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权明

作品数:32 被引量:161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3篇玉米
  • 8篇杂交
  • 8篇杂交种
  • 7篇玉米杂交
  • 7篇玉米杂交种
  • 6篇雄花
  • 6篇玉米须
  • 5篇谷子
  • 4篇野生
  • 4篇野生种
  • 4篇玉米田
  • 4篇玉米田除草
  • 4篇育种
  • 4篇生种
  • 4篇田间
  • 4篇自交
  • 4篇花丝
  • 4篇苞叶
  • 4篇保纯
  • 4篇除草

机构

  • 31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新乡市农业科...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2篇吴权明
  • 17篇毛建昌
  • 13篇南文华
  • 10篇薛吉全
  • 9篇杨金慧
  • 8篇张兴华
  • 6篇袁公选
  • 4篇李向拓
  • 4篇郝引川
  • 4篇李发民
  • 3篇朱静林
  • 2篇王学军
  • 2篇路海东
  • 2篇郭东伟
  • 2篇李合顺
  • 2篇孙佩
  • 2篇张仁和
  • 2篇陈雪婷
  • 2篇何应川
  • 1篇王蕊

传媒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3篇玉米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4
  • 2篇199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谷子及其近缘野生种酯酶同工酶分析(Ⅰ)被引量:10
2000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谷子、青狗尾草和西藏野生材料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种内不同品种 (类型 )间的同工酶谱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少数酶带的差异及相应酶带相对活性不同 ,但它们的活性分布趋势是相同的 ;西藏 1 90野生材料应划归于谷子的范畴 ,属谷子的一种特殊类型 ,将西藏野生材料定名为“西藏野谷子”是正确的 ;青狗尾草按照其同工酶谱可划分为 3种类型 ,其中类型 是谷子起源的最可能祖先 ,该类型在我国黄土高原的分布进一步证明黄土高原是谷子起源中心地。
吴权明陈雪婷朱静林
关键词:谷子野生种酯酶同工酶
一种青饲料的整株袋装贮藏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青饲料的整株袋装贮藏方法,该方法将青绿植物原料整株或切成长段后直接进行紧实捆扎,捆扎后的青绿植物原料装入一带有排气孔的包装袋中,然后对包装袋进行封口,再通过包装袋上的排气孔抽真空排出空气,最后将装满原料的包...
吴权明毛建昌
文献传递
一种玉米人工套袋自交授粉方法
本发明属植物育种领域,涉及一种玉米人工套袋自交授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照玉米育种材料株型的大小和高低制备一种授粉袋,该授粉袋的大小能够把玉米植株的中上部装入授粉袋中,并不损伤玉米叶片;在授粉袋的顶部开有多个用于透气...
吴权明杨金慧
文献传递
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鲜玉米须的人工套袋生产方法,该方法选择具有花丝粗大、丝状尺度长、产量高的玉米品种;将所选玉米品种按照1∶3或2∶5的行比分期播种,当早播的玉米行将要抽丝且还没有抽出苞叶时,使用塑料袋或纸袋套住雌穗,并用大...
吴权明南文华杨金慧袁公选张兴华郝引川毛建昌薛吉全
文献传递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田间除杂保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杂交种的田间除杂保纯方法,该方法选择对除草剂烟嘧磺隆具有敏感致死性状的自交系作母本,对其具有抗性的玉米自交系作父本,按照常规的方法生产玉米杂交种;当玉米杂交种苗发育至三叶一心到五叶一心期时,结合玉米田...
吴权明南文华毛建昌薛吉全张兴华
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47
2004年
简述了AFLP、RAPD、RFLP和SSR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了尽快将分子标记用于玉米育种,应提高分子标记的稳定性,降低所需费用,提高自动化操作程度,积极做好我国特有玉米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工作,以及与高产优质高抗有关的新基因鉴定、利用及其相关的标记和定位。
李向拓毛建昌吴权明
关键词:分子标记玉米遗传育种AFLPRAPDRFLP
四大玉米杂优类群自交系的全株饲用营养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对我国现行的四大玉米杂优类群中25个自交系的全株玉米营养价值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四大玉米杂优类群中,瑞德群的粗蛋白(CP)含量最低,粗脂肪(CF)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居中;兰卡斯特群的ADF含量比其它类群低;塘四平头类群的CF含量最低,NDF和ADF含量却最高;旅大红骨群的NDF含量最低,CP含量最高。单株鲜重、单株干重、粗蛋白、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四大类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旅大红骨群与塘四平头群之间的NDF含量有显著差异;ADF含量在兰卡斯特群和瑞德群、塘四平头群和旅大红骨群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李向拓王平李发民杨金慧吴权明毛建昌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青贮营养价值
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研究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为高直链淀粉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及高直链玉米淀粉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源自13份高直链淀粉玉米自交系和1份普通玉米自交系的籽粒为材料,研究了高直链玉米淀粉和普通玉米淀粉的淀粉粒表型特征、热特性、糊化特性、溶解度和膨胀势的差异。【结果】普通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27.72%;高直链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44.22%~78.81%,可分为Ⅳ、Ⅴ、Ⅵ、Ⅶ4个级别。SEM结果显示,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A型淀粉粒形态由饱满光滑、有蜡质光泽的球体或多面体变为皱缩无光泽的不规则多面体,B型淀粉粒则由饱满光滑的小球体逐渐变为无蜡质光泽的椭圆形,直至扭曲成不规则颗粒。随着直链淀粉含量的升高,初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最终温度(Tc)、温变范围(To-Tc)逐渐升高,焓变(ΔH)则逐渐降低。普通玉米淀粉有明显的粘度峰,糊化曲线呈现出典型的'双峰'特征,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粘度峰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逐渐消失,曲线呈'S'型。普通玉米淀粉和高直链玉米淀粉的溶解曲线和膨胀曲线都显示了相同的趋势,但溶解度和膨胀势随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结论】与普通玉米淀粉相比,高直链玉米淀粉在淀粉粒形态、热特性、糊化特性、溶解度和膨胀势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差异,且直链淀粉含量越高差异越大。
李志伟钟雨越吴权明王文斌高杰刘香香康慧敏郭东伟薛吉全
关键词:玉米高直链淀粉热特性糊化特性溶解度
饲用玉米育种要求性状特征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4
2003年
综述了饲用玉米的分类、特点、组织结构及其营养价值、饲用玉米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的检测方法,及当前饲用玉米的育种现状。提出了饲用玉米的育种目标应考虑:(1)消化率高,即淀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含量高,而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低;(2)茎叶多汁,茎杆汁液含糖6%,全株粗蛋白含量在7%以上,粗纤维含量在30%以下;(3)植株高大,适应性强,保绿性好,生育期适中;(4)适时收获,春播的生物量达70~120t/hm^2,夏播的生物量达45~60t/hm^2。
李向拓吴权明毛建昌
关键词:饲用玉米育种性状特征营养品质育种目标
荞麦良种快速繁殖的几种方法
1993年
养麦是我国广为栽培的粮食作物,它抗旱耐寒适应性强,生长期短,在高寒山区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还可供药用。但荞麦的繁殖系数低于谷、糜、稻、麦、高粱和玉米。其异花授粉特性致使育种各级试验圃的籽实不能做种子。安全隔离区在5km以上。大大增加了养麦繁种难度和育种周期,为了使优良品系快速繁殖。
朱光琴吴权明马云彤陈雪婷朱静林郭扶兴周俊彦罗新淡马惠
关键词:荞麦繁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