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小斐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流产
  • 3篇人工流产
  • 3篇宫腔
  • 3篇妇女
  • 3篇病理
  • 3篇产后
  • 2篇蛋白
  • 2篇妊娠
  • 2篇手术
  • 2篇手术系统
  • 2篇肿瘤
  • 2篇子宫
  • 2篇临床病理
  • 2篇流产后
  • 2篇口服
  • 2篇避孕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HTE...
  • 1篇序贯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吉林省人民医...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11篇周小斐
  • 5篇侯春梅
  • 2篇李锐
  • 2篇郭杰
  • 2篇周密
  • 2篇王兴国
  • 2篇隋明
  • 1篇李晓霞
  • 1篇程志杰
  • 1篇钟一村
  • 1篇周远忠
  • 1篇朱宇
  • 1篇陈中宝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甲蹀令联合中药治疗未破损型异位妊娠被引量:3
2009年
隋明周小斐
关键词:保守治疗
人工流产后即时口服芬吗通治疗后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评价在人工流产后立即口服芬吗通对减少阴道流血时间,促进子宫内膜恢复,缩短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及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观察。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早孕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芬吗通组(n=100),对照组(n=100)。2组均于手术后2周及转经后1月、3个月随诊。观察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2周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宫内残留,首次转经时间。结果芬吗通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芬吗通组术后2周子宫内膜厚于对照组,芬吗通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芬吗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立即口服芬吗通对子宫内膜厚度,首次月经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且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周小斐侯春梅
关键词:人工流产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宫腔粘连
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9例UPSC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复查,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蛋白及CerbB-2,同时与子宫内膜样癌进行对比。结果:UPSC患者平均年龄62岁(56~72岁),免疫组化P53强阳性表达14/19(73.7%)。CerbB-2阳性率12/19(63.2%)。在39例子宫内膜样癌中,平均年龄52岁(36~68岁),P53过表达率5/39(12.8%)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CerbB-2阳性率10/39(2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UPSC中P53、CerbB-2均呈高表达,预后差,恶性度高,与子宫内膜样癌不同。UPSC早期病变为内膜上皮内癌(EIC),提示EIC诊刮的病理学检查对UPSC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周小斐郭杰王兴国李锐
关键词:子宫肿瘤子宫浆液性乳头状癌免疫组织化学
绝经后妇女子宫浆液性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病理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子宫浆液性癌(USC)及其相应癌前病变的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EmGD)在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USC和EmGD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其组织内P53蛋白、Ki-67指数、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绝经后的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结果 USC和EmGD均有特征性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USC局部表达P53蛋白和Ki-67指数最高,而EmGD局部表达的P53蛋白强度和Ki-67指数介于USC与正常子宫内膜之间。结论 EmGD与USC有显著的相关性,前者可被视为USC的癌前病变,临床上除了综合性诊治USC患者外,还应对EmGD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阻断USC的发生。
周小斐钟一村
关键词:癌前病变P53蛋白KI-67指数
原发性输卵管癌3例报告
2001年
李晓霞程志杰周小斐
关键词:原发性输卵管癌病因病理
端粒酶hTERT和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hTERT及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意义及两者相关性。方法:所用标本包括子宫内膜单纯增生21例,复合增生18例,不典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样癌39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TERT和PTEN表达。结果:①hTERT在子宫内膜单纯、复合、不典型增生病变和子宫内膜样癌中阳性结果分别为4/21、6/18、12/20及32/39(82.1%),前两组均为弱阳性表达,后两组多为中度和强阳性,统计分析表明不典型增生和内膜样癌中hTERT表达高于单纯和复合增生(P<0.05),不典型增生与内膜样癌两组间hTERT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PTEN在子宫内膜单纯、复合、不典型增生病变和内膜样癌中表达缺失率分别为3/21、6/18、10/20及24/39(61.5%),不典型增生病变和子宫内膜样癌PTEN缺失表达率高于单纯及复合性增生(P<0.05),但不典型增生与内膜样癌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hTERT阳性水平与PTEN的缺失表达率均与内膜样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相关(P>0.05)。③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样癌各组中hTERT与PTEN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hTERT与PTEN可作为子宫内膜样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hTERT过表达提示端粒酶再激活,参与细胞的癌变过程,PTE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表达呈进行性下调或缺失,是内膜样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步骤,但两者表达之间无相关性。
周小斐郭杰王兴国李锐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端粒酶增生PTEN基因
避孕干预对产后妇女避孕、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影响——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避孕宣教、咨询等干预对产后妇女避孕、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影响,为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殖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Poplin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gov、Web of Science、世界卫生组织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查找与产后避孕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除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2.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RCT研究,纳入产妇10 606名。Meta分析显示,产后干预能提高干预组产后6个月避孕率(RR=1.50,95% CI=1.17~1.92,n=1551);但干预组产后1年避孕率与对照组接近(RR=1.02,95% CI=0.98~1.06,n=2851);干预组产后1年非意愿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69,95% CI=0.50~0.96,n=6064),剔除低质量研究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4,95% CI=0.72~1.22,n=3328);1项研究报道干预能显著降低产后1年人工流产率,但该研究质量评价较低。结论产后避孕宣教和咨询等干预措施可能提高产后6个月避孕率、降低产后1年非意愿妊娠率和人工流产率。但纳入的部分文献研究质量评价较低,迫切需要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提供可靠证据。
李玉艳陈中宝周小斐陈科侯春梅张妍周远忠张家帅车焱
关键词:产后妇女避孕率META分析
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用于高危人流的临床观察
是计划生育大国,高危人工流产手术是指早期妊娠的孕妇具有某些生殖器官局部或全身性的病理因素,在人工流产手术时增加了难度,并有较高的危险性,因而增加了术时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本院分析既往本院高危人工流产病例原因分析...
周小斐侯春梅
关键词:人工流产疗效评价
流产后关爱对于生育妇女在术后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ost-abortion care,PAC)对生育妇女在流产术后即刻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的影响。方法:将行人工流产术的811名已生育妇女,分为PAC服务前的对照组385例和PAC服务后的观察组426例。对照组按常规人工流产程序进行,观察组按PAC流程对流产妇女进行干预,并对所有对象随访1年。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即刻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的情况,并比较两者的避孕措施续用率和重复流产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术后采取高效避孕措施的人数明显增多,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短效口服避孕药续用率为96.54%,对照组续用率为92.3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年的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COC)的续用率分别为73.9%、47.8%和39.6%,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宫内节育器(IUD)续用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6个月以及1年的IUD续用率为98.94%和96.84%,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重复流产率为0.23%,低于对照组的1.3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C服务对于提高生育妇女流产术后选择高效可逆的避孕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提高了IUD和短效口服避孕药的续用率,有效降低了重复流产率,保障了女性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
侯春梅周小斐周密
关键词:避孕重复流产
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本院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者1600例,其中自愿使选择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终止妊娠80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传统负压吸引终止妊娠8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术中、术后以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吸管出入宫颈次数以及吸宫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出血、腹痛天数及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月经量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宫颈粘连和人工流产不全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包括子宫穿孔、漏吸、闭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观察吸引手术系统用于终止早期妊娠,能避免"盲刮",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宫颈及子宫内膜的损伤,并降低人工流产不全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侯春梅周小斐周密
关键词:人工流产人工流产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