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癫痫
  • 18篇手术
  • 13篇外科
  • 9篇手术治疗
  • 8篇动脉瘤
  • 8篇颞叶
  • 7篇切除
  • 6篇外科手术
  • 5篇外科手术治疗
  • 5篇外科治疗
  • 5篇顽固
  • 5篇顽固性
  • 5篇颅内
  • 4篇预后
  • 4篇手术技巧
  • 4篇前颞叶
  • 4篇前颞叶切除术
  • 4篇切除术
  • 4篇癫痫患者
  • 4篇颞叶切除术

机构

  • 26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解放军总医院...
  • 3篇赤峰学院
  • 1篇济宁医学院

作者

  • 48篇姚世斌
  • 44篇梁树立
  • 42篇李安民
  • 26篇张志文
  • 21篇傅相平
  • 11篇张敏
  • 9篇杜程刚
  • 9篇易林华
  • 9篇赵明
  • 8篇薛菁晖
  • 7篇张宏达
  • 6篇傅相平
  • 5篇闫润民
  • 5篇郭晓明
  • 5篇查炜光
  • 5篇孙雅静
  • 5篇赵明
  • 4篇刘爱军
  • 3篇刘爱军
  • 3篇查韡光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卫生应急...
  • 2篇首届中国中青...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信息(手...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4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乙拉西坦联合用药在成人颞叶癫术后早期的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新型抗药物左乙拉西坦(LEV)联合治疗对成人颞叶癫术后早发性癫(APOS)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近1年来进行手术的成人颞叶癫患者60例,术后仅服用卡马西平(CBZ)者为对照组和术后应用CBZ联合LEV者为实验组,观察两组APOS例数、白细胞数、意识、精神状态、CBZ药浓度和胃肠道反应。结果对照组8例发生APOS,实验组为2例,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白细胞、血小板、CBZ药浓度明显变化,未见明显胃肠道反应。实验组有5例出现烦躁或夜间睡眠障碍,而对照组仅1例。结论成人颞叶癫术后LEV联合CBZ较单药CBZ预防APOS有良好疗效,短期应用未见明显副作用,但可能会出现烦躁或睡眠障碍。
姚世斌梁树立张敏孙雅静张宏达
关键词:癫痫外科药物治疗
颞叶癫痫的痫性放电传导和临床症状的颅内电极脑电图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痫性放电的传导部位、时间和相应的临床症状变化。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确诊为颞叶癫痫并行颅内电极埋置检查的48例患者的颅内电极脑电图和发作期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在双侧海马放置的针状电极和颞叶、额叶等放置的条状皮层电极,找出发作起源部位、早期传导部位、传导时间及发作起始症状和传导后症状。结果共记录126次临床癫痫发作,105次记录到传导部位,其中同侧颞叶内传导22次,额叶39次,顶枕叶18次,对侧海马10次,16次全脑放电。44.8%传导时间小于2.5S,55.2%传导时间超过2.5S,且有17.1%超过5S。101次发作中出现初始症状,其中82.2%为意识水平下降、自动症、恐惧等;99次记录到传导后新症状,其中出现颞叶外传导者82.2%出现抽动或强直表现。结论颞叶癫痫放电传导部位主要是同侧的额叶与颞叶内部,但也可直接到对侧海马结构,临床症状与传导位置有关,传导速度多较慢。
梁树立姚世斌赵明易林华孙雅静张敏李安民张继武
关键词:颞叶癫痫颅内电极脑电图症状
^18F-FDG-PET在颞叶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介绍发作间期18F-FDG-PET进行颞叶癫痫灶定位的方法.探讨发作间期18F-FDG-PET在颞叶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18F-FDG-PET检查、手术后随访效果达到Engle Ⅰ级的82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8F-FDG-PET在颞叶癫痫灶中定位敏感率和特异性进行分析,并与脑电图监测和MRI进行比较。结果发作间期^188F-FDG-PET检查中癫痫灶表现为低代谢灶,其中68例位于癫痫灶侧颞叶或以颞叶为主合并其它区域.9例位于癫痫灶侧颞叶以外,5例未见低代谢灶。^18F-FDG-PET对癫痫灶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2.9%(68/82),显著优于MRJ和脑电图(P〈0.05),且在MRI阴性和需要埋置电极进行脑电图检查定位的患者中分别有77.4%(41/53)和75%(15/20)可以达到准确的定位癫痫灶。病理阳性者^18F-FDG-PET定位准确率显著高于病理阴性者(P〈0.05)。结论^18F-FDG-PET定位颞叶癫痫灶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特点,对MRI阴性和需要埋置电极进行检查的颞叶癫痫灶也有良好的定位价值,合理的应用还可能进一步提高结果。
梁树立李安民欧阳巧红段中响赵明姚世斌张志文傅相平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癫痫颞叶
脑电定位与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的术前、术中脑电图定位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对62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普通脑电图监测(REEG)、长程脑电图监测(AEEG)、视频脑电图监测(VEEG),结合患者病史特点及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定位;术中在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下依据脑电图定位及不同发作类型选择适合术式切除致痫灶,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月至4年,满意(术后无发作)340例,占55%;显著改善(发作减少〉75%)223例,占36%;良好(发作减少50%~75%)37例,占6%;效差(发作减少〈50%)21例,占3%;无加重病例;有效率达97%。结论以脑电图监测为基本手段,采用综合定位的方法结合术中ECoG监测明确癫痫灶的部位和范围以指导手术,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姚世斌李安民梁树立张宏达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脑电描记术长程脑电图监测皮层脑电图监测
