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亚利

作品数:118 被引量:709H指数:19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4篇天文地球
  • 23篇水利工程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0篇古洪水
  • 49篇全新世
  • 40篇汉江上游
  • 34篇测年
  • 32篇气候
  • 32篇光释光
  • 30篇滞流沉积物
  • 30篇释光测年
  • 29篇光释光测年
  • 22篇黄土
  • 20篇水文
  • 18篇水文学
  • 18篇气候变化
  • 18篇洪水事件
  • 16篇古土壤
  • 16篇测年研究
  • 15篇剖面
  • 15篇古洪水事件
  • 11篇沙地
  • 11篇土壤

机构

  • 108篇陕西师范大学
  • 15篇南京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黔东南民族职...
  • 3篇西北大学
  • 3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安康学院
  • 2篇商洛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18篇周亚利
  • 95篇黄春长
  • 92篇庞奖励
  • 77篇查小春
  • 27篇张玉柱
  • 16篇鹿化煜
  • 15篇郭永强
  • 15篇周亮
  • 13篇顾洪亮
  • 12篇弋双文
  • 10篇张文桐
  • 9篇王恒松
  • 9篇李晓刚
  • 7篇郑树伟
  • 7篇毛沛妮
  • 6篇王海燕
  • 6篇乔晶
  • 5篇徐志伟
  • 5篇王晓勇
  • 5篇査小春

