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薇

作品数:17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蛋白
  • 6篇结肠
  • 6篇溃疡
  • 6篇溃疡性
  • 5篇细胞
  • 5篇结肠炎
  • 5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丝裂原
  • 3篇丝裂原活化蛋...
  • 3篇迁移
  • 3篇迁移率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活化
  • 3篇活化蛋白激酶
  • 3篇高迁移率族蛋...
  • 3篇高迁移率族蛋...
  • 3篇P38丝裂原...
  • 2篇单核
  • 2篇凋亡
  • 2篇多柔比星

机构

  • 16篇荆门市第一人...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6篇周薇
  • 13篇李军华
  • 1篇于皆平
  • 1篇左玲
  • 1篇曾程慧
  • 1篇马旭
  • 1篇周毓梅
  • 1篇徐细明
  • 1篇梅丹丹
  • 1篇刘坤

传媒

  • 5篇湖北科技学院...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三届传染病...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慢性胃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周毓梅周薇
关键词:胃炎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6和IL-1β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6和IL-1β的影响,探讨p38MAPK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4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B203580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肠组织活化转录因子2(p-ATF2)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并观察肠道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同时分析p-ATF2水平与IL-6及IL-1β含量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组织p-ATF2水平、血清IL-6及IL-1β含量显著增高(P<0.05),SB203580组p-ATF2表达与血清IL-6、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结肠炎模型组(P<0.05),p-ATF2水平与IL-6及IL-1β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p38MAPK抑制剂SB203580通过下调p-ATF2活性及IL-6、IL-1β表达,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起保护作用。
李军华周薇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白介素-1Β
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逆转肝癌细胞Bel-7402/ADM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多柔比星(ADM)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在肝癌细胞化疗耐药逆转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肝癌细胞耐药株模型Bel-7402/ADM,采用HMGB1小干扰RNA(siRNA)转染肝癌耐药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转染前后多柔比星对BEL-7402/ADM的半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qRT-PCR检测HMGB1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MGB1、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因子-κB(NF-κB)亚单位p-P65和Bcl-2蛋白表达,Caspase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HMGB1 siRNA转染后的BEL-7402/ADM细胞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与对照组、Si-NC组相比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42±0.06 vs 1.00±0.15、1.04±0.22,P=0.004、P=0.003;0.11±0.02 vs 0.33±0.03、0.30±0.02,P<0.001、P<0.001)。与对照组、Si-NC组相比,HMGB1 siRNA组细胞中RAGE(0.39±0.02 vs 0.51±0.03,P=0.014;0.39±0.02 vs 0.51±0.07,P=0.014)、p-P65(0.32±0.04 vs 0.74±0.05,P<0.001;0.32±0.04 vs 0.76±0.06,P<0.001)和Bcl-2(0.50±0.05 vs 1.18±0.09,P<0.001;0.50±0.05 vs 1.06±0.10,P<0.001)蛋白表达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MGB1 siRNA组Caspase-9和Caspase-3酶活性高于对照组、Si-NC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17±0.38 vs 0.58±0.09,P<0.001;3.17±0.38 vs 0.53±0.11,P<0.001;3.42±0.40 vs 0.68±0.11,P<0.001;3.42±0.40 vs 0.69±0.09,P<0.001)。转染HMGB1 siRNA后,BEL-7402/ADM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增强,IC50从4.05μg/mL下降至1.04μg/mL;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HMGB1 siRNA组多柔比星对BEL-7402/ADM细胞凋亡诱导作用也增强,不同浓度下HMGB1 siRNA组凋亡率与对照组、Si-N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7.63±4.52 vs 5.46±0.63,P<0.001;17.63±4.52 vs 5.50±0.61,P<0.001;65.19±5.46 vs 29.73±6.12,P<0.001;65.19±5.46 vs 32.11±4.31,P<0.
周薇高丹丹李军华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肝癌化疗耐药多柔比星小干扰RNA
高迁移率族蛋白1-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人肝细胞癌细胞自噬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人肝癌细胞自噬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的BEL-7402细胞)、多柔比星组、重组人HMGB1+多柔比星组、抗HMGB1中和抗体+多柔比星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多柔比星组以及3-甲基腺嘌呤+多柔比星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MGB1及NF-κB亚单位p-p65蛋白表达,同时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Ⅰ、LC3Ⅱ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的表达;酶标法检测Caspase-9、Caspase-3活性。结果对照组、多柔比星组、重组人HMGB1+多柔比星组、抗HMGB1中和抗体+多柔比星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多柔比星组及3-甲基腺嘌呤+多柔比星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31±0.16)%、(47.80±6.30)%、(31.60±5.68)%、(67.20±6.83)%、(66.60±6.27)%、(68.60±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91,P<0.01),提示多柔比星对BEL-740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重组人HMGB1预处理后,多柔比星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出现减弱;HMGB1表达水平分别为1.17±0.11、1.37±0.15、1.43±0.15、0.70±0.09、1.27±0.12、1.2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0,P<0.01),提示多柔比星作用BEL-7402细胞可使HMGB1高表达,抗HMGB1中和抗体能阻断或减弱这一作用;采用抗HMGB1中和抗体、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及3-甲基腺嘌呤预处理细胞后,多柔比星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多柔比星组、重组人HMGB1+多柔比星组、3-甲基腺嘌呤+多柔比星组p-p65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0.05);重组人HMGB1+多柔比星组、抗HMGB1中和抗体+多柔比星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多柔比星组p-p65蛋白表达均低于多柔比星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多柔比星组、抗HMGB1中和抗体+多柔比星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多柔比星组及3-甲基腺
