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吉康

作品数:48 被引量:18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9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种子
  • 10篇萌发
  • 9篇种子萌发
  • 7篇植物
  • 7篇基因
  • 5篇教学
  • 4篇药用
  • 4篇生理生化
  • 4篇生物碱
  • 4篇胁迫
  • 4篇毛状根
  • 4篇萌发过程
  • 4篇克隆
  • 4篇基因表达
  • 4篇分离纯化
  • 4篇纯化
  • 3篇药用植物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实验教学

机构

  • 45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江西省林业科...
  • 1篇新墨西哥大学
  • 1篇滇西应用技术...

作者

  • 48篇孙吉康
  • 21篇王平
  • 12篇周韬
  • 5篇李猛
  • 4篇程鹏
  • 4篇费明亮
  • 4篇周韬
  • 3篇王义强
  • 3篇邢伟一
  • 3篇荣健
  • 3篇周小慧
  • 2篇杨辉
  • 2篇何含杰
  • 2篇孙小青
  • 2篇曾柏全
  • 2篇谭晓风
  • 2篇张健
  • 2篇韩文军
  • 1篇陈飞
  • 1篇龙绛雪

传媒

  • 8篇中南林业科技...
  • 5篇植物生理学报
  • 3篇中药材
  • 2篇广西植物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湖南文理学院...
  • 2篇岳阳职业技术...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酿造
  • 1篇中草药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现代园艺
  • 1篇生物化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颗粒硬壳种子破壳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颗粒硬壳种子破壳机,主要包括进料斗、转轮、壳体、破壳板、出料斗、电机、变频器等。通过进料斗调节进料速度,由转轮提供种子水平切向飞行初速度,在壳体中形成飞行通道,撞击破壳板后实现破壳,最后由出料斗出料...
王平陈飞孙吉康程鹏
文献传递
蚬壳花椒ZdICL基因的克隆表达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表达量变化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克隆表达蚬壳花椒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脂代谢关键调控基因,研究该基因在蚬壳花椒种子外源激素赤霉素(GA)促萌发下调控蚬壳花椒种子人工萌发分子机制。方法根据蚬壳花椒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克隆油脂代谢关键基因,并利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纯化目的蛋白,对其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种子萌发实验分为清水对照组与GA促萌发实验组,设定0、6、12、24、48 h为萌发取样点,相对荧光定量分析该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通过克隆该基因片段及序列分析,确定该基因编码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将其命名为ZdICL。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728 bp,编码产物包含575个氨基酸。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ZdICL,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对该基因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其与甜橙同源性最高,而与模式生物拟南芥同源性最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其表达量在GA促萌发过程中第48小时前逐步降低,到第48小时表达量升高,与外源激素GA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动员代谢调控相吻合。结论通过对ZdICL基因进行克隆表达以及表达量分析,初步认为蚬壳花椒种子自然繁育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自身内源激素GA含量不足,导致ICL活性不足,无法有效保护种子抵御氧化损伤,致死种现象较多,同时为探索该基因在蚬壳花椒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调控功能奠定基础。
周韬荣健孙吉康王平李强
关键词:克隆原核表达大肠杆菌
基于EST银杏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以银杏雌树成熟叶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随机挑取2 324个克隆进行5′端测序,并将所得序列与核酸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银杏叶光合作用基因ESTs为97条,占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ESTs总数的75%;与光反应相关的基因主要有PSII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放氧复合体蛋白、质体蓝素(PC)、PSI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PSI反应中心亚单位、铁硫蛋白、铁氧蛋白还原酶、ATP合成酶等;与暗反应相关的基因主要有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激酶RuBisCO activase(R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核桐糖—5—磷酸异构酶、丙糖磷酸异构酶等;RuBisCO基因表达相当丰富,与落叶松Larix laricinaRuBisCO同源。这些结果为揭示银杏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和生理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义强何方谭晓风孙吉康邢伟艾斌凌
关键词:银杏叶光合作用基因表达
