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心德

作品数:80 被引量:161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生物学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9篇神经元
  • 25篇下丘
  • 21篇皮层
  • 19篇听皮层
  • 15篇受体
  • 15篇蝙蝠
  • 14篇听觉
  • 14篇下丘神经元
  • 9篇听神经
  • 9篇听神经元
  • 9篇NMDA受体
  • 8篇大棕蝠
  • 8篇听皮层神经元
  • 7篇听反应
  • 6篇电刺激
  • 6篇回声定位
  • 6篇GABA
  • 5篇中脑
  • 5篇小鼠
  • 5篇发育

机构

  • 80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密苏里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杭州电子科技...
  • 1篇上海农林职业...

作者

  • 80篇孙心德
  • 23篇张季平
  • 10篇周晓明
  • 7篇杨文伟
  • 6篇郭宜平
  • 6篇栾瑞红
  • 6篇万平
  • 5篇李相尧
  • 5篇李先春
  • 4篇高鸿翔
  • 4篇崔一蕾
  • 4篇高菲
  • 4篇卢静萍
  • 3篇冯瑞本
  • 3篇董素珍
  • 3篇许兢宏
  • 3篇俞黎平
  • 3篇臧绍云
  • 3篇吴飞健
  • 3篇林龙年

传媒

  • 15篇生物物理学报
  • 7篇中国神经科学...
  • 7篇生物化学与生...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动物学杂志
  • 4篇中国应用生理...
  • 3篇科学通报
  • 3篇生理学报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生命科学
  • 2篇兽类学报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上海实验动物...
  • 2篇第九次全国生...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Zoolog...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11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7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及荷包牡丹碱对不同年龄蝙蝠下丘神经元听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2
1998年
分别对出生后第2周和第4周的中华鼠耳蝠(Myotischinensis)中脑下丘中央核121个听神经元进行了考察,同时与成年动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电泳NMDA对下丘中央核绝大部分听神经元(2周龄、4周龄和成年动物分别为96%、95%和96%)具有易化性影响,表现为听反应脉冲发放率增加、反应阈值下降、频率调谐曲线增宽。NMDA的易化性效应部分地与动物的周龄相关,表现为对听反应阈值和听反应脉冲发放率的易化效应在出生后2-4周逐渐增强,但4周以后的易化效应趋缓;微电泳GABAA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Bicuculine,对神经元的听反应也呈现易化性影响,表现为听反应脉冲发放率增加,反应阈值降低和频率调谐曲线增宽等。实验结果还提示,bicuculine对下丘神经元听反应的易化作用,在出生后早期呈持续增强趋势。NMDA和bicuculine的效应与动物周龄之间的关系略有差异,是否提示着下丘中央核NMDA受体和GABAA受体在出生后的发育进程有所差别,尚待进一步探讨。
冯瑞本孙心德
关键词:蝙蝠下丘NMDA荷包牡丹碱听反应
大棕蝠下丘神经元对双声刺激的前掩蔽效应被引量:14
2003年
以回声定位蝙蝠作为实验动物,研究下丘神经元对双声刺激听反应的前掩蔽效应。结果表明,蝙蝠下丘神经元对双声刺激听反应存在明显的前掩蔽效应。并且随双声间隔时间的缩短,神经元对探测声强度的敏感性增强;掩蔽效应的强弱与双声的相对强度和间隔时间有关,即前掩蔽效应随掩蔽声强度的降低而减弱,随探测声强度的减小和双声间隔时间的缩短而增强。推测下丘神经元对探测声的反应特性与其突触后电流的状态相关联。
栾瑞红吴飞健Philip H.S.Jen孙心德
关键词:大棕蝠下丘神经元回声定位蝙蝠
单耳堵塞沙土鼠下丘听反应域面积与谷氨酸、γ-氨基酸受体的关系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考察γ-氨基酸(GABA)、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N-甲基-天冬氨酸(NMDA)和PL-2-氨基-5-磷酸戊酸(APV)对单耳堵塞沙土鼠堵耳对侧下丘中央核(ICc)的听反应域面积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出生后3周龄(21d)、6周龄(42d)和成年(70d)对沙土鼠单耳堵塞(各10只),4周后在ICc微电泳上述4种药物,记录听反应域面积的变化。结果各组听反应域面积在GABA、APV作用下减小,Bicuculline、NMDA作用下扩大。除APV对3周龄组作用(t=5.8408,P=0.1538)外,用药前后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比较各组间的药物所致听反应域变化率可见,GABA作用下的3周龄组与成年龄组间、bicuculline和APV分别作用下的6周龄组与成年龄组间差异都有显著意义(t=2.4065,P=0.0208;t=2.0665,P=0.0448;t=3.1751,P=0.0037),而其余实验组间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沙土鼠听觉发育中GABA能抑制机制建立的“关键期”要延续到出生后6周,NMDA兴奋机制的建立却可能在6周前,GMWW者间有一磨合匹配的过程。
