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红光

作品数:11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蛋白
  • 3篇炎症
  • 3篇细胞
  • 3篇黄芩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融合蛋白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启动子
  • 2篇启动子调控
  • 2篇抗体
  • 2篇活性
  • 2篇核表达
  • 2篇HBCAG
  • 2篇L-PLAS...
  • 2篇表位

机构

  • 11篇吉林大学
  • 3篇海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1篇孙红光
  • 10篇朱迅
  • 7篇杜柏榕
  • 5篇李桂英
  • 3篇朱伟
  • 2篇邹德生
  • 2篇郝东云
  • 2篇曹玉华
  • 2篇周立宏
  • 2篇王磊
  • 1篇田宇
  • 1篇岳琳
  • 1篇庄国洪
  • 1篇闫东梅
  • 1篇张守勤
  • 1篇杨朔

传媒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plastin启动子调控下p16基因的表达有效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p16基因是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家族的一个成员,它能与Cyclin D1竞争性结合CDK4,抑制其激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胞增殖。p16基因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发生基因的缺失、重排、突变及不表达,目前已被确认为一种抑...
李桂英孙红光朱迅杜柏榕
文献传递
HBcAg和HBsAg前S1表位肽融合蛋白的表达研究
2006年
构建、表达并纯化了HBcAg与HBsAg前S1表位肽融合蛋白BTcs1,为开发新型HBV治疗和预防性疫苗提供实验依据。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HBcAg与HBsAg前S1表位肽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BTcs1,在大肠杆菌(HB101)中进行表达,用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对表达产物BTcs1进行纯化,用SDSPAGE、SEC、Westernblot和电镜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HBcAg与HBsAg前S1表位肽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质粒pBTcs1,BTcs1的表达量为20~25mg/L,DOTBLOT结果显示BTcs1主要分布在30%~50%蔗糖介质中,SDSPAGE和SEC结果显示蛋白纯度>95%,Westernblot结果显示BTcs1可以与抗HBcAg抗体和抗HBsAg前S1抗体特异杂交,显色条带在约28kDa处,电镜分析表明BTcs1可以自主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直径约为30~34nm。为进一步探讨BTcs1的功能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孙红光闫东梅杜柏榕朱迅
关键词:融合蛋白
黄芩苷元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3
2009年
目的研究以黄芩苷元为主要成分的黄芩提取物SBM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SBM体外对PGE2合成、COX-2酶活性,COX-2蛋白表达、p38蛋白磷酸化的影响;观察给药后对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SBM可抑制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PGE2合成、COX-2酶活性及COX-2蛋白表达;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p38蛋白磷酸化;并可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及醋酸诱导的小鼠扭体反应。结论黄芩提取物SBM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功能、炎症介质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朱伟孙红光朱迅
关键词:黄芩苷元炎症PGE2COX-2P38MAPK
L-plastin启动子调控下的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活性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构建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载体pcDNA3.1PLN-GFP及鉴定活性。方法:用2.4kb的L-plastin启动子,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蛋白,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LN-GFP,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肿瘤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后,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载体的肿瘤细胞特异性和活性。结果:仅在表达内源性L-plastin的肿瘤细胞和转化的293细胞中有GFP的表达,发光细胞比率较高,而且L-plastin启动子的活性与CMV启动子活性相当,而在其它细胞中没有检测到GFP的表达。结论:我们构建的pcDNA3.1PLN-GFP是一肿瘤特异性的高效表达载体。
李桂英孙红光王磊田宇杜柏榕朱迅
关键词:肿瘤特异性GFP
黄芩有效成分提取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常温超高压方法提取黄芩中黄酮类物质,得到黄芩甲醇提取物(SBM)。对该物质抗炎作用研究发现SBM(31.25-500mg/L)可抑制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脂多糖(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TNFα合成,SBM(125mg/L)的抑制率分别可达96%、99%;SBM(10mg/kg、20mg/kg)也可抑制大鼠棉球性肉芽肿,但不影响IKBα蛋白磷酸化。常温超高压方法可有效提取黄芩中黄酮类物质,黄芩提取物SBM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功能、炎症介质发挥抗炎作用。
朱伟张守勤孙红光朱迅
关键词:炎症IΚBΑ黄芩TNFΑ
黄芩有效成分SBM对炎症模型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研究通过常温超高压方法得到的黄芩有效成分SBM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观察SBM体外对淋巴细胞增殖、IL-1β合成的影响;观察给药后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性及继发性病变、免疫功能及对甲醛诱导足肿胀、醋酸诱导腹腔渗出的影响。结果SBM(31.25~500mg.L-1)体外可明显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合成IL-1β;SBM(20mg.kg-1)灌胃给药可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原发性及继发性足肿胀,并可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IL-1β合成;SBM(20mg.kg-1)灌胃给药还可明显抑制甲醛诱导的大鼠足肿胀及醋酸诱导的腹腔渗出。结论SBM可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及促炎因子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
朱伟孙红光朱迅
关键词:黄芩炎症淋巴细胞增殖IL-Β
以HBcAg-preS1表位融合蛋白为基础的新型HBV治疗性疫苗的构建、表达和免疫活性研究
孙红光
关键词:HBVHBCAG融合蛋白治疗性疫苗
文献传递
抗人DR5单克隆抗体诱导U343细胞凋亡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配体的死亡受体DR5单克隆抗体对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343的杀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从蛋白质水平定量地检测DR5在U343的表达;用RT—PCR从mRNA水平检测DR5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明确DR5在U343的分布情况。通过MTT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DNA倍体分析,观察抗人DR5单克隆抗体对U343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及其诱导凋亡效应。结果: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343表达死亡受体DR5,DR5分布于细胞内细胞核的周围。抗人DR5单克隆抗体3 μg/ml作用4 h可明显杀伤U343细胞,其机制与诱导凋亡有关。结论:抗人DR5单克隆抗体可以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343凋亡,以死亡受体为靶点的抗体制剂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庄国洪孙红光杜柏榕朱迅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死亡受体凋亡
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蛋白检测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LN中L-plastin启动子的活性
肿瘤基因治疗的关键是目的基因能否在体内被有效的导入特定的肿瘤组织细胞,并实现靶向高效表达。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策略是通过利用肿瘤组织/细胞特异性启动子调控治疗基因靶向表达。近年来几项研究结果显示,2.4kb的L-plast...
李桂英孙红光朱迅杜柏榕
文献传递
肿瘤细胞特异性的重组CDI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李桂英朱迅王磊孙红光杜柏榕郝东云邹德生周立宏曹玉华
该研究旨在寻找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国内外首先利用L-plastin启动子构建了肿瘤细胞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LN,pcDNA3.1PLN-GFP,pcDNA3.1PLN-p16。成功地将pcDN...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