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奚春花

作品数:38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手术
  • 15篇麻醉
  • 6篇术后
  • 5篇日间手术
  • 5篇视网膜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网膜
  • 5篇病变
  • 4篇镇痛
  • 4篇全身麻醉
  • 4篇超声
  • 3篇眼底
  • 3篇眼底手术
  • 3篇增殖

机构

  • 3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深圳大学总医...

作者

  • 38篇奚春花
  • 9篇吴黎黎
  • 5篇魏征
  • 5篇王惠军
  • 4篇张祥晶
  • 4篇崔旭
  • 3篇张炳熙
  • 3篇岳建英
  • 3篇刘颖
  • 3篇李天佐
  • 2篇包音
  • 2篇梁轩
  • 2篇潘楚雄
  • 2篇李铭
  • 2篇王薇
  • 1篇丁斌
  • 1篇孙艳霞
  • 1篇石嵩
  • 1篇孙强
  • 1篇李旭

传媒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北京医学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0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卡因表面麻醉对喉显微手术拔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丁卡因表面麻醉对喉显微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呛咳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喉显微手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卡因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T组麻醉诱导后在可视喉镜明视下应用一次性喷雾器对会厌、声门区喷入1%丁卡因1.5ml,共2次;C组应用生理盐水代替。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期拔管呛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期恢复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苏醒期拔管呛咳发生率(80.0%)、中重度呛咳发生率(40.0%)明显高于T组(46.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拔管后即刻MAP[(108.4±18.0)mmHg,1 mmHg=0.133 kPa]和HR[(79.1±12.0)次/min]显著低于C组[(118.9±20.4)mmHg,(85.8±12.6)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相关不良反应。结论1%丁卡因表面麻醉能显著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呛咳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且不影响全身麻醉苏醒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魏征辛燕吴黎黎奚春花王古岩
关键词:丁卡因喉显微手术气管拔管呛咳反应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与胸椎旁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比较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讨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对比胸椎旁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非劣效应。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全身麻醉下因乳腺癌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2):胸椎旁阻滞组(TPVB组)、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组(联合组)。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以及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的静息疼痛评分(NRS),术后24、48 h舒芬太尼用量,患者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血管活性药用量,术中血压、心率、阻滞操作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若联合组与TPV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量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下限高于非劣效应界值负值(-3.8)时,即认为联合组非劣效于TPVB组。结果两组患者在PACU以及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NRS评分,PCIA首次按压时间及按压次数,术中全身麻醉药用量及术后24、48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与TPVB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量分别为(15.8±4.7)、(15.2±3.2)μg,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1.478~2.694,其下限高于非劣效性界值负值;TPVB患者诱导后及手术开始时的平均动脉压(MAP)为(63±7)、(70±7)mmHg(1 mmHg=0.133 kPa),显著低于联合组的(77±5)、(79±8)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PVB组和联合组使用血管活性药比率分别为56.3%和18.8%,TPVB使用血管活性药更频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VB组神经阻滞时间为10(9,11)min,联合组为8(6,10)min,联合组操作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锯肌阻滞联合胸肌Ⅰ型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具有相对于胸椎旁阻滞的镇痛非劣效应,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操作时间更短。
吴黎黎奚春花阴阅雷桂玉王月杜英杰魏征胡春华王古岩
关键词:镇痛胸椎旁阻滞
不同眼表保护方法在头颈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眼表保护作用效果分析
2022年
