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娟霞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DS铁过载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铁过载对小鼠生存的影响
- 金鑫隋松男邢艺徐萍曹小立王露桥孟娟霞卢文艺崔蕊赵明峰
- 小鼠铁过载模型的建立及其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建立小鼠铁过载模型并观察铁过载对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区组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铁剂组(质量浓度为12.5 mg/ml)、中剂量铁剂组(质量浓度为25 mg/ml)和高剂量铁剂组(质量浓度为50 mg/ml)。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次,低、中、高剂量铁剂组小鼠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0.2 ml/次,每3天注射1次,共注射6周。6周后观察小鼠状态及骨髓、肝脏、脾脏等脏器改变,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可变铁池水平,并检测外周血象及BMMNCs数目和功能。结果小鼠肝脏、脾脏、骨髓均出现铁过载,骨髓铁过载主要存在于骨髓基质中,BMMNCs内可变铁池无改变;低、中、高剂量铁剂组小鼠骨髓细胞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数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中、高剂量铁剂组小鼠骨髓细胞红系集落形成单位数、混合系集落形成单位数和对照组相比也显著下降(P<0.05);BMMNCs计数无变化;低、中、高剂量铁剂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数低剂量铁剂组(780.7±39.60)×109/L、中剂量铁剂组(676.2±21.43)×109/L、高剂量铁剂组(587.3±19.67)×109/L,和对照组(926.0±28.23)×109/L相比有轻度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成功建立了小鼠铁过载模型。进一步研究显示铁过载不但对肝脏、脾脏造成损害,而且可以损伤骨髓造血功能,但对正常骨髓功能的损伤未引起外周血象的改变。本模型为深入研究铁过载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 柴笑赵明峰李德冠孟娟霞卢文艺穆娟孟爱民
- 关键词:铁过载动物模型骨髓造血功能
- 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效果不佳的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CD19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不佳的因素。方法:招募自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的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评估其疗效、分析疗效不佳的因素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输注CD19 CAR-T细胞后,总有效率为58.8%(20/34),完全缓解率为41.2%(14/34)。有效组共20例,疗效不佳组14例。两组患者CD19 CAR-T细胞输注数量分别为8.6(5.0~12.7)×10^6/kg和9.7(5.8~15.0)×10^6/kg(P=0.654);外周血检测CAR-T细胞扩增数量,有效组和疗效不佳组CD19 CAR-T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中位数分别为10.28%(3.92%~44.16%)和4.05%(0.92%~28.63%),有效组比疗效不佳组CAR-T细胞扩增的比例更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1)。单因素方法分析两组疗效不佳因素,提示具有巨块型肿物是影响CD19 CAR-T细胞疗效的不利因素(P=0.001)。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巨块型肿物特征仍然是患者CD19 CAR-T细胞疗效不佳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5,OR=0.039)。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输注CD19 CAR-T后,70.6%(24/34)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出现发热的中位时间为输注后第3天(第0~11天),其中16例为1级CRS,7例为2级CRS,1例为3级CRS,经过糖皮质激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CD19 CAR-T细胞疗法在CD19+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有一定效果,具有巨块型肿物特征可能是应用CAR-T疗效不佳的因素。
- 肖霞肖霞孟娟霞孟娟霞曹雅青李青李青赵明峰
-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
- 铁过载对骨髓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铁过载对骨髓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铁剂组、照射组、照射+铁剂组,每组5只.通过给予小鼠4Gyγ射线照射及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建立骨髓损伤小鼠铁过载模型,观察各组小鼠铁负荷情况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内可变铁池水平,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常规的改变;检测BMMNC数,红系、粒-单核系细胞比例及造血干/祖细胞功能改变;分析骨髓细胞,红系和粒-单核系细胞活性氧物质(ROS)水平.结果 ①骨髓活检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均显示发生铁过载.②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小鼠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801.9±81.2)×10^9/L对(926.0±28.2)×10^9/L],BMMNC数及红系、粒-单核系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骨髓造血集落形成单位(CFU)数和造血干细胞单克隆培养数明显减少(P值均<0.05).③与照射组相比,照射+铁剂组小鼠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619.0±60.9)×10^9/L对(801.9±81.2)×10^9/L],红系、粒-单核系细胞比例明显降低,骨髓造血CFU数和造血干细胞单克隆形成数明显减少(P值均<0.05).④照射+铁剂组BMMNC、红系和粒-单核系细胞ROS水平较照射组分别升高1.94、1.93和2.70倍(P值均< 0.05).结论 4Gyγ射线照射可造成小鼠骨髓损伤,在骨髓损伤基础上发生铁过载会加重损伤造血干/祖细胞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可能由铁过载引起BMMNC内ROS水平升高所致.
