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药敏
  • 2篇药敏试验
  • 2篇乳房炎
  • 2篇牛乳
  • 2篇牛乳房炎
  • 2篇细菌分离
  • 2篇奶牛
  • 2篇奶牛乳房
  • 2篇奶牛乳房炎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2篇病原菌分离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药物敏感性试...
  • 1篇组胺
  • 1篇瘙痒
  • 1篇氯苯那敏
  • 1篇马来酸
  • 1篇马来酸氯苯那...

机构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济南佳宝乳业...
  • 1篇贵州大学

作者

  • 3篇娄焕军
  • 2篇陈志伟
  • 2篇聂和平
  • 2篇万仁忠
  • 2篇刘文强
  • 2篇粱成彪
  • 2篇李长家
  • 2篇宁召峰
  • 2篇李玉军
  • 2篇贾玉萍
  • 2篇薛莲
  • 2篇李庆剧
  • 2篇赵宏坤
  • 1篇徐在品

传媒

  • 1篇贵州畜牧兽医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被引量:21
2004年
对山东济南市 5个奶牛场的 1 6 5份临床型和 1 4 7份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了分离鉴定。临床型未用利福平复合新药奶样 4 8份 ,细菌检出率为 83 .3 3 % ;用该药 2 d内采集的奶样 1 1 7份 ,细菌检出率 6 0 .6 8%。隐性乳房炎奶样细菌检出率6 8.0 3 %。用利福平复合新药对未用该药奶样分离菌 3 5株和用该药后有代表性的分离菌 4 0株 ,共 75株临床型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84 %为高度敏感 (6 3 / 75 ) ,1 6 %为中度敏感 (1 2 / 75 )。鉴定的细菌有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棒状杆菌 ,芽孢杆菌等。根据用药后患病奶牛的临床表现和奶样细菌分离情况 ,表明该药对奶牛乳房炎具有显著疗效。
贾玉萍万仁忠宁召峰粱成彪薛莲刘文强赵宏坤李庆剧娄焕军李玉军陈志伟聂和平李长家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细菌分离药敏试验
兔瘙痒模型的建立
2013年
试验选择体重3.23±0.63 kg奇卡兔20只,单独或联合应用组胺和4-氨基吡啶(4-AP)建立兔瘙痒模型。将兔随机分为4组,皮下注射造模药物后记录搔抓反应次数和搔抓潜伏期,检测注射药物前后小鼠血清中的组胺、IFN-γ和IL-6的浓度。结果显示:组胺和4-AP联合运用后搔抓潜伏期显著缩短,40 min内搔抓次数均极显著增加(P<0.01)。组胺致瘙痒模型组的兔血清组胺浓度升高,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娄焕军徐在品
关键词:马来酸氯苯那敏组胺IFN-ΓIL-6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被引量:15
2004年
对山东济南市 5个奶牛场的 1 65份临床型和 1 4 7份隐性型乳房炎奶样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临床型未用利福平复合新药奶样 48份 ,细菌检出率为 83 33 % ;用该药 2d内采集的奶样 1 1 7份 ,细菌检出率 60 68%。隐性乳房炎奶样细菌检出率 72 2 9%。用新研制的利福平复合新药对未用该药奶样分离菌 35株和用该药后有代表性的分离菌 40株 ,共 75株临床型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84%为高度敏感 (63/ 75) ,1 6 %为中度敏感 (1 2 / 75)。鉴定的细菌有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棒状杆菌 ,芽孢杆菌等。根据用药后患病奶牛的临床表现和奶样细菌分离情况 。
贾玉萍万仁忠宁召峰粱成彪薛莲刘文强赵宏坤李庆剧娄焕军李玉军陈志伟聂和平李长家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细菌分离药敏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