高鸿翔董莉李先春郭宜平孙心德
关键词:沙土鼠谷氨酸荷包牡丹碱
C57BL/6小鼠听皮层脑片的长时程增强特性被引量:2
2004年
采用脑片细胞外记录群体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方法,在成年C57BL/6小鼠听皮层上,研究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特征。用100Hz高频电脉冲刺激听皮层白质,可在听皮层灰质Ⅱ/Ⅲ层记录到明显的LTP。根据条件刺激后LTP的变化特征,将其分为缓慢上升(A类)和短暂快速上升(B类)两种类型。使用模拟的θ节律刺激参数,可更有效地诱导听皮层LTP,其群体细胞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斜率增加更为明显(P<0.01),诱导成功率也更高。
毛玉婷臧绍云孙心德
关键词:C57BL/6小鼠听皮层脑片高频电刺激长时程增强
鼠耳蝠下丘听神经元对超声刺激的反应特性被引量:4
1997年
实验在5只鼠耳幅上进行,共观察了227个对超声刺激发生反应的下丘听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听反应的最佳频率在14.3-76.2kHz之间;潜伏期在3.0-12.0毫秒之间,多数神经元(7.30%)为5.0-7.0毫秒;最低阈值位-20.0-70.0dBSPL之间;多数神经元(82.05%)的调谐曲线为宽阔型,少数(17.95%)为狭窄型;反应最佳频率沿下丘背腹轴呈明显有序地排列。
周晓明孙心德
关键词:鼠耳蝠下丘听神经元蝙蝠
幼年菊头蝠下丘神经元的听反应特性被引量:5
1997年
运用微电极记录方法,考察了幼年(4周龄)和成年鲁氏菊头幅(Rhinolophusrouxi)下丘神经元的听反应特性。共观察了301个神经元,其中幼年蝙蝠148个,成年蝙蝠153个。结果表明,4周龄的幼年蝙蝠,其下丘神经元的听反应型式可分为三类,主要表现为时相性反应(占97.68%)。神经元的最佳频率分布范围为100~81.2kHz,多数集中在30~40kHz。所反应的潜伏期在7~20ms之间,平均为12.31±3.13ms。听反应的最低阈值为-39.0~77.4dB,平均为41.41±25.69dB。神经元的调谐曲线既有宽阔型,也有狭窄型,还有部分神经元的调谐曲线具有多个敏感峰。幼年蝙蝠下丘听神经元的这些特性均与成年蝙蝠形成显著差异。结果提示,鲁氏菊头蝠中枢神经系统听觉功能出生后有一个发育过程。
林龙年孙心德
关键词:蝙蝠下丘听反应神经元菊头蝠
NMDA受体在大鼠经验-依赖性听觉功能发育可塑性中的作用
<正> 本实验室以往研究已证实,早期经验可影响中枢神经元听觉功能发育,并可使相关中枢NMDA受体密度及相关亚单位mRNA表达改变,提示NMDA受体可能与动物生后早期听觉功能发育可塑性有关。
崔一蕾董素珍吴芳李新建孙心德
文献传递
GABA调制大棕蝠下丘神经元对不同重复率串刺激反应的强度及频率敏感性
<正>蝙蝠在回声定位的不同时期,发出重复率不同的超声信号,目标的回声强度及发声与回声之间的间隔,代表着不同目标的大小与距离而被蝙蝠识别。本文采用不同重复率的串刺激10、30、90pps, 模拟蝙蝠回声定位不同时期的声信号...
栾瑞红PHS Jen孙心德
关键词:GABABICUCULLINE回声定位
文献传递
幼小蝙蝠下丘神经元的听反应特性被引量:10
1993年
实验在出生6—8天的8只幼龄鲁氏菊头蝠(Rhinolophus rouxi)上进行。使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中脑下丘听神经元对超声信号的反应。共观察了162个听单位,它们对超声反应的最佳频率分布范围为25.8—60.9千赫,多数集中在43.0—47.0千赫。反应的潜伏期在6.0—38.0毫秒,平均为15.4±5.2毫秒。反应的最低阈值在25—84dB,平均为69.8±10.3dB.这些神经元对超声刺激的调谐曲线都较宽阔,故Q10-dB值都较小。当微电极由下丘表面垂直下插时,所记录到的神经元的最佳频率与记录深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没有音调筑构现象。听神经元的这些特性与同种成年动物构成显著差异。
孙心德JenP.H.S.章森福孙德学
关键词:下丘听神经元蝙蝠
大鼠听皮层神经元频率感受野的可塑性被引量:6
2004年
应用常规电生理学技术,以神经元的最佳频率、频率一反应曲线和频率调谐曲线为指标,研究神经元频率感受野可塑性.结果表明,在给予的条件刺激频率和神经元最佳频率相差1-4kHz范围内,条件刺激均可引起神经元频率感受野转移,但频率相差越小,感受野转移概率越高.感受野可塑性与条件刺激诱导的时程有关,条件刺激和神经元最佳频率相差越大,所需条件刺激的诱导时间越长.条件刺激撤除后感受野的复原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条件刺激频率高于或低于神经元的最佳频率均可能引起感受野变化,可塑性变化不具有明显方向性.但有的神经元感受野变化呈现双侧性,有的神经元只有单侧性变化.结果显示,神经元频率感受野可塑性是研究可塑性机制的理想模型,为深入研究听觉模态的学习记忆神经机制提供了重要实验资料。
杨文伟高利霞孙心德
关键词:最佳频率神经元电生理学听觉系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