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阿萍

作品数:72 被引量:22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梗死
  • 11篇影像
  • 9篇肌萎缩
  • 8篇影像学
  • 8篇基因
  • 7篇多发
  • 7篇多发性
  • 7篇血管
  • 7篇运动神经
  • 6篇延髓
  • 6篇延髓内侧梗死
  • 6篇髓内
  • 6篇综合征
  • 6篇腓骨
  • 6篇腓骨肌
  • 6篇腓骨肌萎缩
  • 6篇腓骨肌萎缩症
  • 5篇电生理
  • 5篇运动神经元
  • 5篇神经元

机构

  • 7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72篇孙阿萍
  • 64篇樊东升
  • 22篇孙庆利
  • 16篇张英爽
  • 14篇陈璐
  • 14篇张俊
  • 13篇刘向一
  • 10篇郑梅
  • 10篇傅瑜
  • 9篇张朔
  • 9篇钟延丰
  • 7篇刘娜
  • 7篇刘小璇
  • 7篇邓敏
  • 6篇鲁明
  • 5篇赵海燕
  • 5篇刘晓鲁
  • 5篇徐迎胜
  • 4篇沈扬
  • 4篇宋德懋

传媒

  • 11篇中华内科杂志
  • 7篇中风与神经疾...
  • 7篇北京医学
  • 6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中国卒中杂志
  • 3篇中国神经免疫...
  • 3篇第九次全国神...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心型”影像征的双侧延髓内侧梗死1例被引量:7
2015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主因"言语不清、行走不稳4 d"于2014年1月10日入院。患者4 d前无诱因突发言语不清、构音障碍,自觉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无法站立,有双手麻木感,伴有头晕,无视物旋转感,无恶心、呕吐,伴有饮水呛咳,轻度吞咽困难,咽喉部有异物感,无呼吸困难,无头痛。
刘向一孙阿萍徐迎胜樊东升
关键词:脑梗死
以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结节性多动脉炎一例被引量:3
2012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8岁,主因“双眼视力下降2周”于2011年10月19日入院。入院前2周晨起时自觉双眼视物不清,左眼视野中间及右眼视野外侧隔一层雾,左眼明显,但无视物成双、头痛、肢体无力麻木。
唐涛孙阿萍张晖樊东升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结节性多动脉炎首发表现视物不清视物成双肢体无力
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临床病理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提出病理诊断要点以指导临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1例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神经肌肉组织活检特点,观察神经、肌肉和皮肤组织病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微丝蛋白、髓鞘碱性蛋白、外周髓鞘蛋白22、S-100蛋白,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DR、CD68、CD3、CD20表达变化,分别观察神经轴索、髓鞘、施万细胞病变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补体C3在血管壁沉积情况;特殊染色检测肌肉病变程度。结果血管病变以神经束周和外膜小血管CD3+T细胞浸润为主,呈活动性血管炎(3例)或非活动性血管炎(8例)改变,8例中4例呈血管纤维闭塞性改变严重、炎性细胞浸润较轻,4例以血管周围炎为主、血管壁本身病变不明显。神经病变以轴索变性为主(6例)或轴索变性伴髓鞘松解和脱失(5例),大直径有髓纤维明显减少,甚至呈终末期改变。肌肉组织活检呈神经源性萎缩。病理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8例[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5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2例、Churg-Strauss综合征1例、免疫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2例)和继发性系统性血管炎3例(干燥综合征)],以及非系统性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3例。结论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改变以轴索病变为主,血管炎病理改变呈多样性,不能仅以活动性血管炎作为唯一的病理诊断标准。因此对于临床可疑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应完善血液免疫学指标检查和神经组织活检,必要时联合肌肉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
董荣芳钟延丰张英爽孙阿萍张铭朱聪骢王盛兰张燕郑丹枫
关键词:血管炎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腓肠神经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急诊动脉溶栓和应用颈总动脉内支架成功抢救1例年轻缺血性脑梗死
2005年
李小刚李选樊东升傅军孙阿萍
关键词:成功抢救动脉溶栓缺血性脑梗死急诊血管内支架
新发缺失突变所致晚发型糖原贮积病Ⅱ型一例
2017年
患者男,21岁,汉族。主因“进行性四肢无力、萎缩8年,呼吸费力2周”于2014年7月17日收入院。患者8年前(13岁)无明显诱因自觉四肢无力感,活动后明显,上楼梯及提重物费力。四肢、躯体肌肉均稍有萎缩,无肉跳感、无麻木等感觉异常,无吞咽困难。5年前无力感、
孙阿萍刘向一张英爽徐迎胜樊东升
关键词:缺失突变进行性四肢无力晚发型吞咽困难
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与病理
目的:研究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患儿,女,10岁。主因进行性四肢无力10 年,不能独立行走2年入院。患者系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后即出现吸吮无力,不能吮吸母乳。2周岁才可独立行走...
