丘茜梁若英宁嫦吴婉秋吕静卢怡霖
关键词:胎盘植入产后出血
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用于妊娠期阴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分析患阴道炎产妇实行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到我院妇产科实行产前检查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药物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保妇康栓药物治疗。对比药物疗效。结果两种药物在治疗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及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上,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产妇均未出现阴道流血、腹痛及胎膜早破等情况;用药结束后,未发现任何肝、肾功能器官异常;分娩后,未出现胎儿畸形。结论针对妊娠期阴道炎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药物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吴婉秋
关键词:孕妇阴道炎制霉菌素
产前彩超与MRI诊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产前彩超与MRI诊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各35例,一组采用产前彩超诊断,另一组采用MRI诊断。两组诊断效果比较。结果:MRI组诊断子宫后壁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产前彩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胎盘前壁植入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彩超与MRI诊断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均具有良好效果,彩超可作为首选,MRI可作为补充、进一步确诊检查手段。
庞迤丘茜吴婉秋卢怡霖宁嫦梁若英吕静张丽敦黄莎周茜雨罗燕云
关键词:前置胎盘
腹腔镜与开腹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2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52例(腔镜组),开腹手术治疗50例(开腹组),两组病例均采取输卵管开窗术,并在输卵管系膜局部注射50mg甲氨喋呤,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82.38±20.88)ml]与开腹组出血量[(82.38±20.88)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腹部手术切口长度[(2.44±0.36)cm]明显小于开腹组[(7.62±0.98)c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曲马多镇痛用量[(253.85±122.41)mg]明显要少于开腹组[(528.00±152.92)m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3.04±4.27)h]与开腹组[(29.64±5.28)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0.44±1.86)h]与开腹组[(27.97±3.11)h]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住院时间[(4.83±1.46)d]明显短于开腹组[(8.36±2.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住院费用[(4.26±0.77)万元]明显高于开腹组[(2.79±0.410)万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恢复日常工作所需时间[(13.75±2.19)d]明显短于开腹组[(18.64±5.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畅率78.85%明显高于开腹组66.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1.5年内同侧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和开腹保留输卵管手术均能有效治疗输卵管妊娠,但腹腔镜手术具有显著的微创效果,且能提高输卵管通畅率,非常适合有生育要求的女性。
吴婉秋马庆宁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开腹术异位妊娠
超声多普勒监测孕晚期胎儿静脉导管、大脑中动脉血流判断预后的价值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监测孕晚期胎儿静脉导管(DV)、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参数变化,探讨其对判断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CDFI监测孕晚期100例胎儿DV、MCA的血流参数。结果胎儿正常结局组和不良结局组DV和MCA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V的静脉前负荷指数(PLI)>0.75为异常时,判断胎儿不良出生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63%、69.72%;以MCA的心室收缩峰期流速/心室舒张末期流速(S/D)≤4.20为异常时,判断胎儿不良出生结局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1.27%、85.14%。结论应用CDFI监测DV及MCA血流参数对判断胎儿预后有一定意义。
陈海燕刘江泽胡小韦殷红霞李坚吴婉秋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导管大脑中动脉
晚孕期脐带绕颈胎儿静脉导管、大脑中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参数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监测晚孕期脐带绕颈胎儿静脉导管(DV)、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参数变化,探讨其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方法应用CDFI检测50例正常胎儿及50例脐带绕颈胎儿DV、MCA的血流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与脐带绕颈一周组比较无差异(P>0.05),与绕颈两周及以上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绕颈两周及以上组与绕颈一周组有显著差异(P<0.05)。脐带绕颈一周组胎儿QDV/UV、PLIDV与胎儿窘迫有低度正相关(r=0.271、r=0.215,P<0.05),RIMCA、S/DMCA与胎儿窘迫有低度负相关(r=-0.240、r=-0.316,P<0.05),绕颈两周及以上组胎儿QDV/UV、PLIDV与胎儿窘迫有中、高度正相关(r=0.726、r=0.532,P<0.05),RIMCA、S/DMCA与胎儿窘迫有中度负相关(r=-0.468、r=-0.545,P<0.05);QDV/UV、PLIDV、RIMCA、S/DMCA预测胎儿窘迫,灵敏度分别为90%、78%、74%、84%,特异度分别为58%、60%、71%、65%。结论应用CDFI监测DV及MCA多普勒血流参数对脐带绕颈胎儿预测胎儿窘迫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海燕刘江泽胡小韦吴婉秋李坚
关键词:脐带绕颈静脉导管大脑中动脉胎儿窘迫
产褥期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抗凝效果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治疗方案对产褥期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及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产褥期CVST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普通肝素组)和B组(低分子肝素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A组总有效率96.67%与B组总有效率93.33%相近,A组腰穿复查颅内压平均降低(72±12)mm H2O与B组降低(68±8)mm H2O相近(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栓再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产褥期CVST的抗凝治疗效果相近。
刘一尔林燕妮邓海波朱健清吴婉秋林洪全陆益就宋仕芬苏善英梁小玲吕凤梅
关键词: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