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钦华

作品数:71 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7篇糖尿
  • 47篇糖尿病
  • 24篇2型糖尿
  • 24篇2型糖尿病
  • 19篇病患
  • 14篇糖尿病患者
  • 11篇胰岛
  • 11篇2型糖尿病患...
  • 10篇胰岛素
  • 10篇肾病
  • 9篇糖尿病肾病
  • 7篇血糖
  • 6篇代谢
  • 6篇治疗2型糖尿...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血清
  • 5篇甲状腺
  • 5篇甲状腺功能
  • 5篇骨代谢

机构

  • 53篇海南医学院附...
  • 8篇海南医学院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江西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太和医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1篇宋钦华
  • 29篇王转锁
  • 19篇孙胜花
  • 17篇陈小盼
  • 16篇谭丽玲
  • 11篇陈竑
  • 8篇吴月平
  • 6篇郑海龙
  • 5篇云武
  • 5篇李大伟
  • 4篇曾仕平
  • 4篇朱洪
  • 3篇李凤良
  • 3篇姬秋和
  • 3篇彭永德
  • 3篇陈志斌
  • 3篇韩萍
  • 2篇宋安华
  • 2篇郑宝忠
  • 2篇严励

传媒

  • 10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山东医药
  • 5篇广东医学
  • 5篇海南大学学报...
  • 4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辽宁实用糖尿...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被引量:10
2012年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导致肾衰的常见病因,也成为糖尿病主要死亡因素之一,故DN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有效药物治疗往往能延缓、阻滞、甚至逆转病情的发展。本文应用氟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DN患者,取得一定疗效。
郑海龙陈小盼宋钦华王转锁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氟伐他汀贝那普利
糖尿病足49例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预防。方法对49例糖尿病足进行职业、年龄、患病时间的统计,以及做血糖、血脂、HbA1c、血压、眼底、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发现影响糖尿病足最危险的因素是高血糖,预防糖尿病足除了控制血糖、血压等以外,最简单的方法是做MonofilamentTest,使之对患者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具体部位提出警告,免受截肢(趾)。结论要重视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时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宋钦华谭丽玲陈小盼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措施酮症酸中毒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4h尿白蛋白定量的关系
201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9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2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22例。分别观察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白蛋白定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的24 h尿白蛋白定量、hs-CRP和抵抗素水平依次升高(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DN患者的抵抗素水平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呈明显正相关(r=0.342,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在DN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DN严重程度的评判指标。
陈小盼朱洪宋钦华郑海龙孙胜花李国铨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抵抗素尿白蛋白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附30例临床分析)
目的: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迅速升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三年病死率高.国内老年糖尿病并发足坏疽较高达2.8~14.5%其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确定糖尿病足的主要危险因素,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不利因素,这...
宋钦华谭丽玲黄秋菊
文献传递
Calpain-10基因多态性与黎族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Calpain-10基因4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海南黎族2型糖尿病(T2DM)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Calpain-10与T2DM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海南黎族健康查体者54例为正常对照组,T2DM患者46例为T2DM组。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并且空腹抽血测定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用稳态模型方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对所有研究对象Calpain-10基因UCSNP-44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计算其优势等位基因频率。结果①黎族人正常对照组UCSNP-44 TT基因型占78%,TC型占20%,CC型占2%;T等位基因频率为88%,C等位基因为12%。黎族人T2DM组UCSNP-44 TT基因型占76%,TC型占22%,CC型占2%;T等位基因频率为88%,C等位基因为12%。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CSNP-44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BMI≥25 kg/m2、BMI<25kg/m2分别比较,各组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T2DM组内UCSNP-44 TT组与TC+CC组BMI及WHR、FPG、FIns、IR、HBCI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Calpain-10基因UCSNP-44位点变异与T2DM及胰岛素抵抗发病相关,提示Calpain-10基因UCSNP-44并非海南黎族人群中T2DM常见相关发病基因。
陈小盼宋钦华孙胜花郑海龙李大伟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多态性单核苷酸
微量泵调节胰岛素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DM)急性并发症,如不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患者将出现生命危险。而抢救酮症酸中毒,关键在于血糖的控制,胰岛素和葡萄糖的应用方法、用量、滴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持续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
孙胜花周碧琼宋钦华云武
文献传递
胰岛素受体底物1基因Gly972Arg多态性与海南黎族2型糖尿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与海南黎族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78例海南黎族T2DM患者(T2DM组)和78例糖耐量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对照组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频率5%,T2DM组未发现该基因突变。结论IRS-1基因Gly972Arg突变可能不是海南黎族T2DM的重要遗传因素。
王转锁宋钦华吴月平
关键词:胰岛素受体底物1聚合酶链反应糖尿病
海南黎族2型糖尿病患者calpain-10基因多态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中国海南黎族人群中calpain-10基因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方式,拟对calpain-10基因UCSNP-43和UCSNP-44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研究。方法选...
陈小盼宋钦华陈志斌王转锁
文献传递
糖尿病并人类鼻疽病5例被引量:2
2004年
人类鼻疽病(Moliodosis)是由类鼻疽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大陆自1990年以来先后报道人体感染类鼻疽以来,逐渐受到重视,由于糖尿病人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类鼻疽感染,且后果相当严重,病死率高,但尚未受到有关医师的高度关注。我们在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发现5例糖尿病并人类鼻疽病患者,现加以总结,并报道如下。
宋钦华陈海王转锁谭丽玲陈竤
关键词:糖尿病
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中国大陆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评价阿格列汀在中国大陆人群中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入组491例2型糖尿病患者,1:1随机接受阿格列汀(25 mg,每天1次)或相应安慰剂进行为期16周的治疗,其中单药治疗组(A组)181例,联合二甲双胍组(B组)186例,联合吡格列酮组(C组)124例.结果 第16周时,A、B、C3组中阿格列汀和安慰剂分别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1.00%和0.43%,0.91%和0.23%,0.76%和0.25%(P值均<0.001).与安慰剂相比,阿格列汀可显著降低空腹血糖(FPG),并提高患者HbA1c≤6.5%和≤7.0%的达标比例.阿格列汀与安慰剂的全部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中国大陆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无论单药或联用二甲双胍或联用吡格列酮,阿格列汀均可显著降低HbA1c与FPG,提高HbA1c达标率.同时,阿格列汀与安慰剂的低血糖发生率和总体安全性类似.
潘长玉陆菊明李文慧曾姣娥李成江杨金奎姬秋和吕肖峰李雪锋曲伸徐向进薛耀明李玲韩萍姜兆顺郑宝忠卜瑞芳刘煜刘精东彭永德刘晓民刘志民严励雷闽湘李学军宋钦华施秉银谷卫李郑芳
关键词:糖尿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