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趁意

作品数:26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镜
  • 4篇食管
  • 4篇肿瘤
  • 4篇疗效
  • 3篇炎症
  • 3篇炎症性
  • 3篇炎症性肠病
  • 3篇肝癌
  • 3篇埃索
  • 3篇埃索美拉唑
  • 3篇B7-H1
  • 2篇胆管
  • 2篇胆管造影
  • 2篇胆管造影术
  • 2篇胰胆管
  • 2篇胰胆管造影
  • 2篇胰胆管造影术
  • 2篇乙型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机构

  • 21篇郑州大学第二...
  • 6篇郑州市第三人...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钦州市第二人...
  • 1篇郑州市第五人...
  • 1篇九江市第一人...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5篇孙趁意
  • 7篇刘霞
  • 3篇李想
  • 3篇卢高峰
  • 3篇崔轶
  • 3篇刘占举
  • 3篇李贵
  • 3篇徐刚
  • 2篇李振峰
  • 2篇王亚钦
  • 2篇白阳秋
  • 1篇于泳
  • 1篇赵伟利
  • 1篇郑鹏远
  • 1篇丁斌
  • 1篇崔广林
  • 1篇崔静
  • 1篇王钧
  • 1篇花威
  • 1篇赵建波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7-H1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共刺激分子B7-H1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0例CHB肝组织中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30例CHB肝组织中18例(60%)肝组织中B7-H1表达阳性,11例正常人肝组织无表达。B7-H1分子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进程密切相关。RT-PCR结果与其一致。结论B7-H1在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中明显增高,并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相关,提示B7-H1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成为判断乙肝活动强弱的一个指标。
孙趁意唐芙爱刘占举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B7-H1纤维化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背景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肝硬化血清CA125升高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从多角度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升高的相关因素非常必要。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05例,行腹腔穿刺113例。分组情况:根据血清CA125水平分为CA125正常组(n=39)与CA125异常组(n=166);根据腹腔积液量分为无腹腔积液组(n=52)、少量腹腔积液组(n=40)、中量腹腔积液组(n=51)、大量腹腔积液组(n=62);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Pugh A级组(5~6分)46例、Child-Pugh B级组(7~9分)87例、Child-Pugh C级组(≥10分)72例;根据腹腔积液有核细胞计数分为腹腔积液有核细胞计数正常组65例、腹腔积液有核细胞计数升高组48例(共113例行腹腔穿刺)。比较CA125异常组与CA125正常组的总胆红素、总胆汁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清蛋白、总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年龄、性别;观察腹腔积液量与血清CA125水平的相关性、Child-Pugh分级与血清CA125水平的相关性、腹腔积液有核细胞计数与血清CA125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A125异常组总胆红素、总胆汁酸、AST高于CA125正常组,PT长于CA125正常组,清蛋白、总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CA125正常组(P<0.05)。无腹腔积液组血清CA125水平低于少量腹腔积液组、中量腹腔积液组、大量腹腔积液组(P<0.05);少量腹腔积液组血清CA125水平低于中量腹腔积液组、大量腹腔积液组(P<0.05)。Child-Pugh A级组血清CA125水平低于Child-Pugh B级组、Child-Pugh C级组(P<0.05);Child-Pugh B级组血清CA125水平低于Child-Pugh C级组(P<0.05)。腹腔积液有核细胞计数升高组血清CA125水平高于腹腔积液有核细胞计数正常组(P=0.023)。腹腔积液量、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有核细胞�
朱壹澎卢高峰孙趁意刘霞黄丽娜吴嘉勋李敏杨姣姣赵一品
关键词:肝硬化CA125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腹膜炎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胃镜证实的RE的108例患者分为埃索美拉唑治疗组56例和奥美拉唑对照组52例,两组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于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和胃镜下食管炎的愈合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埃索美拉唑组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P<0.5),胃镜检查结果示埃索美拉唑组食管黏膜愈合情况优于奥美拉唑组(P<0.5)。结论:埃索美拉唑在治疗RE时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李想孙趁意崔轶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莫沙比利反流性食管炎
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内镜黏膜特征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
2022年
目的 分析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内镜黏膜特征及其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168例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外科手术治疗前均行胃镜检查,观察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内镜黏膜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内镜黏膜特征与肿瘤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 168例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发病部位以后壁常见、内镜下分型以凹陷型为主、浸润深度黏膜层占比略高,内镜黏膜发红且表面粗糙。黏膜层组年龄≥60岁、黏膜发红、表面粗糙、边缘隆起、高级别上皮瘤变占比明显高于黏膜下层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0岁)、黏膜发红、表面粗糙、边缘隆起、组织学分型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早期胃食管结合部癌有黏膜发红、黏膜表面粗糙、边缘隆起、高级别上皮瘤变的内镜黏膜特征患者,肿瘤深浸润的风险高,需重视具有此类胃镜黏膜特征患者的早期诊治。
王亚钦孙趁意王嫦华袁国静
关键词:肿瘤浸润深度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评价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方法检索1966—2016年中英文数据库,筛选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用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表示。评估指标为有效缓解率。结果纳入32项研究,共2 710例患者。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炎症性肠病组缓解率高于单用美沙拉嗪组(OR=4.65;95%CI:3.13~6.91;P<0.05);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组缓解率高于单用美沙拉嗪组(OR=3.90;95%CI:2.89~5.26;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能有效提高缓解率。
李灿花威崔广林徐刚孙趁意
关键词:益生菌美沙拉嗪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评价
2021年
