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书杰

作品数:33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生产网络
  • 7篇物流
  • 7篇分工
  • 6篇全球生产网络
  • 5篇物流组织
  • 4篇实证
  • 4篇实证研究
  • 4篇企业
  • 4篇经济学
  • 3篇台商
  • 3篇台商投资
  • 3篇区位
  • 3篇区位选择
  • 3篇竞争优势
  • 3篇教学
  • 2篇知识分工
  • 2篇台商投资大陆
  • 2篇网络
  • 2篇微观经济
  • 2篇微观经济学

机构

  • 23篇云南大学
  • 15篇贵州大学
  • 10篇厦门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33篇姚书杰
  • 15篇蒙丹
  • 1篇唐轶

传媒

  • 3篇当代经济管理
  • 2篇中国流通经济
  • 2篇科学.经济....
  • 1篇商业研究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企业经济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经济导刊
  • 1篇兰州商学院学...
  • 1篇技术经济
  • 1篇科技与经济
  • 1篇现代财经(天...
  • 1篇河南商业高等...
  • 1篇学术探索
  • 1篇昆明冶金高等...
  • 1篇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6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兼论云南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2019年
产业价值链重构、组织结构调整及空间布局优化是产业链整合的三个维度,在解决地区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时各有侧重,可以将其组合形成六种产业链整合模式。当前,西部地区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而且产业形态各异、整合能力有限。本文以云南省制造业产业链整合为例,从不同产业的区内产业链发展现有状态出发,明确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根据区内企业整合能力及国内、全球价值链布局特点选择合适的整合模式和整合路径,从而提升产业链整合的升级效率。
蒙丹姚书杰
关键词:产业链整合西部制造业
基于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目标设定及实现路径——以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为例被引量:5
2013年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西方经济学教学重在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一是提高理论理解能力,二是增强理论运用能力,三是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三个层次能力依次递增。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理论运用能力才可能从经济学视角分析问题;其次,如果说第二层次的能力强调理论运用技能的训练,第三层次的目标则更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而综合能力中的创新能力对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更为重要。
蒙丹姚书杰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
物流、分工制度机理与制度耦合被引量:2
2012年
在分工与制度互动机制中交易费用起着基础作用,实物交易通过物的流通来实现,而非实物交易以实物交易为基础。因此,物流在分工与制度互动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物流变迁的各个阶段,需要不同的物流制度环境与之相适应,后发国家可以利用模仿效应和学习效应快速且低成本地建立起自己的物流制度分工体系,但存在着怎样协调物流分工体系以达到制度耦合的问题。
姚书杰
关键词:分工物流
企业能力、网络权利与自主生产网络升级机理
2014年
全球生产网络内的企业能力具备专用性和专有性二重特征。企业能力对网络权利具有重要影响,企业能力的专有水平越高,对于合作者来说越重要,并且可替代程度越低、越能形成合作者对自身的依赖,也就能够为它赢得更多网络权利;专用能力对网络权利的影响视合作企业依赖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对于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来说,企业的能力构建与升级就是一个围绕专业分工和网络关系逐渐提升网络权利的自主网络构建过程;企业必须与资源拥有者建立生产网络,利用高专有者的专有资源,逐渐形成一种网络对网络的竞争态势,才能实现升级。
姚书杰蒙丹
关键词:网络权力网络升级
中国后发企业自主构建生产网络组织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生产网络构建是一个渐进过程,企业在特定时期能吸引到的合作对象和网络控制力不同,因此在网络节点识别和选择上需要权衡其质量与可控性;对于网络连接方式的选择来说,发展中国家企业倾向于采用股权方式获取资源,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与执行成本上升,而且过度层级治理方式与企业组织网络化和弹性化要求不一致,从而参股和非股权也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建立自主网络连接方式的重要手段;对于网络的协调与控制来说,网络构建者应该提高股权式内部网络节点运作的相对独立性,利用利益和信任机制作用引导和控制非股权式外部节点。
姚书杰蒙丹
关键词:生产网络
后发企业自主构建全球生产网络的成长机制——基于专有能力和网络优势的互动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自主构建全球生产网络(GPNs)是企业实现持续成长的最优选择。企业构建GPNs的基础是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自两个方面:企业内部的专有能力和企业外部的网络优势。对于具有异质性竞争优势的后发企业来说,其作用机制和成长路径可归结为三类:一是低端专有优势强化——高端专有优势培育——网络竞争优势打造;二是低端专有优势培育——群体竞争优势构建——网络竞争位势提升;三是网络群体竞争力寻求——专有能力优势培育——网络竞争优势增强。最后以万向集团的企业成长为例对成长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说明了后发企业可依据上述作用机制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并对生产网络进行治理,实现生产网络动态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专有能力和优化网络优势。
姚书杰蒙丹
关键词:竞争优势
分工、协调和企业组织若干基本理论问题被引量:1
2011年
企业是一个人格化的通过分工、协作与协调实现生产的实体组织,它是生产性与组织性的统一。企业起源与发展的动力起初可能来源于生存的压力,后来是追求分工经济利益的欲望,企业直接起源于社会协作的困难,其实质是在一定分工、技术和制度条件下的组织创新,作用机制是企业内的分工与协调和企业间的分工与协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企业的边界无非就是企业组织的分化与整合。
姚书杰
关键词:分工
从被动嵌入到自主构建全球生产网络——以台湾计算机产业升级为例
2014年
台湾计算机产业升级经历了从被动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到自主构建次级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阶段。对这一转化过程的研究为我国制造企业和产业升级提供了经验借鉴:从被动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到自主构建全球生产网络是产业升级的发展过程;知识的获取与吸收是决定企业最终知识存量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生产网络具有社会性和稳定性;产业升级需要政府适时的政策支持。
姚书杰蒙丹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沿边开放的绩效评价——基于1993-2014年沿边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本文将新时期下产业结构调整这一典型特征引入沿边开放的绩效评价中,从而把沿边开放、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中,利用沿边9省区1993—2014年面板数据,使用广义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沿边开放和产业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段性特征;而且保持高经济增长率对沿边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至关重要。即便在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率整体下调的环境下,沿边地区也必须保持高经济增长率,否则沿边开放对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相对而言,对外开放对沿边省区的经济增长效应是很明显的,而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表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沿边地区政府在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的同时,还要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将潜在的产业竞争力发挥出来,实现沿边开放、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此外,虽然沿边省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但是仍然应当更加注重加速通讯、物流和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持续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姚书杰
关键词:沿边开放产业结构绩效评价
价值网视角下我国西部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
2014年
我国西部产业正面临如何嵌入全球生产网络,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问题,这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价值网络,主要面临如何实现网络内升级的东部地区不同。造成我国西部产业长期徘徊在全球价值网络边缘的,除了较弱的资源综合竞争力外,还有网络桥接主体的缺失和规划、引资策略的失当。为此应推动西部地区网络生态主体发展,提高资源综合竞争力;促进地方价值网络发展,增强区域网络接入动力;实施战略性产业规划与引资政策,充分利用网络特征提高政策效率。
蒙丹姚书杰
关键词:价值网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