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超

作品数:17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动脉
  • 7篇血管
  • 5篇动脉瘤
  • 5篇腔内
  • 5篇主动脉
  • 3篇血管成形
  • 3篇血管成形术
  • 3篇手术
  • 3篇腔内隔绝
  • 3篇腔内隔绝术
  • 3篇人工血管
  • 3篇夹层
  • 3篇成形术
  • 2篇动脉瓣
  • 2篇胸主动脉
  • 2篇血管病
  • 2篇杂交
  • 2篇内脏
  • 2篇内脏动脉
  • 2篇内脏动脉瘤

机构

  • 1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17...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 1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宋超
  • 8篇景在平
  • 6篇陆清声
  • 6篇冯翔
  • 4篇周建
  • 4篇裴轶飞
  • 3篇张雷
  • 2篇洪毅
  • 2篇李海燕
  • 2篇袁良喜
  • 2篇吴一娜
  • 2篇于鹏
  • 1篇李林立
  • 1篇金修才
  • 1篇田文
  • 1篇赵文元
  • 1篇曲乐丰
  • 1篇林峰
  • 1篇王宇翀
  • 1篇梅志军

传媒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技术治疗椎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臂丛神经压迫一例
2017年
椎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椎动脉壁全层结构破坏,血液溢出血管腔外,被周围组织包裹后形成动脉瘤,动脉瘤壁无完整动脉壁的三层结构,为动脉周围组织或仅残存主动脉外膜。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5月收治1例右椎动脉假性动脉瘤,
于冠宇宋超冯翔景在平
关键词:动脉假性动脉瘤杂交技术三层结构动脉外膜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AngioJet机械吸栓与置管溶栓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 比较机械吸栓与置管溶栓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治疗的48例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患者分别采用AngioJet机械吸栓(PMT)治疗(PMT组,24例)与置管溶栓(CDT)治疗(CDT组,24例).结果 PMT组Ⅲ级完全溶解20例(83.3%),Ⅱ级3例(12.5%)及Ⅰ级1例(4.2%);CDT组Ⅲ级完全溶解19例(79.1%),Ⅱ级4例(16.7%)及Ⅰ级1例(4.2%).两组溶栓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9).PMT组与CDT组临床改善结果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例比18例,P=0.461).PMT组溶栓时间明显短于CDT组[(0.25±0.11)h比(45.68±8.25)h,P<0.001],且尿激酶平均用量也少于CDT组[(16.7±3.20)万U比(144±20.37)万U,P<0.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周围少量皮下淤血斑,CDT组中1例出现溶栓导管感染,1例出现血小板降低.CDT组溶栓后患、健肢大、小腿平均周径差减小大于PMT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8±3.38)cm vs (4.11±1.71)cm,P=0.424;(4.52±2.14)cm vs(3.72±1.25)cm,P=0.272]].结论 与CDT治疗相比,PMT加支架植入术治疗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相似的疗效,但是其具有治疗时间短、溶栓药物用量低等优点.
刘磊冯家煊王宏飞张雷魏小龙袁良喜裴轶飞宋超景在平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
主-双髂动脉闭塞16例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主-双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腔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6例腹主动脉-双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14例患者应用对吻(Kissing)技术腔内治疗成功,1例患者腔内治疗失败行双下肢膝上截肢,1例患者腔内治疗失败后行主-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后死亡。结论:应用腔内对吻技术治疗主-双髂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戴翔宋超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内脏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现状及问题被引量:5
2012年
内脏动脉瘤是一类发病率较低的动脉病变,年发病率约为0.1—2.0%。破裂内脏动脉瘤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5%-70%,传统开放手术受腹部内脏区血管复杂解剖结构及并存症的限制,手术适应证要求较高,风险极大。
景在平宋超陆清声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瘤腔内治疗传统开放手术年发病率动脉病变
开放手术及腔内隔绝术治疗内脏动脉瘤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开放手术及腔内隔绝术治疗内脏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1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93例内脏动脉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46例;平均年龄(49±13)岁;脾动脉瘤45例,肠系膜上动脉瘤15例,肾动脉瘤10例,肝总动脉瘤7例,腹腔干动脉瘤11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5例。通过综合评估患者开放手术风险程度、瘤体位置及形态决定治疗方式。结果93例中,开放手术34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并发症18例,占52.9%;腔内手术59例,围手术期无死亡,并发症8例,占13.6%。随访时间11个月至10年,平均36.8个月。开放手术组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及60.6%,腔内治疗组1年及5年生存率100%及84.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腔内隔绝术治疗内脏动脉瘤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长期生存率满意。
宋超陆清声洪毅包俊敏赵志青周建冯翔冯睿梅志军裴轶飞袁良喜景在平