目的:探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辅助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Cholestatic hepatitis,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CH患者,随机分2组(n=50)。对照组静滴门冬氨酸钾镁20 mL Qd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静滴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000 mg Qd治疗。对比2组治疗28 d后总有效率,并于治疗前、治疗28 d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sVCAM-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血清GGT、AST、TBIL、ALT、sICAM-1、sVCAM-1、IV-C、PCIII、H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CH患者具有显著的辅助治疗作用,可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利于患者恢复。
王亚钦李旭飞孙趁意
关键词:胆汁淤积性肝炎门冬氨酸钾镁疗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海参多糖调控JAK2/STAT3/survivin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研究海参多糖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对JAK2/STAT3/survivin通路的作用。方法将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将细胞分别置入24孔板中,然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50、100、200μg/mL)的海参多糖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海参多糖处理后12 h、24 h、36 h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海参多糖处理后36 h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海参多糖处理后36 h时细胞中JAK2、STAT3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JAK2、STAT3、survivin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然后将经不同浓度(0、50、100、200μg/mL)的海参多糖处理后的人肝癌HepG2细胞异种移植于裸鼠,观察海参多糖对裸鼠肿瘤组织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磷酸化JAK2、STAT3及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经不同浓度海参多糖处理后,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随着时间延长和海参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培养后36 h时的细胞经不同浓度的海参多糖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110,P<0.001)且观察范围内在200μg/mL海参多糖时最高;JAK2、STAT3、survivin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随着海参多糖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然而没有发现其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海参多糖浓度的增加,裸鼠肿瘤体积逐渐变小(P<0.05),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磷酸化JAK2、STAT3及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随着海参多糖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从本研究初步研究结果看,海参多糖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可能是通过调控JAK2/STAT3/survivin通路中JAK2、STAT3、survivin蛋白磷酸化表达而实现的。
卢战辉白阳秋孙趁意张晓菲
关键词:HEPG2细胞增殖凋亡
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埃索美拄唑与伊托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经内镜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倒,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2次/d,同时服用伊托必利10mg,每目3次。对照组40例,口服埃索蔓拉唑20mg,2次/d,疗程均为8周,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改变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时。两组烧心症状、反酸症状、胸骨后灼病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症状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内镜下食管炎愈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RE疗效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是治疗RE的有效方法之一。
孙趁意李想崔轶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伊托必利
血糖血压及体质量与胰腺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糖、血压及体质量与胰腺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胰腺癌患者11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同年龄段的非肿瘤类疾病患者i1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中糖尿病、高血压和体质指数(BMI)增高患者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检出糖尿病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32例(29.1%)比16例(14.6%),P〈0.05],其中糖尿病病程〈2年、2~5年及〉5~lO年的胰腺癌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增高者显著多于对照组[27(24.6%)比12例(10.9%),P〈0.053,其中糖尿病合并BMI增高及高血压合并BMI增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例(17.3%)比3例(2.7%)、12例(10.9%)比3例(2.7%),均P〈0.053。结论糖尿病、高血压、BMI增高可单独作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也可能几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胰腺癌的发生。
李贵牛少辉卢高峰孙趁意刘霞
关键词:糖尿病代谢综合征X胰腺肿瘤
共轭亚油酸对高脂饮食肥胖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共轭亚油酸(CLA)对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4只LDLR^(-/-)雄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选择普通饲料喂养正常组小鼠,喂养生理盐水;选择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小鼠,应用生理盐水灌胃;选择高脂饲料喂养干预组小鼠,应用CLA灌胃。所有小鼠均正常喂养16周,每2周记录小鼠体重,第15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取小鼠眼球血进行血清中脂质和胰岛素指标检测;采用RT-PCR分析回肠中炎症因子和肠道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锁蛋白(Ocln)在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组,高脂组小鼠的体重明显增加、糖脂代谢紊乱、回肠炎症水平增加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紊乱。CLA干预后,干预组小鼠体重下降(P=0.025),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回肠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1),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P=0.006)和Ocln(P=0.004)相对表达量增加,厚壁菌门和双歧杆菌丰度增加。结论CLA可能通过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提高肠道双歧杆菌和厚壁菌门的丰度,减轻高脂组小鼠的体重、平衡紊乱的糖脂代谢、降低肠内炎症因子的表达及恢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
孙趁意赵建波李贵刘霞
关键词:肥胖共轭亚油酸肠道微生物菌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