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琪
- 作品数:44 被引量:151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第16届FIGO会议纪要(1)——绝经与激素替代治疗
- 2000年
- 2000年9月3~8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16届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年会,共有近200篇报道涉及绝经和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问题,讨论了各国HRT的一般情况和面临问题,探讨了HRT机制及临床应用多个层画的课题,反映了目前妇女卫生保健和疾病治疗领域的新发展。现就此专题介绍如下: 一、HRT的现状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文化传统的不同和相关知识普及程度的差异,世界各国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保健、HRT应用状况有很大差距。欧美等发达国家应用HRT非常普遍,
- 魏丽惠屠铮富琪
- 关键词:激素替代治疗结合雌激素绝经后妇女更年期症状植物雌激素
- 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病例的特征与预后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分析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病例的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1年1月 1日~ 2 0 0 0年 1 2月 30日早期子宫内膜癌 1 1 2例 ,比较复发病例与非复发病例的临床特征、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 复发组 1 1例 (占 9 82 % ) ,中位年龄 6 2岁 ,高于未复发组 (P =0 0 2 5 )。复发组除侵肌深度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外 ,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组织分级与未复发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复发组手术范围与未复发组相似 (P >0 0 5 ) ;术后放疗 9例 ;在发现复发前均未行化疗 ;2例术后应用大剂量孕激素。初治与复发间隔 1 2个月 ,盆腔复发 7例 ,阴道转移、肝转移、肺肝脑多器官转移和仅CA1 2 5升高各 1例。发现复发后 ,分别行CAP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4例死于复发肿瘤 ,5年生存率为 6 7%。结论 约 1 0 %的早期子宫内膜癌出现复发转移 ;以局部盆腔复发多见 ,也可有远隔部位的转移 ;肌层受侵可能是进行辅助化疗预防复发的指征之一。
- 屠铮商宇红富琪王建六魏丽惠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复发高危因素
- p16和细胞周期素D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被引量:7
- 1999年
- 廖予妹魏丽惠富琪屠铮虞有智虞幸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P16基因细胞周期素
- 卵巢上皮癌首次术中残留肿瘤组织最大径超过2cm患者的治疗与预后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对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1970~1994年首次术中残留肿瘤组织最大径超过2cm的69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治疗与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69例卵巢上皮癌中浆液性癌54例、粘液性癌10例、内膜样癌4例、透明细胞癌1例,其中Ⅱ期1例、Ⅲ期64例、Ⅳ期4例。全部先行手术,确定组织类型、临床分期。22例行第2次手术;7例行第3次手术。首次术后67例进行了全身和腹腔化疗,2、3次术后对复发者又进行了全身化疗;对复发者中出现远处转移的9例患者除进行全身化疗,还进行了局部化疗,6例肺转移并出现胸水者加用了胸腔局部化疗,2例肝转移行肝动脉化疗,2例脑转移者行开颅术后全身化疗。结果:69例中2年存活32例(50.7%);5年存活11例(28.1%);10年存活3例,生存率14.8%。6例肺转移合并胸水者,平均延长生存7个月(2~12月);2例肝转移者分别延长生存9及29个月;2例脑转移者分别延长生存5、16个月。结论:在卵巢癌首次术中应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对残留肿瘤组织最大径超过2cm患者术后应积极化疗,对复发者应再次手术,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命。
- 魏丽惠钱和年崔恒富琪屠铮虞幸
- 关键词:卵巢肿瘤残留癌再手术
- K-ras基因第1外显子点突变与37例子宫内膜癌临床情况的关系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研究中国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瘤组织中Kras基因第1外显子(含第12,13密码子)的突变率,以及突变与子宫内膜癌临床情况的关系,探讨Kras基因突变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37例子宫内膜癌的石蜡和部分冰冻标本行PCR扩增Kras基因第1外显子(含第12,13密码子),经PCRSSCP银染法检测突变。结果:3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12例存在Kras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2.4%(12/37例)。FIGO分期Ⅲ期、组织类型为腺鳞癌的患者突变率较高,在细胞低分化、侵肌1/2以上和绝经后的患者中突变比例也较高。石蜡和冰冻组织标本结果一致。结论:Kras基因突变率在日、美两国内膜癌患者中不同。该组患者中的突变率与日本相似,高于美国。说明此种差异不仅存在于日本和美国患者之间,可能也存在于亚洲人与北美洲人之间。不同的基因背景,生活条件及内源性和外源性雌激素作用可能对Kras基因突变率有影响,并引起了不同的临床表现。