关键词:动脉瘤血管成形术人工血管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回声性质在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预后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宋超吴一娜曲乐丰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后回声颈动脉斑块血管病变
肿瘤累及肾上段下腔静脉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肿瘤累及肾上段下腔静脉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35例累及肾上段下腔静脉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肾上段下腔静脉受累部位和范围。肿瘤类别:肾癌下腔静脉癌栓19例,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5例,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3例,肾上腺皮质癌下腔静脉癌栓3例,肝癌下腔静脉癌栓2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腹膜后纤维肉瘤下腔静脉癌栓1例。依据肿瘤累及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下腔静脉阻断平面及方法、重建方式、预防癌栓脱落的方法。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5月。结果19例肾癌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中,10例在术前经颈内静脉放置了下腔静脉滤器;10例行全肝血流阻断,9例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19例均行肿瘤切除,下腔静脉切开取栓缝合。5例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中,3例行全肝血流阻断,2例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5例患者均切除病变段下腔静脉,其中4例行人工血管重建,1例合并右肾切除者单纯结扎肿瘤近端和远端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3例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患者中,2例行全肝血流阻断,1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3例患者均行下腔静脉切开取栓缝合,并同时行子宫切除。3例肾上腺皮质癌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和2例肝癌下腔静脉癌栓患者均行全肝血流阻断;5例患者中,4例行肿瘤切除联合下腔静脉部分切除直接缝合,1例行下腔静脉部分切除后补片成形。2例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术中显露下腔静脉近、远端后悬吊,未阻断;均完整将肿瘤从下腔静脉剥离。1例腹膜后纤维肉瘤下腔静脉癌栓患者,拟行肝下下腔静脉阻断,但术中发生癌栓脱落肺栓塞,患者死亡。35例患者中,34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围术期死亡
冯翔宋超张雷
关键词:肾肿瘤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癌栓
经皮主动脉瓣膜置入术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在老年人群中,由于主动脉瓣膜退行性病变或钙化导致的主动脉狭窄已成为最常见的原发性瓣膜病,尽管传统的开放式主动脉人工瓣膜置换术疗效显著,但其对患者一般情况要求较高,适应证较窄。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的出现改变这一状况。目前,这类手术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期望。
宋超陆清声周建于鹏景在平
关键词:主动脉瓣高龄
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血流动力学计算机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壁在一系列可能外因的作用下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由内膜撕裂口进人造成主动脉中层沿长轴分离的一种病理状态。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累及升主动脉的A型和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的B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案尚存在争论,而不同治疗手段造成血管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以及对血管重构和预后造成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
于鹏陆清声周建宋超田文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血流动力学计算机分析主动脉内膜撕裂B型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
首批球扩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0例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球扩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严重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国人患者的可行性,为本技术在国内开展做出探索,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间,门诊入院65周岁以上严重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的老年患者共10例经术前评估开放手术高危或手术不耐受。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76.4(65~81)岁。全部患者行经股动脉球扩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结果10例手术全部成功,其中1例经辅助心尖穿刺完成,术后患者主动脉瓣功能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3~5 d。随访3~34个月,全部患者症状改善,1例患者于术后13个月因肺癌死亡。结论球扩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可用于国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但在术前准备、评估、术中操作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陆清声裴轶飞吴宏王志农李卫萍宋超金修才陈辉洪毅李海燕秦永文景在平
关键词:主动脉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狭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