双水相萃取法分离纯化银针茶α—淀粉酶抑制剂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PEG2000/(NH4)2SO4双水相系统萃取α—淀粉酶抑制剂,研究了在双水相体系中在不同PEG2000质量分数、不同硫酸铵质量分数、不同氯化钠质量分数对从银针茶中分离纯化α—淀粉酶抑制剂的分配系数和活力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α-淀粉酶抑制剂主要分配于上相,当PEG2000的质量分数为16%,(NH4)2SO4的质量分数为14%,NaCl质量分数为0.001 3%时,α—淀粉酶抑制剂的萃取率最大。
彭佳黛冯倩陈浩春孙吉康
关键词:双水相萃取
“基础生理生化实验”综合性实验教学设计与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基础生理生化实验"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本文以"植物生长素物质对插枝生根影响"为例阐述了开设综合性实验的意义,探讨了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实验教学内容的合理拓展,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实践中的主动性。
龙绛雪周小慧苏冬梅邢伟一孙吉康
关键词:生理生化实验教学植物生长素插枝
基于改进最小冗余最大相关及私有化预测用于抗菌肽活性的QSAR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地统计学和氨基酸理化性质对氨基酸序列进行特征提取,发展了一种改进的最小冗余最大相关特征选择方法,并引入了私有化预测结合支持向量机进行建模预测,得到了一种新的抗菌肽活性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地统计学关联特征能更好地表征氨基酸序列,特征选择对于高维回归数据的处理作用明显,同时能有效地增强模型的解释性,私有化预测能进一步提升模型的预测能力。所得新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及可解释性,在高维回归数据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胡佩姗孙吉康王平
关键词:抗菌肽QSAR地统计学
HPLC法测定单面针药材中白鲜碱含量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测定单面针药材中白鲜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样品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色谱柱为SinoChrom ODS-BP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50:5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在波长236 nm处进行白鲜碱含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白鲜碱在进样量为0.001 5~0.200 0μg范围内,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06%(n=6)。该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对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单面针中白鲜碱含量的测定。
王丽美王平孙吉康程鹏费明亮
关键词:白鲜碱HPLC
外源赤霉素促进川黄檗种子萌发的机理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以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赤霉素(GA_(3))对种子萌发率、抗氧化酶活性、激素含量、生物碱含量、基因表达和差异表达蛋白的影响,阐明GA_(3)促进川黄檗种子萌发的分子机理。结果显示:外源GA_(3)提高川黄檗种子的萌发率、下胚轴长度、内源GA_(3)含量以及Pc(S)-GA2ox和Pc(S)-GA_(3)ox的表达水平,降低Pc(S)-ABI5的表达水平,同时上调DNA指导的RNA聚合酶β′/β亚基、组蛋白H1、咖啡酰辅酶A氧甲基转移酶和α-葡聚糖歧化酶的表达水平。此外,外源GA_(3)调节川黄檗种子内抗氧化酶活性和生物碱含量,同时显著提高Pc(S)-THBO的表达水平。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外源GA_(3)通过提高川黄檗种子内GA_(3)含量和合成代谢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促进种子的萌发。
杨铝孙文恺王雅寒闫文德孙吉康何含杰陈丽莉
关键词:赤霉素生物碱基因表达蛋白质组学
外源蔗糖调节萌发早期蚬壳花椒种子氧化-还原状态的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本文用蔗糖处理蚬壳花椒种子开展萌发实验,测定种子萌发早期与氧化还原状态相关的糖分解代谢、存储脂肪动员、蛋白质羰基化降解以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等的生理指标,为提高种子萌发率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种子起始萌发48 h内,外源蔗糖显著增强了糖分解代谢途径相关关键酶的催化活性;显著降低了分解油脂的脂肪酶活性,并使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减少;显著减少了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但也提高了过氧化氢含量和蛋白质羰基化水平;显著提高了AsA-GSH循环体系中的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催化活性与基因表达量。在种子萌发早期,外源蔗糖增强糖分解代谢,提高活性氧含量,进而促进蛋白质羰基化;增强AsA-GSH循环的抗氧化活性,使蔗糖处理种子具有更高的活性氧耐受能力;抑制存储脂质分解,从而抑制过氧化脂质活性醛的产生,有利于减轻生物膜过氧化损伤。
王恒彭嵩敏孙吉康韩文军杜哲
关键词:蔗糖种子萌发氧化还原状态
生理生化实验教学改革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生理生化实验教学的基本特点,确立了以人才市场需求作为生理生化实验教学指导方向。生理生化实验教学环节从产、学、研相结合入手,坚持"两个开放"和"三个突出",即教师科研课题向学生开放,生产实习基地向学生开放,通过突出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提高学生生理生化实验动手能力。
孙吉康周小慧
关键词:生理生化实验教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