癫痫术后早期再发癫痫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癫痫术后早期再发癫痫的原因及其对术后住院时间和预后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顽固性癫痫患者240例,总结其年龄、病程、癫痫灶位置、手术方法、术后早期再发癫痫的次数及分布情况、住院时间、术后腰椎穿刺检查例数以及1年期预后随访的情况,并比较分析早期癫痫发作次数、术后早期癫痫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预后与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本组240例患者中,术后早期再发癫痫91例(37.9%),其中发作1~5次53例,大于5次38例;无发作149例,术后首次发作在24h以内者22例,48h内者39例,72h内者13例,4~7d17例。1年随访EngelI级175例,Ⅱ级32例,Ⅲ级20例,Ⅳ13例。年龄、病程对术后早期再发癫痫无影响,而颞叶癫痫者及切除癫痫灶者术后早期再发癫痫分别较非颞叶癫痫者和未切除癫痫灶者少。多于5次术后早期再发癫痫病人预后EngelⅠ-Ⅱ级22例(57.9%),明显较发5次以下组和术后无发作组预后差(P<0.05),同时术后住院时间延长,腰椎穿刺检查比例也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再发癫痫较为常见,颞叶癫痫及切除癫痫灶者术后再发癫痫的发生率低,术后再发癫痫超过5次者预后不良、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及腰椎穿刺检查比例增高。
梁树立李安民付相平张志文赵明张敏姚世斌
关键词:癫痫外科预后
颅内动脉瘤手术技巧与术中破裂的预见及处理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技巧、术中可能发生破裂出血的相关影像学改变、针对可能发生破裂出血的预案制定以及处理方法。方法本组42例颅内动脉瘤,其中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龄47岁。41例采用翼点入路行前循环动脉瘤显微直视夹闭手术,另1例大脑后动脉P2段巨大动脉瘤采用颞下入路行夹闭切除术。结果术后痊愈39例,偏瘫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7例(占16.7%),破裂出血动脉瘤成功夹闭后,6例恢复良好,1例因发生全脑多发性梗塞而死亡。结论显微镜下充分显露载瘤动脉后夹闭动脉瘤是预防并成功处理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关键;对于DSA/3D-DSA呈葫芦状、宽颈及瘤体另有囊泡(子囊)形成的动脉瘤,应警惕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可能。
张志文李安民郭晓明傅相平闫润民查炜光刘爱军易林华梁树立杜程刚耿峰姚世斌薛菁晖
关键词:动脉瘤手术术中破裂
CT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64例被引量:7
2017年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内原有硬化性病变的小动脉破裂出血,在脑内形成血肿或破入脑室,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是本病特点[1]。在HICH中,基底节区出血占60%[2]。微侵袭手术治疗自发性幕上脑出血较传统开颅术和药物治疗效果好([3]),
姚世斌张宏达沈书廷邓磊付石鑫梁树立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定向软通道CT检查
前颞叶切除术对癫痫患者临床记忆商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前颞叶切除术前后癫痫患者临床记忆力的变化。方法58例颞叶癫痫患者均经前颞叶切除手术治疗,其中左侧手术者27例,右侧手术者31例。在手术治疗前后对其记忆商(MQ)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手术预后、术前MQ与术后MQ的关系。结果51例预后EngleⅠ-Ⅱ级,其中术后MQ改善16例(31.4%),无变化30例,下降5例;7例预后Ⅲ-Ⅳ级,其中术后MQ无变化1例,下降6例;两组术后MQ改善率相差显著(P<0.01)。右侧手术者术后MQ评分均值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左侧手术者手术前后MQ评分均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右侧手术组术后MQ改善率(35.5%,11/31)明显高于左侧手术组(18.5%,5/27)。术前MQ障碍者术后MQ改善率(38.5%,10/26)明显高于术前MQ优秀(0.0%,0/5)和中等者(22.2%,6/27)。结论经受了右侧前颞叶手术切除的癫痫病人术后MQ有明显改善,左侧手术者则无明显变化;颞叶癫痫患者的手术预后和术前MQ是影响其术后MQ变化的重要因素。
梁树立李安民姚斌蒋虹高丽萍张敏姚世斌张志文傅相平
关键词:癫痫记忆商
颅脑外伤后致混合性失语机制分析一例报告
<正>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0岁。右利手。主因车祸外伤后10天转入。患者缘于2004年7月19日,头部被汽车撞倒,当时短暂意识障碍,伴恶心,呕吐1次,无肢体运动障碍,被送往当地医院急救,在当地医院给予补液,营养神经等治疗。...
姚世斌李安民张志文傅相平张宏达
关键词:颅脑外伤发病机制病变部位
文献传递
不同部位输液置管在心肺复苏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输液置管在心肺复苏抢救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完成的42例心肺复苏抢救患者的资料(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53~8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颈内静脉置管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组、骨髓腔置管组,比较3组建立补液通道所用的时间、置管补液后血压恢复的时间、置管成功率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结果骨髓腔输液通道所用时间短为(2.03±0.44)min,明显优于其他两组[颈内静脉置管组(3.51±2.57)min,锁骨下静脉置管组(3.01±1.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腔置管组成功置管后血压恢复时间较其他两组缩短[(12.33±0.95)min vs(14.97±2.02)min,(13.97±1.0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腔置管成功率[100%(10/10)]高于颈内静脉置管组[83.5%(10/12)]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87.5%(1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腔置管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于其他两组(0.00% vs 6.25%,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骨髓腔内通路操作简单、快捷、方便、时效性最佳,值得在心肺复苏患者救治过程中推广。
姚世斌何忠杰张宏达邓磊付石鑫潘丽伟周建筑
关键词:急诊处理心肺复苏术静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