张俊邓敏樊东升孙阿萍刘娜钟延丰
文献传递
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15例临床电生理及病理特点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总结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及周围神经活检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15例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临床表现、电生理特点及腓肠神经活检病理特点.结果 15例患者中,男8例,女7例,年龄38~82岁,周围神经病病程0.5~60个月.12例患者诊断为系统性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5例为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其中Churg-Strass综合征(CSS)2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3例;其余7例为继发性系统性血管炎,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例,干燥综合征(SS)2例,类风湿关节炎(RA)3例,白塞病伴发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乙型肝炎1例,1例患者SS伴发RA.3例患者诊断为非系统性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血管炎病理类型:1型4例,2型2例,3型9例.神经纤维病变类型:轴索变性为主8例,轴索变性伴脱髓鞘7例,其中2例伴局部神经束膜增厚.结论 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点以多数性单神经病变和非对称性多神经病变多见;电生理特点以轴索病变为主,感觉、运动神经均受累,部分患者伴发脱髓鞘改变;神经病理特点为以轴索病变为主,可伴发脱髓鞘改变.
张英爽孙阿萍张斌钟延丰董荣芳樊东升
关键词:腓肠神经病理学
后基因组时代——进展、问题、经验与前景被引量:3
2010年
基因组计划是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2000年6月在美国白宫,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参加的一个盛大的记者招待会上,
孙阿萍宋德懋唐朝枢
关键词:后基因组时代美国总统基因组计划记者招待会布莱尔克林顿
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肉病四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随访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总结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肉病(IMNM)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和骨骼肌病理改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的4例IMNM患者的临床、电生理特点及肌肉、皮肤活检的病理特点和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4例患者中男女各2例,发病年龄37~58岁(平均47.5岁),病程1~60个月(平均17.8个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者2例,慢性起病者2例.4例患者均出现四肢近端力弱,3例颈屈肌受累,1例呼吸肌受累起病且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1例合并间质性肺病.4例患者信号识别颗粒(SRP)抗体强阳性;1例出现成组分布的变性坏死和再生肌纤维,3例仅出现少量散在分布的变性坏死和再生肌纤维;4例患者均可见肌纤维肥大、萎缩,伴随结缔组织轻~中度增生;部分病例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1例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及3例患者糖皮质激素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均有效.结论 IMNM临床相呈异质性,发病速度快慢不一,病情轻重不一,受累肌群分布不一;但骨骼肌病理改变相似,主要表现为:肌纤维变性、坏死、再生,无炎性细胞或很少炎性细胞浸润;糖皮质激素或联用免疫抑制剂有效.
张英爽孙阿萍陈璐董荣芳钟延丰樊东升
关键词:肌疾病肌肉活检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评估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通过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对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50例发病1周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rhG-CSF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rhG—CSF治疗组为25例,给予rhG—CSF皮下注射2μg/kg,连续使用5d。对照组25例,按同样方式给予安慰剂。评定的终点指标包括急性脑梗死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以及副作用。结果经治疗后,rhG-CSF治疗组第20天NIHSS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4,P<0.01)、第20天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7,P<0.01)。结论 rhG—CSF治疗急性脑梗死在短时间内观察有效,未见不良反应。其在适应证、治疗剂量及用药时限等方面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俊邓敏张远锦隋伟王力平孙阿萍宋红松鲁明樊东升
关键词: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脑梗死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