传媒

  • 11篇第四纪研究
  • 9篇长江流域资源...
  • 8篇地理学报
  • 7篇中国沙漠
  • 6篇沉积学报
  • 4篇土壤通报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地质学报
  • 4篇干旱区地理
  • 4篇地理科学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土壤学报
  • 3篇湖泊科学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地理学会...
  • 2篇地理研究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2篇干旱区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4篇2018
  • 14篇2017
  • 6篇2016
  • 14篇2015
  • 15篇2014
  • 23篇2013
  • 22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柳林段全新世特大洪水水文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野外对黄河晋陕峡谷段的调查研究,在柳林段两河口村三川河支流沟口内发现了疑似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剖面。将采集的沉积学样品在实验室进行磁化率、烧失量、碳酸钙和粒度成分的测试分析可知,它们是黄河悬移质泥沙在高水位滞流环境下的沉积物。本文采用古水文学方法恢复了洪峰水位,采用比降-面积法水文模型推算出其洪峰流量介于48190~52259 m3s-1之间,通过与晋陕峡谷其他地点的结果对比,证明采用古洪水SWD厚度与含沙量关系法恢复洪峰水位、推求出的洪峰流量数据比较可靠。并且根据2012年大洪水洪痕指示的洪峰水位,采用同样的水文参数和方法,恢复其洪峰流量,其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较小,也表明该断面古洪水洪峰流量的恢复结果是可靠的。该研究成果丰富了黄河流域古洪水水文学研究的资料,对于黄河晋陕峡谷水资源开发、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范龙江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张玉柱李晓刚刘涛
关键词:黄河水文学古洪水滞流沉积物
黄河永和关段全新世古洪水研究被引量:51
2012年
通过对黄河中游晋陕峡谷段进行系统地考察,在多个地点发现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选择永和关段YHG剖面进行了沉积学和水文学研究。根据野外宏观沉积学特征,确定YHG剖面含有一组五层古洪水滞流沉积层。采样分析测试表明其磁化率低、烧失量小、CaCO3含量低,粒度成分分类为粉沙质细沙和细沙质粉沙。它们是黄河洪水悬移质泥沙在高水位滞流情况下的沉积物,记录了黄河晋陕峡谷段一期五次特大古洪水事件。通过地层学对比分析和OSL测年断代,确定这五次洪水发生在全新世中期—晚期转折阶段,即3200-3000aBP。这也是我国历史上商末—西周初年的气候恶化转折阶段。利用"古洪水SWD厚度与含沙量关系法"恢复古洪水洪峰水位,采用面积—比降法计算出5次古洪水事件洪峰流量介于28380~48590m3/s之间。该结果有效地延长了黄河中游洪水数据序列,为万年尺度洪水流量—频率关系的计算提供了基础数据。这对于黄河中下游水利水电工程洪水设计和洪水资源化开发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揭示黄河中游水文过程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黄春长李晓刚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
关键词:古洪水滞流沉积物水文学全新世黄河中游
宁夏长城塬黄土土壤剖面光释光测年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光释光断代仪对宁夏长城塬黄土土壤剖面7个样品进行年代测定,获得7个确切的地层年代值。结果表明:约12 580 a BP,剖面处于气候干旱时期,形成马兰黄土(L1);约11 498 a BP,剖面处于全新世升温过渡期,形成过渡层(Lt);6 731~2 827 a BP,剖面处于全新世大暖期,形成古土壤(S1);约1 394 a BP,剖面处于相对干旱时期,形成全新世黄土(L0)。
米小建黄春长周亚利
关键词:光释光测年地层年代
汉江上游黄坪村段东汉时期古洪水水文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对汉江上游郧县黄坪村剖面的沉积学特征及所在河段地貌进行了研究。发现剖面中夹有典型古洪水沉积物,其记录了发生于19.0~1700aB.P的古洪水事件。根据水文学和沉积学原理,利用尖灭点法和SWD厚度与含沙量关系法恢复的古洪水行洪水位高程分别为154.95和156.85m,用比降法恢复的古洪水洪峰流量为65320和74442m^3/s。根据2011年汉江洪水洪峰痕迹高程用相同方法反推洪水流量,用Baker提出的河流流域面积与洪水洪峰流量关系进行了验证,证实所恢复的古洪水洪峰流量是合理的。
郑树伟庞奖励黄春长周亚利查小春李欣
关键词:古洪水东汉时期汉江上游
郧西县庹家湾黄土剖面色度参数特征及其古气候重建被引量:14
2017年
通过对湖北省郧西县庹家湾黄土剖面的色度参数分析,并结合磁化率、粒度、铷锶比(Rb/Sr)指标揭示汉江上游地区风成黄土的色度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应用X-rite VS450型分光测色仪对庹家湾黄土剖面色度参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庹家湾黄土剖面红度a*的变化与沉积物氧化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S0(6.34)>MS(5.52)>Lt(5.18)>L0(4.98)>L1(4.82)>T1-al2(3.66);亮度L*的变化与氧化铁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均呈负相关,其中氧化铁含量对L*的影响更大,L*在黄土层出现了峰值;色调角h*在古土壤层呈现低值(68.64°),黄土层呈现高值,a*/b*与h*特征相反,在古土壤呈现高值(0.39),黄土层呈现低值;其中在马兰黄土L1中存在两层弱古土壤层L1-S2、L1-S1,其色度参数特征较L1具有较高的a*值和a*/b*值及较低的L*值和h*。黄度b*指示该区域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局限性,h*、a*/b*、L*和a*均可作为良好的气候替代指标,a*值和a*/b*值越大指示气候越暖湿,成壤作用越强,L*值和h*越大指示气候越冷干,成壤作用越弱。h*、a*/b*、L*和a*共同记录了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经历了晚更新世末期的干冷、全新世早期逐渐回暖、全新世中期的温暖湿润、全新世晚期气候逐渐干冷,在马兰黄土形成时期,气候出现了短暂的温暖湿润期(27.3~21.6ka B.P.)。
