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斯朝鲁

作品数:35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篇理学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7篇磁热效应
  • 16篇居里
  • 16篇居里温度
  • 14篇磁熵
  • 14篇磁熵变
  • 11篇化合物
  • 9篇MN
  • 8篇X
  • 6篇制冷
  • 6篇SI
  • 6篇磁制冷
  • 5篇系列化合物
  • 5篇合金
  • 4篇射线衍射
  • 4篇X射线衍射
  • 4篇磁性
  • 3篇室温磁制冷
  • 3篇比热容
  • 3篇P-SI
  • 3篇MN1

机构

  • 34篇内蒙古师范大...
  • 4篇包头稀土研究...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鸟取大学
  • 1篇江苏华源氢能...

作者

  • 35篇哈斯朝鲁
  • 26篇特古斯
  • 13篇欧志强
  • 12篇松林
  • 7篇宋志强
  • 5篇李福安
  • 4篇刘雨江
  • 4篇李英杰
  • 3篇王高峰
  • 3篇黄焦宏
  • 3篇耿遥祥
  • 3篇李新文
  • 2篇塔娜
  • 2篇那日苏
  • 2篇刘忠深
  • 2篇张天臣
  • 2篇闫换英
  • 2篇毕力格
  • 2篇石海荣
  • 2篇王伟