- 柴笑赵明峰李德冠张宇辰卢文艺曹小立孟娟霞游权孟爱民
- 关键词:铁超负荷造血干细胞骨髓损伤
- IL-21联合IL-6作用于脐血Treg和CIK细胞增强抗白血病效应的研究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1(IL-21)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作用于脐血来源的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及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增强抗白血病效应的影响。 方法: 1.体外分离正常足月产孕妇UB...
- 孟娟霞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1抗白血病效应
- 文献传递
- RSL3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株MOLM13及其耐药细胞株发生铁死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铁死亡激活剂RSL3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株MOLM13及其耐药细胞株发生铁死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急性白血病细胞株MOLM13与RSL3共同培养,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应用RT-q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构建MOLM13/IDA、MOLM13/Ara-C耐药细胞株,检测RSL3诱导耐药肿瘤细胞发生铁死亡的现象。收集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样本,应用RT-qPCR、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样本中铁死亡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RSL3对MOLM13细胞增殖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胞内的ROS水平增高,铁死亡特异性抑制剂ferrostatin-1可以部分逆转这种现象,经RSL3作用后MOLM13细胞内GPX4基因及蛋白表达下降。RSL3对MOLM13/IDA、MOLM13/Ara-C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较非耐药细胞增强,细胞内的ROS水平增高,ferrostatin-1可以部分逆转这种现象。MOLM13/IDA、MOLM13/Ara-C细胞内GPX4基因及蛋白表达较非耐药细胞增高。复发、难治性急性单核白血病患者骨髓样本中GPX4基因及蛋白表达相较于普通急性单核白血病患者骨髓样本表达增高。结论:RSL3通过抑制GPX4活性诱导非耐药细胞株MOLM13发生铁死亡。MOLM13/IDA、MOLM13/Ara-C较非耐药细胞对RSL3的抑制作用更加敏感,可能基于细胞内GPX4表达差异。复发、难治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中GPX4基因及蛋白表达高于普通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 程霖金鑫卢文艺孙瑞曹雅青魏运雄王露桥贺小圆袁婷孟娟霞赵明峰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耐药细胞活性氧
- 铁过载巨噬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及氧化应激对铁过载巨噬细胞的损伤作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通过铁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铁过载巨噬细胞模型,检验铁过载对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以及氧化应激升高对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巨噬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5、10、20、40、80μmol/L)枸橼酸铁铵(FAC)建立铁过载巨噬细胞模型(铁过载组),以不添加FAC作为对照组,检验这一过程中细胞数量及状态、细胞活性、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细胞生成活性氧、活性氮水平以及与之相关的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变化。再用地拉罗司(DFX)去铁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清除过多的氧化应激后,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FAC培养,发现巨噬细胞内可变铁池(LIP)水平升高,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在含80μmol/LFAC的培养液中LIP水平达到最高。(2)随着FAC浓度的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逐渐降低,依次为对照组的51.58%、40.98%、16.23%、3.46%、0.05%(均P〈0.05)。选取活性降低至16.23%的FAC浓度(20μmol/L)作为后续实验铁过载组。(3)和对照组相比,铁过载组巨噬细胞的数量减少至对照组的32.80%(P〈0.05),细胞状态由贴壁变为部分悬浮;铁过载组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至对照组的20.40%(P〈0.05)。(4)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铁过载组的活性氧水平及活性氮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7.71及1.45倍(均P〈0.05);经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参与活性氧生成的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基因、参与活性氮生成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参与活性氧清除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基因mRNA表达水平降低;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相关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基因mRNA表达水平升高;负反馈调节氧化应激的
