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宇阳
-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咪喹莫特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Th_1/Th_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前后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IL-4的表达水平及比值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尖锐湿疣患者组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前后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IL-2、IFN-γ、IL-4的含量。结果尖锐湿疣患者组治疗前IL-2、IFN-γ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4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尖锐湿疣患者组治疗后IL-2、IFN-γ表达高于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锐湿疣患者组治疗后IL-4表达低于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咪喹莫特通过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而上调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比值,发挥对尖锐湿疣患者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 寒宇阳王丽
- 关键词:尖锐湿疣咪喹莫特干扰素Γ白介素2白介素4
- 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儿童点滴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童点滴型银屑病的特点以及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儿童点滴型银屑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8例儿童点滴型银屑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及外用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青黛胶囊(2~3粒/次,3次/d,口服),治疗2个月后对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对照组为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2%,高于对照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最多的表现在消化道不适,大多通过适当调整剂量或餐后服用得以纠正。未发现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剥脱性皮炎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儿童点滴型银屑病在病因、诱发因素、流行病学及治疗上有其独特的特点。复方青黛胶囊适合儿童点滴型银屑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的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 薛慧李军娜张杏莲寒宇阳张艳红
- 关键词:儿童复方青黛胶囊疗效
- 咪喹莫特对尖锐湿疣患者IL-6 IL-2和IL-10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UP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人数不断增多。尖锐湿疣的发展及转归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有关,本实验观察咪喹莫特对CA患者白细胞介素(IL)-6、IL-2和IL—10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寒宇阳王丽
- 关键词:细胞因子水平尖锐湿疣IL-6咪喹莫特IL-2IL-10
- 尖锐湿疣的Th/_1//Th/_2细胞因子表达及咪喹莫特对其表达影响的研究
-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和皮损局部组织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咪喹莫特对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尖锐湿疣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和皮损局部细胞免疫的相关性。
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
- 寒宇阳
- 关键词:尖锐湿疣咪喹莫特白介素2白介素4白介素10
- 文献传递
-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12例儿童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回顾分析
- 2024年
- 目的观察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儿童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山西省儿童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经H1抗组胺药治疗无效并接受度普利尤单抗皮下注射治疗的CSU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AS7)、荨麻疹控制评分(UCT)、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U-Q2oL)评估患儿的病情变化、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监测停药后复发和不良事件。每4周评估1次,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12例CSU患儿纳入分析,男6例,女6例,2~6岁5例,7~12岁7例,6例患儿同时合并哮喘、过敏性鼻炎或特应性皮炎;基线期UCT为(6.00±1.48)分,UAS7为(30.17±1.99)分,CU-Q2oL为(38.08±3.87)分。度普利尤单抗治疗4周时,7例有效,其中3例完全控制;治疗12周时9例有效,其中6例完全控制;在24周观察终点时,11例有效,其中9例达到完全控制(UCT=16分),2例控制良好(UCT均为12分),1例未控制(UCT<12分);12例CSU患儿UCT升至(14.83±2.17)分,UAS7降至(0.33±0.65)分,CU-Q2oL降至(0.67±1.30)分。6例有共病的患儿经治疗后共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1例在注射第2针后出现双足跖红斑,未经处理自行消退。结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儿童CSU有效,并可改善共患病,综合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 李垣君寒宇阳张焕珍王慧申楠张杏莲
- 关键词:荨麻疹儿童
-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婴儿特应性皮炎严重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 检测婴儿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了解血清维生素D与婴儿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6年2 - 4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中重度AD组基本信息,参考SCORAD评分法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D组和对照组(9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以及AD组血清总IgE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AD组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结果 97例AD患儿完成研究,中度43例(44.3 %),重度54例(55.7%)。AD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66.71 ± 21.07) nmol/L]低于健康对照组[(85.43 ± 14.87) nmol/L,P 〈 0.01)],重度组[(47.54 ± 29.36) nmol/L]低于中度组[(63.89 ± 26.67) nmol/L,P = 0.006]。重度AD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124 ± 0.094)高于中度组(0.061 ± 0.060)(P 〈 0.001)。中度AD组与重度AD组血清总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75)。AD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 = -0.336,P 〈 0.05),但与血清总IgE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 = -0.174,P>0.05)。母乳喂养、补充维生素D与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显著相关(P 〈 0.05),而年龄、性别、AD病程、急性期渗出与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 婴儿期AD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明显下降,维生素D缺乏与婴儿期A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李垣君张杏莲张焕珍张鲜惠刘润涛王慧寒宇阳李军娜刘强
- 关键词:皮炎特应性疾病严重程度指数免疫球蛋白E
- 以皮肤骨瘤为首发症状的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症一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患儿女,4月龄,因左腹部、大腿后侧暗红色斑块2个月就诊。患儿出生后2个月,父母发现其左腹部、大腿后侧有暗红色斑块,未发现患儿有不适症状。患儿系足月顺产,纯母乳喂养,无宫内发育迟缓,无窒息史,无其他疾病史。母均体健,母亲身高149 cm,父亲身高168 cm,均无类似疾病史,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 寒宇阳赵文英李垣君张杏莲
- 关键词:足月顺产纯母乳喂养宫内发育迟缓
- Aarskog综合征一例
- 2009年
- 患者男,15岁。因手足角化性斑片3年余于2008年4月21日来我科就诊。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时发育正常,体质量3.5kg,呼吸急促,喉部可闻及明显哮鸣音。2岁半学走步,至今行走不稳,呈蹒跚步态。饮食不能自理,智力较同龄儿落后。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 常慧玲王丽寒宇阳彭智鹏
- 关键词:G综合征足月顺产呼吸急促近亲结婚出生时体质量
- 食物不耐受在婴幼儿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婴幼儿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认为是在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的基础上,由过敏原、微生物引起的变态反应。食物不耐受的研究始于1905年,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产生的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其与多种疾病,如AD、哮喘、荨麻疹、肠易激综合征等关系密切。
- 杨小英张艳红寒宇阳
- 关键词:食物不耐受特应性皮炎DERMATITISATOPIC血清特异性免疫功能异常
- 硬化萎缩性苔藓1例
- 2009年
- 彭智鹏王丽寒宇阳常慧玲
- 关键词:硬化萎缩性苔藓肩胛部斑块疾病史皮肤科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