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芳

作品数:2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8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教学
  • 2篇大学生
  • 2篇亲近
  • 2篇文化
  • 2篇佛老
  • 2篇高校
  • 2篇贬谪
  • 1篇大学生成才
  • 1篇大学语文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 1篇动态优化
  • 1篇督导
  • 1篇新兴战略产业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成长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成长
  • 1篇选课
  • 1篇选课制

机构

  • 18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8篇孙芳
  • 2篇陈星明
  • 2篇向文华
  • 2篇王丛蕾
  • 1篇艾立梅
  • 1篇卢喜瑞
  • 1篇杨玉山
  • 1篇李磊民
  • 1篇苏海茵
  • 1篇孙雷

传媒

  • 6篇高教研究(西...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商丘职业技术...
  • 1篇传播力研究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5
  • 2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校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运行机制探索被引量:2
2014年
21世纪以来,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逐渐推行,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导师资源不足、配套制度不健全。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开展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运行机制探索,在选拔导师、确定学生、明确导师的职责和权利、加强指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制订激励政策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向文华苏海茵孙芳王丛蕾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科研导师制
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探讨——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我国核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为抓住历史机遇,结合西南科技大学自身办学优势,学校自2006年开办此专业以来狠抓专业建设,通过6年来的努力,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形成了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定位、特色及发展方向.
向文华卢喜瑞孙芳王丛蕾
全要素、开放、动态优化培养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专业人才
2015年
结合军工行业的特点,从人才培养要素、模式、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军民融合新兴战略产业专业国防科技人才培养,提出针对跨多学科军工专业运用全要素模块化、开放、动态优化培养的建议。
孙芳李磊民杨玉山艾立梅
关键词:动态优化
论杨慎的民间形象
孙芳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社区服务工作有效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多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一条龙服务机制,创建资源有效利用型“一点、四线、十支撑”的未成年人心理成长社区服务模式是未成年人心理成长健康教育的可行途径。
孙芳
关键词:未成年人心理成长
规范过程管理提高考试质量
2004年
陈星明孙芳
关键词:考试质量过程管理考试工作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考试方式
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规范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实施学分制,由于是选课制、学分绩点制和导师制等几种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使每种制度自身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构成了学分制的整体优势,因此学分制改革是今后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四川省这几年高等教育高速发展,作为西部高校大省,省教育厅也在要求各高等学校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对高校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学分制实施之初,各高校管理者一定要注意管理规范化,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孙芳陈星明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管理规范化高校选课制
写意人生——苏轼生命状态与艺术全才
2005年
和整个人类的命运一样,茫茫历史长河中,中国文人命运多舛。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一位旷世奇才: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在唐诗之后开辟了宋诗新的天地;他是豪放词派的开山鼻祖;他同宋代的著名书法家蔡襄、米芾、黄庭坚一起,号称“苏、黄、米、蔡”;他与画竹名家文同同为“湖州画派”的代表;他具有高度的音乐素养,他的作品中,
孙芳
关键词:生命状态音乐素养哲学思想文艺评论家
亲近佛老,亦曲亦伸--杨慎贬谪后的思想状态及行为方式探析
孙芳
论《僮约》产生的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王褒的《僮约》是现存最早的最典型的文人创作的俗赋。《僮约》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也与王褒所生活的时代以及赋本身具有的娱乐性质具有必然的联系。《僮约》以在赋中嵌入实用文体的奇巧构思,描写下层人民生活的独特题材,运用民间俗语的通俗表现方式,诙谐幽默的效果而独辟蹊径,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研究《僮约》,可以看到汉赋中通俗一路的实际存在。
孙芳
关键词:俗赋渊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