周薇徐细明高丹丹李军华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自噬多柔比星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肝硬化相关肝性脑病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肝性脑病( HE )是一种由于肝功能严重障碍或门-体分流异常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神经精神异常综合征。有研究显示,出现发作性肝性脑病后,患者的一年生存率仅为42%[1]。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及短期预后,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意义重大。近年来,终末期肝病模型( 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被有效用于评价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2],但该评分系统对肝性脑病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MELD评分系统对肝硬化相关肝性脑病患者病情及短期预后判断的价值。
李军华周薇曾程慧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模型短期预后肝硬化MELD评分系统
黛力新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观察黛力新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取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肠溶片(10 mg,qd)、莫沙必利分散片(5 mg,tid)及铝碳酸镁片(0.5 tid)治疗4周;观察组加用黛力新(1片,bid)治疗4周。治疗前后观察烧心、反流、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并采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进行症状积分,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4.4%、95.6%(P<0.05);治疗后2组HAMD及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及HAMA评分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李军华周薇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黛力新
2型糖尿病易感SNP的研究
目的:对5个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相关易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遗传因素。方法:选取185名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组,采取外周血并提基因组DNA,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HRM)分...
左玲周薇
关键词: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
文献传递
α-硫辛酸对溃疡性结肠大鼠模型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硫辛酸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备大鼠UC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硫辛酸组于造模后给予α-硫辛酸盐液100mg/(kg·d)腹腔注射。生化方法检查大鼠结肠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同时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肠道大体形态及组织学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粘膜MDA、MPO含量显著增高(P<0.01),SOD活性和GSH含量明显降低(P<0.01),大鼠DAI及肠道大体形态、组织学评分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硫辛酸组大鼠肠组织MDA、MPO含量,DAI及肠道大体形态、组织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和GSH明显升高(P<0.01)。结论α-硫辛酸通过抗氧化作用对UC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李军华周薇
关键词:Α-硫辛酸谷胱甘肽
抗氧化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E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测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SOD,MDA,LPO,NO,GSH-Px的水平变化,同时检测结肠炎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评价UC患者病情活动指数(CAI)与内镜分级。结果UC患者组血MDA、LPO和NO水平及结肠组织MPO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SOD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E治疗后可明显降低UC患者血MDA、LPO和NO水平,增加SOD和GSH-Px活性,同时CAI评分与内镜分级亦显著得到改善(P<0.01)。结论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E能显著抑制UC患者氧化损伤,减轻结肠炎症损伤,具有临床治疗价值。
李军华周薇于皆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C维生素E抗氧化
褪黑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组织趋化因子IL-8和MCP-1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肠组织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备大鼠UC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褪黑素治疗组(2.5,5.0,10.0mg/kg)5组.采用Westernblot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组织IL-8和MCP-1蛋白表达,生化方法检测MPO含量,并观察肠道大体形态和和组织学改变.结果:UC模型组IL-8、MCP-1蛋白表达及MPO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80.3±13.6vs12.2±5.4,87.2±7.4vs17.3±4.6,3450.7±135.0nkat/gvs416.8±73.0nkat/g,均P<0.01),褪黑素治疗组IL-8、MCP-1蛋白表达,MPO含量(33.5±9.3,37.7±7.2,2150.4±129.0nkat/g)均明显低于UC模型组(均P<0.01),褪黑素治疗组形态和组织损伤评分指数明显降低(1.6±0.7vs6.3±1.4,1.4±0.5vs6.24±1.04,均P<0.01).结论:褪黑素对UC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抑制趋化因子表达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之一.
刘坤周薇李军华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褪黑素三硝基苯磺酸白介素-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