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旭

作品数:32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篇星系
  • 9篇星族
  • 9篇恒星
  • 8篇恒星形成
  • 7篇星族合成
  • 5篇近邻星系
  • 5篇发射线
  • 3篇星暴
  • 3篇星团
  • 3篇星系演化
  • 3篇致密星
  • 3篇致密星系
  • 3篇天体
  • 3篇恒星形成率
  • 3篇恒星形成区
  • 3篇红化
  • 3篇高红移
  • 2篇星暴星系
  • 2篇星际
  • 2篇星际介质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技术...
  • 1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国...
  • 4篇大理学院
  • 4篇大理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2篇孔旭
  • 12篇程福臻
  • 4篇李金荣
  • 4篇方官文
  • 4篇周旭
  • 3篇陈建生
  • 3篇陈洋
  • 3篇李成
  • 3篇林泽森
  • 2篇汪敏
  • 2篇潘治政
  • 2篇林宣滨
  • 1篇张天治
  • 1篇史菲
  • 1篇樊东鑫
  • 1篇蒋兆基
  • 1篇姜鹏
  • 1篇张文浩
  • 1篇周志民
  • 1篇林琳

传媒

  • 10篇天文学进展
  • 9篇天文学报
  • 2篇天体物理学报
  • 1篇紫金山天文台...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21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光谱观测研究进展--2.16米望远镜重点课题
孔旭
E+A星系的研究进展
2011年
E+A星系的光谱具有很强的巴耳末吸收线,缺乏与恒星形成相关的发射线,将典型的椭圆星系(E)和A型恒星的光谱进行线性组合就能够拟合出这类星系的光谱。它们的颜色、形态、星族年龄等参数介于典型的早型和晚型星系之间。E+A星系近期经历了星暴活动,在星系演化进程中,它们处于晚型到早型的过渡阶段,可能在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介绍了E+A星系的基本观测特征,并讨论了它们的形成机制、演化去向、所处的环境以及它们与AGN的关系。
李金荣林宣滨潘治政孔旭
关键词:星系形成星系演化星暴星系
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光谱观测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随着国际8—10iTI口径望远镜数目的不断增加,41TI及以下口径望远镜已成为中小型望远镜.如何利用中、小口径望远镜做出有影响的科学成果,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此,自2013年开始针对国家天文台2.16m望远镜推出了重点课题支持计划.介绍的“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光谱观测研究”为2.16rfl望远镜支持的3个重点课题之一.它将利用2.16m望远镜3yr、每年30个暗夜或灰夜的观测时间,开展20个近邻、大星系中多个恒星形成区、平行星系主轴方向和垂直主轴方向的光谱观测,获得一个有显示度的、科学意义重要的近邻星系恒星形成区和径向分布的光谱样本.同时该课题还利用6.5m多镜面望远镜(MMT)的观测时间,开展近邻、特大星系的恒星形成区的光谱观测.利用2.16m望远镜和MMT望远镜观测得到的星系不同区域的光谱数据,结合已有的紫外、光学、红外波段宽带滤光片数据和BATCfBeijing-Arizona-Taiwan.Connecticut)15个中带滤光片数据,可开展星系尘埃消光、恒星形成率、金属丰度和星族特性二维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开展星系二维特性和星系形态、星系环境关系的研究.将介绍这个重点课题的科学意义、星系样本的选取、光谱观测策略和星系NGC2403的光谱观测和初步研究结果.
孔旭林琳李金荣周旭邹虎李弘宇程福臻杜薇范舟毛业伟王菁朱轶楠周志民
近邻星系HII区光谱观测
孔旭
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星团谱线的等值宽度
2002年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了41个银河系球状星团和22个年轻星团光学谱线的等值宽度,发现了一些对金属丰度比较敏感的特征谱线,如CN、CaIIK、CaIIH、MgI+MgH等;以及一些可作为年龄指标的谱线,如Hδ、Hγ、Hβ、Hα等.这些谱线将有助于区分星团年龄和金属丰度的耦合效应.
