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宣

作品数:27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3篇地震
  • 10篇地震活动
  • 7篇地震活动性
  • 7篇历史地震
  • 4篇地震危险
  • 4篇地震危险性
  • 3篇地震活动性参...
  • 3篇地震区
  • 3篇震区
  • 2篇地震预测
  • 2篇震源
  • 2篇中长期地震预...
  • 2篇潜在震源
  • 2篇潜在震源区
  • 2篇强震
  • 2篇校订
  • 2篇不确定性
  • 1篇等值线
  • 1篇等值线图
  • 1篇地球动力

机构

  • 26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作者

  • 27篇吴宣
  • 12篇黄玮琼
  • 5篇张志中
  • 4篇潘华
  • 4篇王健
  • 4篇鄢家全
  • 4篇张晓东
  • 3篇环文林
  • 2篇李玉萍
  • 2篇刘一鸣
  • 2篇黄纬琼
  • 2篇汪素云
  • 2篇齐胜福
  • 2篇郝玉芹
  • 1篇曹学锋
  • 1篇高阿甲
  • 1篇吴健
  • 1篇邵磊
  • 1篇何淑韵
  • 1篇张东宁

传媒

  • 8篇地震学报
  • 4篇中国地震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7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统计时段对地震活动性参数估计的影响被引量:15
2001年
就统计时段选取的不唯一性对地震活动性参数 b值和年平均发生率ν4的影响 ,作了广泛的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统计时段对 b值产生的影响一般比对年平均发生率的影响要小 .由于年平均发生率与 b值间的指数函数关系 ,因而改变统计时段所引起的 b值变化 ,对各震级档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的影响呈幂级数规律减少或增大 .这些结果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的计算将产生综合效应 ,对进一步研究我国不同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范围是十分有价值的 .
黄玮琼吴宣
关键词:B值不确定性地震活动性
7级地震前小震活动图像时空演化特征
为了寻找单个7级地震中长期(4~30年)地震前兆信息,本文选了1970年以来中国西部10次M≥7.0的地震作了剖析。以通海地震为例, 1970年7.8级地震所在的小范围内,前一个7级地震是1913年峨山7.0级地震。19...
吴宣黄玮琼
文献传递
中国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及其地球动力学特征
<正> 许多研究者对我国地震区、带划分都作过研究,编制出多版地震区、带划分图。本文提出的地震区、带划分图就是我国最新编制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的基础图件。本文主要讨论各地震区、带的地震活动、地质构造及地球动力学...
环文林黄纬琼张晓东吴宣
文献传递
历史地震参数校订方法探讨——以北京延庆公元294年地震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随着应用、研究的广泛和深入,对历史地震参数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讨历史地震参数校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公元294年(晋惠帝元康四年)记载了北京延庆的一次强震事件.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简略,对史料的理解及对此次地震的参数存在分歧.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原有研究成果,详细分析其异同,并通过细读原始资料,实地考察以及定量分析1970年以来的中小地震时空分布特征与强震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对此次地震参数进行了校订.校订后的结果是:地震名称应为北京延庆海坨山地震,发震时间为公元294年9月,震级为6级,震中位置为115.85°E、40.59°N,震中误差为Ⅱ类.并以此为例,探讨了历史地震参数校订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王健吴宣高阿甲陈鲲邵磊
关键词:历史地震
中国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及其地球动力学特征
本文提出的地震区、带划分图是我国最新编制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的基础图件,本文主要讨论各地震区、带的地震活动,地质构造及地球动力学特征方面的一些结果.
环文林黄纬琼张晓东吴宣
关键词:地震区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地球动力学
文献传递
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与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关联性及对危险性估计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在考虑地震活动时空不均匀性的非均匀分布模型中,就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在某些城镇产生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变化值异常区的问题,寻找出在100°~120°E、29°~42°N范围内,50年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变化值异常区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引起的场点危险性估计不确定性与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关联性以及异常区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在非均匀分布模型中,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区内各场点危险性估计不确定的影响是不均衡的,其与潜在震源区划分方案有关,尤其在8级以上潜在震源区及其附近,往往会出现地震动参数不确定性最大变化值的异常区.而在均匀分布模型中,统计区内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各场点的影响是均衡的,各场点危险性估计的不确定性取决于场点的位置.一般位于统计区中部的场点,只与所在统计区的参数不确定性有关,而位于或靠近不同统计区的交界处,则可能同时受到几个统计区活动性参数不确定性的综合影响.
黄玮琼吴宣
关键词:潜在震源区异常区等值线图
95型可变采样率宽频带数字地震仪
<正>一、采样率对地震观测的影响: 被观测的信号本来是连续的,人为地离散化为一个个数字,这个过程必然要引进种种误差,峰值误差就是其中的一项。一个简谐信号.若每个周期采N个样值,则振幅可能产生的最大相对误差△A为:当N为 ...
陆其鹄段明初吴宣李世勋
文献传递
历史地震之余震参数的复核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主震和余震属于同一发震构造形成的震源区之原则,提出了历史地震余震参数的复核方法:首先在核实资料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属于余震;考虑主震震源区范围,综合确定余震震中位置,当资料不够充分时,也可直接以主震震中代替;按有感半径和区域烈度衰减关系来估算震级值。进而运用以上方法以1604年福建泉州海外7/12级地震、1605年海南琼山7/12级地震和1668年山东郯城-莒县8/12级地震的13次余震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普适性。结果表明13次余震中有12次地震震中位置和6次地震的震级值发生了变化,使得原有余震参数的不确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变,判定了主震和余震是属于同一发震构造。这些结果为在相关地区合理识别发震构造创造了条件,也可为今后修编历史地震目录提供参考。
张志中潘华鄢家全吴宣郝玉芹
关键词:历史地震复核方法
历史资料短缺地区估计地震活动性参数方法初探
2002年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 ,历史地震资料是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关键。鉴于我国西部地震资料记载年限短 ,地震活动水平高的情况 ,本文提出一种对中国西部地区如何使用有限资料 ,确定未来地震活动水平和合理估计地震活动性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是引入相对应变这一物理量 ,通过分析各地震带中强以上地震在时间上的相对应变释放速率 。
黄玮琼吴宣
关键词:历史地震资料地震危险性地震活动性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几个重要环节的关联性被引量:5
2006年
为进一步揭示地震统计区划分、潜在震源区划分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三者的关联性,在100°E^120°E和29°N^42°N范围内,寻找出21个位于不同位置、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场点,研究在非均匀分布与均匀分布两种模型下,地震统计区活动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对这些场点危险性估计的影响.综合本次与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地震统计区划分方案会改变一个统计区所包含的地震资料,加上地震统计时段选取的不确定性,会导致统计区地震活动性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变化越大,均匀分布模型对场点危险性估计所产生的不确定影响也越大,也即地震统计区划分环节起主要作用.在一个地震统计区内,划分潜在震源区和空间分布函数的不等权分配,提高了有可能发生大地震地方及其附近地区地震动参数的估计值.在这些地方,潜在震源区划分不确定性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尤其对场点地震动参数(如烈度)绝对值的影响更为显著,也即潜在震源区划分环节起主要作用.一般来说,潜在震源区划分环节的影响仅对最高和次高震级上限潜在震源区内的场点及最高震级上限潜在震源区附近的场点起主要作用,而对那些处于低震级上限潜在震源中的场点,则还是地震统计区划分不确定性的影响大于潜在震源区划分不确定性的影响.
黄玮琼吴宣
关键词:潜在震源区均匀分布不确定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