目的比较红霉素眼膏联合3M透明膜和维生素A眼用凝胶联合3M透明膜在头颈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眼表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6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头颈部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46±1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红霉素眼膏联合3M透明膜组(简称红霉素眼,n=60)和维生素A眼用凝胶联合3M透明膜组(简称维A眼,n=60)。红霉素眼滴入红霉素眼膏,之后使用3M透明膜粘贴;维A眼滴入维生素A眼用凝胶,之后也使用3M透明膜粘贴;两组患者的对照眼均单纯使用3M透明膜粘贴。对每例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麻醉恢复室(PACU)内以及术后1 d进行3次手持裂隙灯检查。主要观察指标为各眼别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评分。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干眼症状评估(SANDE)调查问卷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红霉素眼和维A眼在PACU内的CFS评分分别为(0.62±0.16)、(0.13±0.01)分,与诱导前基线指标相比均升高(均P<0.05);且红霉素眼在PACU时的CFS评分高于维A眼(P=0.007)。与诱导前相比,红霉素眼在PACU时的SIt明显增加[(16.0±1.3)比(11.4±4.9)mm,P=0.017],维A眼在PACU时的SIt明显下降[(10.2±3.6)比(12.4±5.5)mm,P=0.046];红霉素眼在PACU时的SIt高于维A眼(P=0.013)。红霉素眼和维A眼在PACU时BUT分别为(6.4±2.5)、(6.8±2.1)s,均低于诱导前(均P<0.05);红霉素眼和维A眼间BUT和SAND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红霉素眼在PACU时不良反应包括黏滞感(66.7%,40/60)、结膜充血(21.7%,13/60)、刺痛(8.3%,5/60)、视物模糊(58.3%,35/60),发生率均高于维A眼的30.0%(18/60)、5.0%(3/60)、0、6.7%(4/60)(均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下头颈部手术患者,与联合使用红霉素眼膏和3M透明膜相比,术中联合使用维A眼用凝胶和3M透明膜能更好地预防术后眼表损伤。
刘颖雷桂玉李思源吴黎黎阴阅奚春花接英王古岩
关键词:头颈部手术眼保护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胸神经Ⅰ型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胸神经Ⅰ型阻滞对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患者30例,均为女性,年龄[M(Q1,Q3)]为53(43,6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对照组)和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胸神经Ⅰ型阻滞复合全身麻醉+PCIA组(联合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静息时的疼痛强度数字(NRS)评分;首次疼痛时间和术后首次按压自控镇痛装置时间;术中瑞芬太尼总消耗量、术后24 h和术后48 h舒芬太尼总消耗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在麻醉恢复室及术后4、8、12、24 h的NRS评分分别为(2.1±1.7)、(1.7±1.5)、(1.5±1.4)、(1.5±1.3)、(1.7±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2.0)、(3.2±1.4)、(2.7±0.9)、(2.8±0.9)、(2.4±0.8)分(均P<0.05);联合组术后36、48 h NRS评分分别为(1.8±1.6)、(1.6±1.2)分,对照组为(2.2±0.9)、(2.1±0.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首次疼痛时间及术后首次按压自控镇痛装置时间分别为(573±174)、(962±313)min,均长于对照组的(13±6)、(135±41)min(均P<0.05)。联合组术中瑞芬太尼总消耗量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分别为(410±129)、(14±4)μg,均少于对照组的(580±225)、(21±11)μg(均P<0.05);联合组术后48 h舒芬太尼总消耗量为(29±11)μg,对照组为(36±14)μ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1)。联合组术后头晕发生率为6.7%(1/15),低于对照组的40.0%(6/15)(P=0.031);联合组恶心、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分别为6.7%(1/15)、0,对照组分别为20.0%(3/15)、6.7%(1/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胸神经Ⅰ型阻滞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疼痛,减少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魏征雷桂玉吴黎黎奚春花阴阅王古岩
关键词:术后疼痛
瑞芬太尼与硝普钠控制性降压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与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期间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42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20例和硝普钠组(N组)22例。分别泵入瑞芬太尼或硝普钠,将收缩压降低基础值的30%左右。记录降压前、降压过程中及复压前后低频(LF)、高频(HF)、低高频比值(LF/HF)及收缩压(SBP)、心率(HR)。结果①与降压前相比:降压期间两组LF、HF均下降;R组LF/HF下降,但N组LF/HF升高(P<0.05,P<0.01);复压后两组LF、HF均回升至降压前水平(P>0.05),但R组LF/HF仍低于降压前水平(P<0.01),N组LF/HF回升至降压前水平(P>0.05)。②降压期间R组HR较降压前减慢,N组HR明显增快(P<0.01);复压后R组HR无明显变化,N组HR明显减慢(P<0.01);R组HR与LF/HF呈正相关关系(P<0.01),N组HR与LF、HF呈负相关关系,与LF/HF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R组降压时迷走神经张力下降的幅度小,HR较降压前减慢;N组降压时交感神经张力下降的幅度小,HR明显增快;复压后R组交感迷走神经张力均衡性未改变,HR无明显变化,N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幅度大,HR明显减慢。
张祥晶奚春花张炳熙
关键词:控制性降压心率变异性瑞芬太尼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张力
不同麻醉方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糖影响
选择Ⅱ型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52例,依据术者选择分为局部麻醉组27例及全身麻醉组25例.探讨全身麻醉及局部麻醉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的影响.
奚春花潘楚雄马凯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局部麻醉