李成孔旭程福臻
关键词:等值宽度球状星团星系麦哲伦云谱线
CANDELS场中高红移大质量星系的形态结构性质
2017年
基于CANDELS(Cosmic Assembly Near-infrared Deep Extragalactic Legacy Survey)5个深场巡天的多波段测光数据和HST WFC3(Hubble Space Telescope Wide Field Camera 3)近红外(F125W和F160W)高分辨率观测图像,利用质量限(恒星质量M_*>10^(10)M_⊙)选取了8002个红移分布在1
方官文林泽森孔旭
星系NGC5018的星族合成研究
2002年
利用星团谱样本的星族合成方法,研究了邻近巨椭圆星系NGC5018中的星族成分和其内部的恒星形成历史,给出了星系中不同年龄和金属丰度星族的成分占有比.星族合成结果表明,NGC5018中不仅存在大量金属丰度低的年老恒星成分,而且较年轻的星族成分(T=5×108yr)对星系光度贡献也很重要.星系吞并和相互作用过程可能是触发这些较年轻星族形成的物理原因,椭圆星系内部的恒星形成历史可能是2次爆发或者多次爆发过程.这些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NGC5018颜色偏蓝、Mg2谱指数强度偏弱等观测特征.
孔旭张文浩李成程福臻A.Weiss
关键词:星族合成椭圆星系星团谱线
星系中恒星形成率指针的比较研究
2012年
利用赫歇尔空间望远镜的H-ATLAS(Herschel Astrophysical Terahertz Large Area Survey)SDP(Science Demonstration Phase)天区从紫外到亚毫米波段数据,结合星族合成方法和尘埃模型,计算了星系的红外总光度.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强恒星形成星系和弱恒星形成星系,研究了利用紫外光度、红外光度和Hα谱线计算得到的恒星形成率(Star Formation Rate,SFR)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的内在物理起因.发现对于恒星形成活动强的星系,这3种恒星形成率指针给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弥散较小、只是在高恒星形成率端,利用紫外光度算得的恒星形成率比利用Hα谱线流量算得的恒星形成率略微偏小;而在低恒星形成率端,紫外光度指针偏大于Hα谱线指针;红外光度指针与Hα谱线指针在两端无明显偏差.对弱恒星形成星系,紫外光度、Hα谱线和红外光度3种恒星形成率指针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弥散较大.利用紫外光度和Hα谱线计算得到的恒星形成率的弥散和系统偏差随着星系年龄、质量的增加而增大.系统偏差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利用紫外连续谱斜率β定标恒星形成活动较弱星系的消光时,高估了这些星系的紫外消光,使得消光改正后的紫外光度偏大.另外,MPA/JHU(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数据库中弱恒星形成星系的恒星形成率SFR(Hα)比真实值偏低.
樊东鑫李金荣潘治政史菲方官文孔旭
关键词:数据分析星系星际介质星系星系恒星形成
红移z≈2极亮红外星系的研究进展
2017年
极亮红外星系(ULIRGs)是指红外(IR,8~1000μm)光度L_(IR)>10^(12)L_⊙的一类星系。研究表明,红移z≈2处极亮红外星系是大质量(M_*>10^(11)M_⊙)、富尘埃和强恒星形成(大于100 M_⊙·a^(-1))的特殊星系。极亮红外星系可分成活动星系核起主导作用的源和恒星形成占主导的星系。恒星形成主导的源,中红外光谱有明显的多环芳香烃辐射;而活动星系核主导的星系,光谱呈现出幂律形式并有很强的硅线吸收。极亮红外星系的静止光学波段形态存在多样化,既有并合结构特征,又有椭圆形态。这类星系很可能是近邻大质量宁静星系的前身星系。介绍了红移z=2附近极亮红外星系的各种物理性质的研究进展,如形态和结构、光谱特征、成团性、尘埃分布和形成机制等,以及阐述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方官文林泽森孔旭
关键词:星系观测
地面光学广域时域巡天
现代天文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启了以动态天文事件为研究对象的时域天文这一全新领域,开拓出未知天文现象和新的物理规律的巨大发现空间,已经产生了宇宙加速膨胀、系外行星、引力波事件电磁对应体、黑洞潮汐撕裂恒星事件、快速射...
孔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