王海燕庞奖励黄春长周亚利查小春张文桐
关键词:色度黄土剖面气候重建
淮河上游卢庄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恢复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通过沿淮河上游野外考察,在毛集河口卢庄找到了一典型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剖面,进行了系统采样和沉积学粒度分析及水文学恢复的研究工作。粒度分析表明,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与上下层黄土—古土壤区别明显,粒度参数Q型聚类层次分明,其粒级组分以砂质为主,而黄土古土壤粒度以粗粉砂为主,SWD其粒度分形维数明显偏低,各沉积单元粒级组分端元特征明显,通过粒度特征能够很好地鉴别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层。水文学研究结果表明,自8 500 a以来,在淮和上游至少发生了6次特大洪水,根据各层SWD的厚度和产状关系推求出了其最大可能的洪峰水位,高于水平位10.03~14.36 m之间,据滞流回水环境状态下淮河河道相应的洪峰水位,采用恒定均匀流比降—面积法求得各期洪峰流量介于7 062.18~16 040.94 m^3·s^(-1)之间。研究结果对古洪水滞流沉积物鉴别和古洪水洪峰水位的恢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有效地延长了淮河上游洪水数据序列,可为淮河上游卢庄段全新世时间尺度上洪水流量—频率关系的建立提供参考数据。这对于淮河上游水利水电工程洪水设计和洪水资源化开发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兆夺黄春长查小春庞奖励周亚利李晓刚
关键词:淮河上游粒度分析全新世水文学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中国沙漠沙地的空间格局
在末次盛冰期(简称LGM,约26-16 ka)和全新世大暖期(简称HO,约9-5 ka)是地球气候系统演化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分别以较为干冷和暖湿为特征.中国北方分布的大面积沙漠、沙地如何响应LGM和HO的气候...
鹿化煜俞凯峰Joseph A.Mason王晓勇陈英勇卢琦吴波董治宝屈建军王训明郭正堂弋双文徐志伟周亚利曾琳朱芳莹冯晗东丽娜卓海昕
关键词:中国沙漠末次盛冰期全新世大暖期光释光测年
汉江上游归仙河口剖面地球化学特性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对汉江上游谷地归仙河口剖面的常量元素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归仙河口剖面风成黄土的化学成分以SiO2、Al2O3和Fe2 O3为主,Ca、Na、Mg、Si相对于K表现为迁移淋失,Fe、Al相对富集,元素的活动性及迁移序列为Ca>N a> Mg> Si> K> Al> Fe,Ca、Na、K的迁移特征说明其达到中等风化阶段.化学蚀变指数、K2O/Na2 O、SiO2/Al2O3、(CaO+K2O+Na2 O)/Al2O3和(Al2O3 + Fe2O3)/(MgO+ CaO+ Na2O)等地球化学参数,说明古土壤S0形成时期的化学风化最强烈,黄土L1、Lt和L0形成时期的风化作用相对较弱;揭示汉江一级阶地抬升(18.0 ka B.P.前后)以来气候干冷,11.5 kaB.P.开始气候转向暖湿,8.5 kaB.P.开始气候最为暖湿,3.0 kaB.P.开始气候骤然恶化;并记录到4次洪水事件,分别发生在12.5~12.4 kaB.P.、7.5~7.0 ka B.P.、3.1~3.0ka B.P.和1.0~0.9 ka B.P.期间.
毛沛妮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周亚利郑树伟周亮
关键词:黄土化学风化汉江上游
汉江上游庹家湾剖面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对庹家湾黄土剖面元素的分析,揭示汉江上游地区黄土中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用XRay荧光光谱仪、MS-2型磁化率仪分别测量了庹家湾剖面元素含量及磁化率值,实验结果显示:庹家湾剖面的风成黄土化学成分以SiO_2、Al_2O_3和Fe_2O_3为主,三者含量分别为355.83 g/kg、79.62 g/kg、62.64 g/kg;以Ti为参比,Na、Ca、Mg、Si、K表现为迁移淋失,Fe、Al元素相对富集,元素的活动性及其迁移序列为Na>Ca>Mg>Si>K>Al>Fe;Fe和Al元素含量曲线及CIA曲线在228~260 cm(L_1~S_1)和294~370 cm(L_1~S_2)深度处出现明显的峰值,并与磁化率曲线呈现出高度一致性,指示该层化学风化程度明显高于典型黄土,接近于古土壤(S_0),OSL年龄在27.5~21.5 ka B.P.之间。庹家湾剖面常量元素在剖面的变化,表明在汉江上游地区晚更新世末期的气候并非是持续干燥寒冷,而是存在一定的气候波动,在27.5~21.5 ka B.P.期间风化成壤作用较为明显,气候相对温暖湿润。
张文桐庞奖励黄春长周亚利查小春崔天宇王海燕杨丹
关键词:化学风化气候变化汉江上游
陕南丹凤茶房村黄土—古土壤剖面色度参数特征被引量:25
2015年
以丹凤县茶房村黄土—古土壤剖面为对象,研究了该区黄土色度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L*(亮度)在黄土层中出现峰值,a*(红度)、a*/b*(红度/黄度)在古土壤层出现峰值,色度参数的峰谷变化特征与该区黄土—古土壤地层旋回相吻合。L*(亮度)的变化与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a*(红度)、a*/b*(红度/黄度)的变化则受控于铁氧化物的种类和含量。尽管三者的受控因素不同,但都与风化成壤强度密切相关,且与磁化率形成良好的对比,可作为良好的气候代用指标,间接地反映该区气候和成壤环境的变化规律。
高鹏坤庞奖励黄春长周亚利卞鸿雁王蕾彬王学佳
关键词:色度气候变化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