瑞马唑仑复合地氟烷全身麻醉联合氟马西尼拮抗在眼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复合地氟烷全身麻醉联合氟马西尼拮抗用于眼科日间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择期喉罩全身麻醉的眼科日间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n=32)和瑞马唑仑组(n=32)。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诱导,丙泊酚复合地氟烷麻醉维持;瑞马唑仑组给予瑞马唑仑麻醉诱导,瑞马唑仑复合地氟烷麻醉维持,术毕静脉注射氟马西尼拮抗。两组术中均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主要结局为苏醒时间,次要结局包括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的时间、术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围术期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瑞马唑仑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均显著短于丙泊酚组(P<0.05)[分别为(4.11±1.17)min vs.(8.64±2.77)min、(4.61±1.11)min vs.(9.90±2.81)min和(6.60±2.01)min vs.(11.74±3.11)min];瑞马唑仑组术中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ACU停留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复合地氟烷全身麻醉联合氟马西尼拮抗用于眼科日间手术麻醉管理,可显著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有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提高眼科日间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春华王古岩王惠军奚春花张丛雅吴黎黎
关键词:地氟烷氟马西尼丙泊酚日间手术
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混合局部麻醉用于体表非复杂瘢痕修复手术的效果被引量:9
2011年
体表不太复杂的瘢痕整形手术常在门诊施行。因瘢痕局部常规注射利多卡因麻醉剂效果不佳及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常于术中主诉疼痛难忍而需要术中反复追加麻醉药,增加了局部麻醉药吸收过多发生中毒的风险,且因创面弥漫性渗血明显,影响术野的清晰度,不利于手术操作。
戴利孙强奚春花郑永生
关键词: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罗哌卡因修复手术瘢痕体表
米库氯铵和苯磺顺阿曲库铵在激光喉显微手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米库氯铵和苯磺顺阿曲库铵在激光喉显微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为进一步优化肌松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拟行全身麻醉下激光喉显微手术的患者56例。年龄18~65岁,男25例,女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8)。苯磺顺阿曲库铵组(C组):苯磺顺阿曲库铵0.1 mg/kg诱导,生理盐水术中持续输注;米库氯铵组(M组):米库氯铵0.25 mg/kg诱导,0.3 mg·kg^(-1)·h^(-1)术中持续输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恢复指数、Cooper′s气管插管评分、C-L喉镜暴露分级、手术条件分级、术后肌松残余、过敏相关不良事件等。结果M组患者的插管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3.7±1.1)、(16.2±5.0)min,短于C组的(4.9±0.7)、(26.4±8.6)min(均P<0.05);M组和C组患者的恢复指数分别为(4.5±3.4)、(6.2±5.0)min,Cooper′s评分[M(Q1,Q3)]均为9(9,9)分,C-L喉镜暴露分级均为Ⅰ级,手术条件分级比例(良/优)分别为5/23、0/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组患者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四个成串刺激(TOF)值为(95.7±2.6)%,高于C组的(92.9±3.9)%(P=0.01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组和C组患者皮肤潮红发生率分别为10.7%(3/2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低血压、气道压显著升高或气道痉挛。结论在激光喉显微手术中,米库氯铵比苯磺顺阿曲库铵的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更短,血流动力学平稳,过敏相关不良事件未见明显增加,安全有效。
吴黎黎骆僡雷桂玉卢金锋陈一萌胡春华陈红芽魏征奚春花王古岩
关键词:麻醉
突触蛋白-I磷酸化在herkinorin减轻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cPKCγ的关系
2020年
目的评价突触蛋白-Ⅰ(synapsin-Ⅰ)磷酸化在herkinorin减轻新生小鼠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经典型蛋白激酶Cγ(cPKCγ)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新生cPKCγ^+/+和cPKCγ^-/-C57BL/6J小鼠皮层神经元,培养7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种神经元各分为3组(n=5):对照组(C组)、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OGD/R组)和herkinorin组(H组)。采用氧糖剥夺1 h、复氧复糖24 h的方法制备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模型。H组于氧糖剥夺即刻加入herkinorin 10μmol/L,孵育1 h,氧糖剥夺结束时洗脱。复氧复糖24 h时收集神经元,采用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神经突起数量及树突长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synapsin-Ⅰ和磷酸化synapsin-Ⅰ(p-synapsin-Ⅰ)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OGD/R组和H组cPKCγ^+/+小鼠和cPKCγ^-/-小鼠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突起数量减少,树突长度缩短,神经元p-synapsin-Ⅰ表达下调(P<0.05);与OGD/R组比较,H组cPKCγ^+/+小鼠神经元存活率增加,神经突起数量增多,树突长度增长,神经元p-synapsin-Ⅰ表达上调(P<0.05),H组cPKCγ^-/-小鼠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KCγ^+/+小鼠和cPKCγ^-/-小鼠3组间神经元synapsin-Ⅰ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kinorin可通过降低cPKCγ膜转位水平,抑制synapsin-Ⅰ磷酸化,减轻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
梁轩舒洛娃奚春花鞠志海崔旭
关键词:突触蛋白类细胞低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