- 曹小立赵明峰李德冠邢艺张宇辰陈洁贺小圆崔蕊孟娟霞肖霞穆娟江嫣雨武日茂
- 关键词:巨噬细胞铁超负荷细胞存活氧化性应激信号传导
- 高亲和力人源化CD19 CAR-T细胞对Raji细胞株体外、体内杀伤活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通过体内、外试验比较人源化及鼠源化CD19 CAR-T细胞对Raji细胞株的不同杀伤活性。方法收集8例拟行CD19 CAR-T治疗的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作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鼠源与人源化CD19 CAR-T细胞培养的T细胞来源。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LDH法检测细胞杀伤活性;BALB/c雌性裸鼠Raji荧光细胞株成瘤,活体成像技术观察裸鼠体内瘤体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率及裸鼠体内CAR-T细胞比例。结果两组CAR-T细胞转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增殖活性于培养24 h人源化组细胞高于鼠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48 h人源化CAR-T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鼠源组(P=0.009)。杀伤活性检测,设定不同效靶比(1∶1, 4∶1),作用24 h两种CAR-T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和P=0.095);48 h时不同效靶比人源化CD19 CAR-T细胞的杀伤活性高于鼠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和P=0.008),其杀伤活性均高于PBMC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细胞治疗Raji荷瘤裸鼠后14 d,鼠源和人源化CAR-T组裸鼠体内瘤体均缩小,对照组裸鼠瘤体增大,治疗21 d,鼠源组开始出现瘤体增大,而人源化组无明显变化。鼠源组裸鼠于25 d全部死亡,而人源化组裸鼠于31 d开始死亡。裸鼠体内CD19 CAR-T细胞检测示两组裸鼠均于输注后7 d达峰值,然人源化组细胞高于鼠源组(P4 d=0.001,P7 d=0.000,P14 d=0.003),鼠源组CAR-T细胞于21 d消失,人源化CAR-T细胞至35 d消失;生存期分析,对照组于治疗后20 d全部死亡,鼠源组裸鼠于治疗后25 d全部死亡,人源化组裸鼠于治疗后53 d全部死亡。结论人源化与鼠源CD19 CAR-T细胞相比,其增殖活性强、杀伤活性高、体内存留时间长,提示人源化CD19 CAR-T在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临床疗效将优于鼠源CD19 CAR-T。
- 孟娟霞牟男杨振兴王嘉李新江嫣雨袁婷邓琦
- 关键词:CD19RAJI细胞株杀伤活性
- 活性氧介导铁过载对正常及辐射损伤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铁过载对正常及病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铁剂组、照射组、及照射加铁剂组,给予铁剂4周。分离培养MSCs,普鲁士蓝铁染色检测MSCs内铁颗粒、流式细胞仪检测可变铁池(LIP)及活性氧(ROS)水平,CCK8检测MSCs增殖能力,油红-O染色检测MSCs成脂定向分化能力、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定向分化能力,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及照射组相比,铁剂组及照射加铁剂组MSCs内明显存在铁颗粒,LIP水平明显增高(P<0.05);ROS水平明显增加(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成骨分化能力下降(P<0.05),向成脂细胞分化能力增强。结论铁过载可介导ROS升高影响正常及病态骨髓MSCs的增殖、定向分化能力,降低其造血支持作用,并间接引起骨损害。
- 张宇辰李德冠孟爱民柴笑孟娟霞赵明峰
- 关键词:铁过载动物模型间充质干细胞活性氧
- PD-1抑制剂Nivolumab对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体外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估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Nivolumab对CD19-CAR—T细胞体外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5例外周血PD-1高表达恶性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制备CD19-CAR—T细胞,在培养第8天加入终浓度分别为72、36、18pg/ml的Nivolumab,同时设患者T细胞联合72μg/mlNivolumab及正常人CD19-CAR—T细胞为对照,采用CCK.8法、LDH细胞毒性检测、ELlSA法比较各组的增殖活性、杀伤活性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①PD—1高表达患者CD19-CAR-T细胞转染率与正常人接近[(32.80±7.22)%对(35.10±5.84)%,t=-0.554,P=0.593]。②72gg/ml Nivolumab联合CD19.CAR—T细胞不影响其增殖,但联合应用24、48h对Pfeiffer细胞的杀伤率均优于单用患者CD19-CAR—T细胞及患者来源T细胞+72gg/ml的Nivolumab(P值均〈0.001),其中48h时各组的杀伤率分别为(71.61±9.50)%、(6.77±1.26)%、(15,33±4.11)%。72、36μg/ml Nivolumab联合来源CD19-CAR—T细胞对Pfejffer细胞的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81、0.267),二者均高于患者来源CD19-CAR—T细胞+18μg/ml Nivolumab组(P值均〈0.001)。③不同剂量Nivolumab联合患者来源CD19-CAR-T细胞,不影响炎症因子IFN-γ、TNF-α水平(P值均〉0.05)。结论终浓度为36g/ml的Nivolumab与CD19-CAR—T细胞联合应用,可在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同时增强CD19-CAR-T细胞的杀伤活性。
- 朱海波邓琦张蕊江嫣雨孟娟霞赵明峰李玉明崔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