- 周蓉桂黎明魏丽惠郭彩霞富琪虞幸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K-RAS基因点突变
- 子宫内膜癌多药耐药基因1产物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1999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1,MDR1)基因1产物P糖蛋白(Pgp)表达与子宫内膜癌MDR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40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gp表达,并与PR受体、细胞分级和临床分期等预后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上述所有组织均有Pgp表达,其中子宫内膜癌Pgp强阳性表达率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高,差异有显著性;与子宫内膜增殖症比较,二者差异无显著性。(2)Pgp强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病理类型、PR受体以及5年生存率无关;与细胞分级有关,低分化内膜癌Pgp强阳性较中、高分化内膜癌Pgp强阳性表达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抗肿瘤药具有先天性抗药性,Pgp表达是子宫内膜癌化疗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 桂黎明魏丽惠富琪周蓉屠铮虞有志虞幸
- 关键词:药物耐受性子宫内膜肿瘤P-糖蛋白基因表达
- 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临床效果初步分析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1 999年 9月~ 2 0 0 2年 1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 1 4例绝经前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行卵巢移位术的临床资料 ,分析术后患者的更年期症状 ,并与临床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① 1 4例患者均为绝经前 ,平均年龄 37 36岁 (2 7~ 4 3岁 ) ,宫颈原位癌累腺 2例、Ia 3例、Ib7例、Ⅱa2例 ;② 1 4例患者中 ,双侧卵巢移位术 6例 ,随访 8 3个月 ,5例未出现更年期症状 ;单侧卵巢移位 8例 ,4例无更年期症状 ;③术后辅助治疗 6例 ,均为宫颈浸润癌术后辅助放疗和 /或化疗 ,其中 5例分别于术后 6~ 1 8个月出现更年期症状 ,术后未辅助治疗 8例 ,其中 1例 (4 3岁 )于术后 6个月出现更年期症状。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中行卵巢移位术 ,可保留卵巢的功能 ,但术后辅助放疗仍直接影响卵巢的功能 ,卵巢移位术的临床价值 。
- 王建六李文莉富琪张晓红屠铮魏丽惠
- 关键词:宫颈癌卵巢移位
- 第八届国际妇产科内分泌会议纪要被引量:1
- 2001年
- 第八届国际妇产科内分泌会议于2000年12月6日~9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
- 富琪关菁
- 关键词:羊水检查内分泌乳腺密度激素替代妇产科染色体非整倍体
- 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44例分析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986年至1996年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子宫内膜癌中≥60岁的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时期≤50岁的33例子宫内膜癌做对照分析。全部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确诊。按FIGO分期标准进行分期。结果≥60岁组与≤50岁组临床分期分别为:Ⅱ级以上的占409%(18/44例)和333%(11/33例);组织分级G2-3分别为636%(28/44例)和455%(15/33例);子宫肌层侵肌深度大于1/2分别为636%(28/44例)和333%(11/33例)(P<001)。5年存活率分别为563%和824%(P<001)。结论≥60岁妇女子宫内膜癌通常临床分期晚、组织分化差、侵肌深、预后差。
- 富琪啜丽清魏丽惠周蓉周蓉
- 关键词:年龄子宫内膜肿瘤预后妇女
- 芳香化酶抑制剂兰他隆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研究芳香化酶抑制剂兰他隆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作用。方法按培养液中加入的药物不同,将培养的内膜癌细胞系(HEC-1A)、Hela细胞或MCF-7分四组,其中兰他隆组(L组)培养液中含10-6M Lentaron+0.1%二甲基亚砜(DMSO)(V/V);丙睾组(T组)培养液中含10-6M丙酸睾丸酮(丙睾)+0.1%DMSO(V/V);兰他隆+丙睾组(LT组)培养液中含10-6M Lentaron+10-6M丙睾+0.1%DMSO(V/V);空白组(C组)培养液中含0.1%DMSO(V/V)。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进行连续测定在丙睾存在和缺乏的情况下,兰他隆对HEC-1A、HeLa或MCF-7细胞生长及芳香化酶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①10-6 M丙睾浓度均可促进HEC—1A、Hela、MCF-7三种细胞的生长;加用兰他隆后,可抑制丙睾对HEC-1A和Hela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但对MCF-7细胞中抑制则不明显。在丙睾中加用lentaron,经流式细胞术连续检测显示可促进HEC-1A细胞凋亡。②10-6M丙睾可提高HEC-1A、Hela、MCF-7三种细胞内芳香化酶mRNA的表达水平;而同时加入10-6M lentaron后,三种细胞内芳香化酶mRNA表达水平均被明显抑制。结论兰他隆可抑制雄激素的促细胞内芳香化酶水平增高的作用,其抑制雄激素的促增殖作用可能与促细胞凋亡有关。
- 张薏魏丽惠王建六李小平富琪屠铮虞有智
- 关键词:芳香化酶丙酸睾丸酮兰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