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如郊

作品数:1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教学
  • 7篇语文
  • 5篇文教
  • 4篇课堂
  • 3篇作文
  • 3篇课程
  • 3篇课堂教学
  • 3篇教学设计
  • 2篇语文教学
  • 2篇评阅
  • 2篇作文教学
  • 2篇作文评阅
  • 2篇高考
  • 1篇大学毕业
  • 1篇大学语文
  • 1篇道德
  • 1篇道德素养
  • 1篇道生
  • 1篇地气
  • 1篇东北师大

机构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空军航空大学

作者

  • 16篇宋如郊
  • 1篇王建
  • 1篇周丽萍

传媒

  • 7篇中学语文教学
  • 3篇吉林省教育学...
  • 2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学科教育
  • 1篇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1
  • 2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1
2007年
《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院校教育发展的新特点,以全新的视野,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语文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增强教学审美效果等方面的教改探索。
周丽萍宋如郊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韩非子〉选读》教学实录
2009年
课程纲要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源流,《先秦诸子选读》的选文以《论语》《孟子》为重点,《韩非子》所占比例不足全书的1/14,而《韩非子》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义却非常厚重。本课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通过学习《〈韩非子〉选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多样性的了解,加深对中国思想传统的形成、演变的了解。这对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大有裨益。
宋如郊
关键词:《韩非子》教学实录选读先秦诸子课程纲要
我走麦城——于自我否定中实现自我超越
2011年
一个人的“成熟”是由人生中若干个“第一次”造就的,一个教师的“成长”是由经历中的若干个“第一次”促成的,我的所谓“发展”当然也离不开若干形形色色的“第一次”。在这些“第一次”中令我终身难忘的多是走麦城的记忆,而恰恰是走麦城的经历使我受益良多。
宋如郊
关键词:自我超越自我否定麦城终身
过语文的日子
2009年
1987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师大附中任教,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当我沾沾自喜于自己成为一名附中教师的时候,并不知道“附中”这两个字的分量,更不知道成为一名合格的附中教师意味着要付出什么。从教不久,第一次上组内公开课,评课时老教师并没有就上课内容给我点评,因为他们清楚我当时还不懂得什么是一堂好课。他们只是教我怎样拿教案教具,
宋如郊
关键词:东北师大附中语文老教师大学毕业公开课师范
真正的学习,须坚守语文的本分
2017年
刘志江老师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是难得一见的好设计。这表现在:一、坚守语文本分,承续优良传统,以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刘老师选择以批注的形式展开教学,确收举重若轻、高屋建瓴之效。
宋如郊
关键词: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批注
道德素养与科学精神在语文教学功能中的重构
宋如郊
关键词:语文教学道德素养课堂教学
作文“接地气”,才能走进“春天里”被引量:2
2011年
宋如郊:作文教学有一个长期困扰基层课堂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大面积地存在立意偏狭、思路老套、事例陈旧、语言干瘪、缺乏新颖表达的状况。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对才能有效解决它?请大家围绕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对策。
宋如郊赵而庆鲍旭亮莫毅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堂教学
尊重,要一以贯之
2016年
《赤壁赋》是经典美文,余耀清老师的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审美鉴赏方式,以读代文,采用了多种诵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出情感”,通过诵读渐人意境;“文”与“言”历来是古诗文教学中最难解决的一对矛盾,余老师的教学设计依“言”助“文”,以“文”养“言”,通过“读”和“译”,既实现了文言词汇的积累,又引导学生领略文章意蕴之美、情感之美。
宋如郊
关键词:一以贯之教学设计《赤壁赋》古诗文教学审美鉴赏
“博士课堂”内容构建与组织策略研究
2020年
"博士课堂"是基础教育阶段高端科学研究资源科普化、课程化的先行先试项目,是探索国立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办学新模式的路径之一,是"科""教"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意义的积极尝试,是新时代科学课程改革的大胆实验,是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以及从小"爱生活、爱科学、爱国家"的重要途径。
宋如郊田亿欣丁宁宁丁秀娟闫敬霞王建毛清清
关键词:教育创新校本课程
务本求道 本立道生
2020年
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首先是一个实践过程,实践过程需要读书伴随,而反思则推动上述过程,使教师的成长过程不断优化。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就是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多向互动的。陈辉霞老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印证了这个道理。
宋如郊
关键词:多向互动成长之路读书语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