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权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CORDIC算法在B超数字扫描变换器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5年
- 数字扫描变换器在B型超声诊断仪的应用,能使现代实时B型超声诊断仪实现一些新的诸如图像冻结、多帧贮存、数据测量计算和TV显示等功能。在设计B型超声诊断仪中数字扫描变化器的过程中,直角坐标到极坐标变换是一个关键的技术,本研究论述了应用在数字扫描变化器中的一种新的算法———CORDIC算法,对该算法的原理进行了简介,将CORDIC算法应用到直角———极坐标变换中,并进行了算法修正和公式计算。根据其具体的应用对该算法进行了优化,并给出了算法的硬件实现结构。最后,对算法进行了软件仿真,并给出了结果分析。
- 卢智远丁华孙文权石频频王文芳
- 关键词:CORDIC算法
- 微生物检测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本文介绍了一种将生物电池应用于色素还原试验法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用于通过对细菌中氧化还原作用而生成的电子数的计测来进行细菌数的测定。文中给出了传感器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机理,并使用该传感器以鲜牛奶中的污染杂菌和啤酒...
- 丁华卢智远孙文权石频频陈蕊
- 关键词:微生物
- 文献传递
- 含电子媒介体电化学传感器电子迁移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基于《一种微生物检测的生物电化学方法研究》中介绍的一种电测方法,实验对比了试样中含菌量低端时加和未加低分子媒介体时的电极响应,分析讨论了低分子媒介体加速电子传递速率的机理.用氢酶如何催化代谢物上氢的氧化或质子的还原以及配合态液中氧化还原过程的电子迁移规律阐释了生物的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催化反应机理.
- 周永军牛中奇卢智远孙文权
-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电子媒介体
- 三维阻抗法计算人体头部SAR分布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在建立虚拟人体脑部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阻抗法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了人脑的SAR。数据通过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了在准静态磁场作用下人脑的三维SAR分布。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差分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在计算小物体时阻抗法具有简单、无需严格设置边界条件和计算速度快等优点。
- 石频频卢智远孙文权周永军
- 关键词:网格划分
- 微波及高强电磁脉冲灭菌的机理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连续微波与瞬态电磁脉冲对食用酱油和中草药丸进行灭菌实验研究,从微生物细胞的介电特性、膜离子通透率和外电场引起的膜电压变化进行了生物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分析。微波连续波的灭菌主要是基于生物的热效应。而瞬态电磁脉冲灭菌则是基于生物的非热效应。在外电场作用下,细胞的跨膜电位增加,导致钾离子通道开启,细胞的钾离子流向膜外。膜电压的改变使得电压依赖性的钙离子通道开启。膜外浓度较大的Ca2+顺电位梯度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消亡,细胞的跨膜电压变化越大,引起的细胞死亡率就越高。
- 卢智远石频频朱满座孙文权丁华侯建强
- 关键词:微波灭菌
- 烟支湿度与密度检测的微波谐振腔传感器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对微波谐振腔微扰法检测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对微波作用的介电材料的电磁参数“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产生的相对变化进行了分析讨论,建立了烟支密度和湿度与谐振腔谐振曲线的频偏及半功率点带宽的数学表达式,设计制作了重入式微波谐振腔传感器.采用TM010谐振模,对烟支的密度和湿度进行了实时检测.以扫频法检测谐振腔空腔和有烟支状态下的幅频特性,获得谐振频率f、峰值功率p及半功率带宽ω.根据相关数学式得到了烟支的湿度和密度.该检测方法具有快速、连续、分辨力高、无污染和操作安全简便等优点.并且适用于工业现场在线测量.
- 卢智远孙文权吴志刚石频频丁华周佳社
- 关键词:微扰法
- 900MHz平面波照射下不同姿态人体中的SAR分布研究
- 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磁辐射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物体吸收的电磁剂量与其姿态密切相关,不同姿态下人体模型吸收的电磁剂量研究是生物电磁剂量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依据体数据和组织的电磁参数,...
- 周永军牛中奇侯建强卢智远孙文权
-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法
- 文献传递
- 微波和电磁脉冲灭菌的实验研究
- 采用连续微波与瞬态电磁脉冲对食用酱油和中草药丸进行灭菌实验研究,从微生物细胞的介电特性和膜离子通透率和外电场引起的膜电压变化进行了分析.在外电场作用下,细胞的跨膜电位增加,导致钾离子通道开启,细胞的钾离子流向膜外.膜电压...
- 孙文权卢智远石频频丁华
- 关键词:微波灭菌钙离子
- 文献传递
- 中草药丸电磁辐射灭菌和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研究中草药丸被电磁波辐射前后菌落数的变化以及产生该变化的机理。分别用高温干燥法与适当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对中草药丸进行灭菌,并采用稀释倒平皿法分别确定出电磁波辐射和高温干燥法灭菌不同时刻中草药丸所含菌落数。并从电磁波辐射后微生物细胞内水分子的转动能谱变化、膜离子通透率和外电场引起的膜电压变化阐述了电磁灭菌的机理。微波灭菌和高温干燥法相比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安全、节能的特点。微波灭菌不但方法简便可靠,而且不改变药物原有的性质。
- 周永军牛中奇卢智远孙文权
- 关键词:电磁波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