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颅内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血管
  • 2篇血性
  • 2篇置入
  • 2篇置入术
  • 2篇溶栓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 2篇急性
  • 2篇教学
  • 1篇带教
  • 1篇带教质量
  • 1篇动脉溶栓
  • 1篇多发
  • 1篇学法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机构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药高等...

作者

  • 8篇周瑜
  • 7篇杨清武
  • 7篇王景周
  • 7篇李敬诚
  • 6篇张莉莉
  • 6篇方传勤
  • 4篇高长越
  • 3篇王建红
  • 2篇向静
  • 1篇蒋晓江
  • 1篇严家川
  • 1篇杨红
  • 1篇张云东

传媒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3例脑多发结核瘤诊断及治疗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多发结核瘤的临床、脑脊液及病理特点在诊断中的价值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脑多发结核瘤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3次以上常规腰穿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MRI检查。采取临床诊断(7例)和脑活检病理诊断(6例)。均予以抗结核治疗,其中6例行手术治疗。13例随访时间10个月至4.5年。结果患者症状多以发热、头痛急性起病,意识障碍4例,瘫痪4例,抽搐3例,脑膜刺激征8例,眼肌麻痹3例。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10例,蛋白增高12例,糖减低9例,氯化物减低7例。脑脊液白细胞升高7例、正常6例,细胞学2例见混合性细胞反应,3例呈淋巴-单核细胞反应。头颅MRI均显示颅内多发结节或占位病变,增强提示强化,部分病例呈典型"环靶征"。6例开颅脑活检确诊为结核性肉芽肿。抗酸染色2例呈阳性。13例经过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及手术治疗后,痊愈11例,死亡2例。结论脑脊液及MRI检查特点在脑多发结核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确诊依靠脑组织病理检查。一旦确诊应正规抗结核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周瑜王景周李敬诚杨清武张云东
关键词:脑脊髓液磁共振成像
阶梯培训法在培养神经介入医师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李敬诚王建红张莉莉杨清武周瑜方传勤高长越王景周
关键词:神经介入缺血性脑血管病医师培训法颅内外动脉狭窄
提高医学实习带教质量的方法和体会被引量:4
2009年
提高医学实习教学质量,增强实习生的临床能力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每一个临床带教老师面临的挑战。本文根据自身带教体会,对实习生学习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提出具体的方案,目的是努力提高医学实习生的临床能力,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
李敬诚张莉莉周瑜方传勤杨清武王景周
关键词:实习医生教学质量
颅内溶栓及支架置入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超早期治疗
背景和目的通过早期血管再通治疗(ERT),重建脑灌注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症状超过3小时或4.5小时的患者。我们采用颅内溶栓及直接球囊扩张性支架置入两种ERT方法并评估ERT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
向静杨清武张莉莉方传勤高长越周瑜王建红王景周李敬诚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支架置入术
动脉溶栓辅助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动脉溶栓辅助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设计,将24例动脉溶栓后遗留血管狭窄(〉5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支架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支架成形术+药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评价两组血管完全再通率、残余狭窄率以及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支架治疗组血管完全再通率高于药物治疗组(54.5%对0%,x^2=6.382,P〈0.001),残余狭窄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4.5%±5.2%对82.5%±10.5%,t=7.464,P〈0.001),临床转归良好率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100%对76.9%,x^2=14.263,P=0.038)。结论动脉溶栓辅助血管内支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药物治疗组,且较为安全。
周瑜王景周张莉莉方传勤高长越杨清武李敬诚
关键词:卒中脑梗死血栓溶解疗法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1例原发性红热痛的诊断与治疗
2005年
周瑜蒋晓江严家川
关键词:红斑性肢痛症
P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09年
李敬诚张莉莉周瑜杨清武方传勤向静王景周杨红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问题情境
药物及介入治疗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药物及介入治疗对疾病转归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56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支架介入治疗组(n=21)和药物治疗组(n=35),支架介入治疗组进行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治疗,药物治疗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两组病例观察疗效并随访1年,观察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支架介入治疗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但2例发生脑出血,1例死亡,1例病情加重,术后随访19例有4例(21.1%)发生原狭窄动脉供血区的轻微卒中;药物治疗组患者7例(20.0%)再发卒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有效,严格控制并发症能让患者获益,但与药物治疗相比,其并不能显著改善1年后的无事件生存率。
王建红杨清武李敬诚张莉莉高长越方传勤周瑜王景周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内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