传媒

  • 11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内蒙古大学学...
  • 3篇功能材料
  • 2篇金属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稀有金属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磁性材料及器...
  • 1篇金属功能材料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2009年全...
  • 1篇第四届全国高...
  • 1篇二〇〇八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化学计量比MnFe(P,Si,Ge)合金在低场下的磁热效应被引量:14
2007年
通过XRD和磁性测量对非化学计量比MnFe(P,Si,Ge)合金的相组成和磁性进行了研究.xRD分析表明。所有样品都具有Fe_2P型六角结构,主相为(Re,Mn)_2(P,Si,Ge),并存在少量的第二相(Fe,Mn)_3(Si,Ge).过量的Mn和Fe都会使合金的Curie温度降低,由343K(化学计量比)降低到294K(过量Mn)和286K(过量Fe);过量的Mn能减小热滞,而过量的Fe会使热滞增加;磁熵变也有所减小,在1.5T的磁场下,最大磁熵变由5.2J/(kg·K)(化学计量比)减小到4.9J/(kg·K)(过量Mn)和3.8J/(kg·K)(过量Fe).
王高峰松林李福安哈斯朝鲁李新文特古斯
关键词:CURIE温度磁熵变
《蒙古秘史》形动词形式“-qu2”“-qui2”“-qun2”旁译研究
众所周知,《蒙古秘史》最初的古体蒙古文原著早已失传,现存几个版本的《元朝秘史》是特殊的蒙古语本。其正文用汉字标蒙古语,蒙古语每个单词旁边还用汉字注解词义和语法形式。此注解被称为旁译。这种旁译对《蒙古秘史》,乃至整个古代蒙...
哈斯朝鲁
关键词:《蒙古秘史》
文献传递
Mn_(1.28)Fe_(0.67)P_(1-x)Si_x化合物的磁热效应被引量:17
2012年
研究了Mn1.28Fe0.67P1-xSix(x=0.52,0.54,0.56,0.58)系列化合物的结构、磁性和磁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都形成了Fe2P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随着Si含量的增加化合物的晶格常数a和晶胞体积V都增大;化合物经历了由铁磁到顺磁的一级相变过程;化合物的热滞呈现有规律的变化(2.5~6.1K),当Si含量为0.56时,化合物的热滞最小(2.5K),居里温度从232K(x=0.52)升高到302K(x=0.58);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室温磁热效应,在1.5T外磁场下,最大磁熵变由x=0.58时的6J/(kg.K)增大到x=0.52时的10J/(kg.K).
哈斯朝鲁宋志强刘雨江石海荣特古斯
关键词:磁热效应居里温度磁熵变
Mn95Ni5Fe100P77Ge23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高能球磨法和粉末烧结技术制备Mn95Ni5Fe100P77Ge23化合物。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该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花样,测量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Fe2P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变温X射线衍射花样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的相转变温度在280K左右。通过测量该化合物在0.05T磁场下的变温磁化强度,得出其居里温度为284K。测量Mn95Ni5Fe100P77Ge23化合物在居里温度附近的等温磁化曲线,发现在居里温度以上出现了明显的由磁场增大引起的变磁转变现象。
韩磊李英杰欧志强哈斯朝鲁特古斯
关键词:X射线衍射居里温度
Mn_(1.2)Fe_(0.8)P_(1-x)Si_x系列化合物热磁发电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粉末合金技术和固相烧结合成方法,制备了具有巨磁热效应的Mn1.2Fe0.8P1-x Six(x=0.6,0.63,0.67)系列化合物.磁性测量结果表明,根据化合物成分的不同配比,居里温度可以调节在310~360K范围内,并伴随有磁化强度的巨大变化.根据该材料的特性研制了永磁驱动热磁发电演示仪,研究了热磁转变温度、磁性材料质量、感应电流之间的关系.该系列化合物的热磁发电性能优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热磁发电材料.
刘忠深特古斯欧志强宋志强哈斯朝鲁李承枢
关键词:磁热效应磁化强度居里温度
Cl掺杂对Mn-Fe-P-Si化合物结构、磁性和磁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使用机械合金化和固相烧结法制备出Mn_(1.1)Fe_(0.8)P_(0.55)-xSi_(0.45)Clx(x=0,0.003,0.009,0.015)系列化合物,研究了其结构、磁性及磁热性能。XRD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结晶后的结构为空间群为P-62m的Fe2P型六角结构,可观察到明显的(Mn, Fe)3Si杂相,且含量随着Cl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l元素含量的增加,其晶格常数a减小、c增大。热滞逐渐从Cl元素含量为0时的24K增加到含量为0.015时的41K。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和等温磁熵变随着Cl元素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对其相对制冷能力影响较小。Cl元素含量为0时的化合物磁熵变最大,在0-3T的外磁场变化下的磁熵变为25.9J/kg·K^(-1)。
张佳莹吴焱欧志强张敏张敏哈斯朝鲁
关键词:居里温度磁热效应
Mn_(1.18)Cr_(0.02)Fe_(0.8)P_(0.95-x)Ge_xSi_(0.05)化合物的磁热效应被引量:5
2010年
在氩气保护下用高能球磨和粉末烧结法制备了Mn1.18Cr0.02Fe0.8P0.95-xGexSi0.05(x=0.245,0.250,0.255,0.260)系列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研究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和磁热效应。该系列化合物结晶为Fe2P型六角结构,少量Si的添加有利于稳定Fe2P型相。热磁曲线显示该系列化合物没有热滞或具有很小的热滞。该系列化合物的居里温度随Ge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0~1.5 T磁场下,最大等温磁熵变约为8J/kg.K。结果说明该系列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室温磁热效应。
哈斯朝鲁宁君何小龙伊日勒图松林特古斯黄焦宏
关键词:磁热效应居里温度磁熵变
Mn_(1.3)Fe_(0.7-x)V_xP_(0.45)Si_(0.55)系列化合物的磁热效应被引量:10
2012年
报道了用V替代Fe后,一级相变材料Mn1.3Fe0.7-xVxP0.45Si0.55(x=0,0.05,0.1,0.15)的结构、磁性和磁热效应.XRD的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均形成Fe2P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随着V含量的增加,该系列化合物的晶格常数和晶胞体积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磁性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合物经历由铁磁到顺磁的一级相变过程,热滞无明显规律,在2.4K到3.2K之间波动,当V的含量为0.05时,化合物的热滞最小,为2.4K.随着V含量的增加,化合物的居里温度明显降低,但磁熵变的半峰宽随V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在1.5T外磁场下,该系列化合物的最大磁熵变由x=0时的7.7J/(kg.K)迅速降低到x=0.15时的1.45J/(kg.K).这说明V替代Fe后,不利于磁热效应的增加,但是V的加入可以调节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和热滞的大小,并且能够增加熵变的半峰宽值.
刘雨江耿遥祥特古斯哈斯朝鲁宋志强海山利胜
关键词:一级相变磁热效应居里温度磁熵变
Sr_(3)(BN_(2))_(2)荧光粉的合成与发光性能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高温固相一步法合成了新型荧光粉Sr_(3)(BN_(2))_(2)(以下简写为SBN)。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荧光粉的相组成、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讨论了SBN荧光粉的缺陷发光机理和长余辉特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SBN晶体为立方晶系Im-3m。在紫外区域有较宽的激发带,发射光谱峰值位于525 nm,半峰宽为3334 cm^(-1)。SBN荧光粉材料存在本征缺陷,在基质中形成了Sr的空位,在光激励下形成发光中心。进一步的余辉衰减曲线与热释光曲线也证实,该材料存在固有缺陷,其余辉时间约10 s。变温光谱显示,当温度达到150℃时,荧光强度是室温初始强度的43%,优于稀土掺杂硼氮化物衰减到10%的结果。SBN荧光粉具有合成工艺简单、结构稳定、紫外波段激发获得长余辉绿光发射等优异性能,在LED发光器和指示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马一智李响胡大海王新然王凤翔朝克夫哈斯朝鲁
关键词:长余辉发光机理
不同工艺和原料对Mn_(1.2)Fe_(0.8)P_(0.48)Si_(0.52)化合物磁热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用不同的工艺和原料制备了3个名义成分相同的Mn1.2Fe0.8P0.48S i0.52化合物。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均为Fe2P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并且存在少量的(Fe,Mn)3S i相。通过磁性测量发现,3个样品的居里温度有所不同,但是都在室温附近(270~290 K)。以Fe2P为原料制备的化合物具有较大的磁熵变,在1.5 T的磁场变化下其最大磁熵变为13.6 J.(kg.K)-1。以行星样品球磨机制备的化合物具有较小的热滞,最小热滞为6.7 K。这些表明不同的制备工艺和原料对化合物的居里温度、热滞和磁熵变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低成本的原料、简单的制备工艺、较小的热滞和较大的磁熵变使得Mn1.2Fe0.8P0.48S i0.52化合物成为一种理想的室温磁致冷候选材料。
耿遥祥特古斯毕力格王伟哈斯朝鲁松林
关键词:磁致冷居里温度磁熵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