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学清

作品数:43 被引量:118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10篇病理
  • 9篇蛋白
  • 7篇腺癌
  • 7篇免疫
  • 6篇间质
  • 5篇淋巴
  • 5篇鼻咽
  • 5篇鼻咽癌
  • 4篇蛋白表达
  • 4篇多药
  • 4篇多药耐药
  • 4篇多药耐药相关...
  • 4篇增殖
  • 4篇肾间质
  • 4篇组织化学
  • 4篇相关蛋白
  • 4篇临床病理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机构

  • 35篇泸州医学院
  • 18篇泸州医学院附...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四川省泸州医...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42篇唐学清
  • 12篇龙汉安
  • 11篇刘俊
  • 9篇肖秀丽
  • 7篇孙兴旺
  • 7篇马跃荣
  • 5篇陈明
  • 5篇吴敬波
  • 5篇曹灵
  • 4篇张建文
  • 3篇梁尚争
  • 3篇何丽佳
  • 3篇张弦
  • 3篇王巍
  • 3篇郭庆喜
  • 3篇于国华
  • 3篇向桂书
  • 3篇范娟
  • 3篇李世宁
  • 3篇刘德琪

传媒

  • 18篇泸州医学院学...
  • 4篇华西医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淡水渔业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消化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9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2
  • 1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5
  • 1篇1984
  • 1篇1982
  • 1篇1981
  • 1篇1980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理档案资料微机管理系统的研制
1999年
孙兴旺刘德琪唐学清陈明曹灵李国平
关键词:病理档案微机管理系统
细胞周期素E表达与人肾间质纤维化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E表达与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10在泸州医学院分子病理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完成。选取第3代对数生长期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用于实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取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并鉴定;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第1,3,5,7,9天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数量、细胞周期素E表达阳性的细胞数量以及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各时间点阳性细胞细胞周期素E平均吸光度值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①体外培养1~9d,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细胞总量逐渐增加,生长曲线呈“S”形,第3~5天细胞数量增长最迅速为对数生长期,第7~9天细胞数量增长最平缓。②细胞周期素E表达阳性细胞比率以第3,5天最高,随后阳性细胞的实际数量仍有所增加,而阳性比率开始缓慢降低。③细胞周期素E平均吸光度值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由弱变强再变弱的变化规律,平均吸光度于第5天最高,第7,9天细胞周期素E呈下降趋势。结论:细胞周期素E表达量增加与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速度有密切关系,可能在肾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孙兴旺曹灵于国华郭庆喜张弦王巍许凯唐学清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E纤维化成纤维细胞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VEGF表达和MVD测定的临床病理意义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 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 92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VEGF的表达和MVD。结果 :正常子宫颈鳞状细胞有 2 /10表达VEGF ,92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VEGF表达率为71 7% ( 66/92 ) ,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高、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VEGF表达分别为6/10、65 0 % ( 13 /2 0 )、75 0 ( 15 /2 0 )、80 0 %( 3 4/4 2 )。且VEGF表达在正常子宫颈鳞状细胞和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 7。宫颈原位鳞状细胞癌、高、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MVD值分别为 2 2 4± 7 9,2 7 9± 9 1,3 0 7± 11 8,3 4 6± 14 3 ,VEGF表达和MVD皆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P<0 0 5。结论 :检测VEGF的表达对宫颈早期鳞状细胞癌的判断可能是有用的指标 。
龙汉安肖秀丽刘俊马跃荣唐学清
1022例结核病临床病理活检回顾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对结核病临床病理活检回顾分析以期加强对结核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临床病理活检诊断为结核病的1022例病例进行发病率、年龄、好发部位的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2000年至2006年临床病理活检诊断为结核病病例数呈逐年增多趋势,20至40年龄段的人群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临床病理活检中肺外器官结核多于肺结核,肺结核的好发部位是右肺上叶。结论:应不断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增强对肺外器官结核病的认识。
黄娟刘浩唐学清
关键词:结核病病理活体组织检查
食管乳头状瘤研究分析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探讨食管乳头状瘤的内镜、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5例食管乳头状瘤的胃镜、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食管乳头状瘤好发于食管中下段,食管上1/3有1例(4%),中段11例(44%),下段13例(52%),食管中下段24例(96%);内镜下易误诊为食管息肉,11例内镜下治疗后随访6~36个月未见复发,3例并发其他部位肿瘤;病理学检查未见食管乳头状瘤恶变依据,仅有3例轻到中度异型增生;食管乳头状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反流性食管炎相似.结论黏膜的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在食管乳头状瘤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加强对食管乳头状瘤病人邻近脏器的检查和随访非常重要;食管乳头状瘤是否为癌前病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杜国莲唐学清朱本贵
关键词:食管乳头状瘤胃镜检查术病理学分型微波治疗术
胃血管球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984年
血管球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四肢末端真皮或皮下组织内,尤其多见于手指、足趾甲床下。亦可发生于其它部位。本文报告胃血管球瘤一例,并对其临床、病变、组织发生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文献复习。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0岁,7月前因拟诊胆囊炎住院治疗好转出院。
邬关德唐学清
关键词:四肢末端血管球瘤文献复习良性肿瘤皮下组织
脊髓纵裂一例报告
1982年
脊髓纵裂(Diasrtmatomyeli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国内至今仅见杨氏报导一例。1980年我们在病理解剖中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死者李×,女,10月。因腰背部肿块10月入院。患儿于出生后医生即发现其腰背部正中有一直径约4厘米大小之球形肿块,肿块正中有裂口和血性分泌物,以后裂口逐渐愈合,但肿块时大时小。生后一月见患儿双眼内缩,外展受限,头渐增大,余无异常。患儿第一胎足月顺产,父母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任作群唐学清兰顺清
关键词:足月顺产脊髓纵裂腰背部先天性畸形病理解剖
DS-201对hRIFs体外增殖及cyclinD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体外培养鉴定人肾间质纤维化来源的成纤维细胞(hR IF s),用四甲基偶氮唑(M TT)法检测对照组与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磺酸钠(DS-201)组hR IF s的增殖活性;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素D 1(cyclinD 1)基因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DS-201对hR IF s增殖活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机制可能与DS-201抑制hR IF s中cyclinD 1基因表达,延长细胞周期有关。
孙兴旺曹灵于国华张弦郭庆喜王巍唐学清郭勇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D1
川南地区大肠癌500例病理分析
1985年
本文对我院病理外检大肠癌500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7.8岁,男女比例为1.17∶1,发病部位以直肠最多见(47.2%),其次为迥盲部(15.4%)及乙状结肠(11.2%);肉眼类型以菜花型(50.2%)和溃疡型(46.6%)占绝大多数,组织学类型腺癌占68.8%,粘液腺癌占19%。500例中无一例台并有血吸虫病病变。
郎振为唐学清向桂书
关键词:溃疡型粘液腺癌乙状结肠大肠癌发病部位
椎管内脊膜瘤伴神经鞘瘤1例报告
2008年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农民,63岁,因双下肢乏力、麻木3^+月人院。家族无肿瘤病史。查体:双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稍弱,余(-)。辅助检查:MRI:T2-3平面椎管内髓外硬膜外偏左侧占位性病变;L1平面椎管内髓外硬膜外偏左侧占位性病变。其它检查无异常。
黄娟刘浩唐学清陈明
关键词:脊膜瘤神经鞘瘤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