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超 作品数:15 被引量:24 H指数:3 供职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小窝蛋白-1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16年 小窝(caveolae)是一类特殊的膜脂筏,富含鞘磷脂和胆固醇。小窝蛋白-1(caveolin-1)是小窝的标志蛋白质,分子量约22 k D。后者不但直接参与小窝结构的形成、膜泡运输、胆固醇稳态维持,还通过其脚手架结构域(caveolin scaffolding domain,CSD)与众多信号分子相互作用调控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分化,最终影响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发现,小窝蛋白-1和胞膜窖不但存在于内皮细胞、脂肪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细胞中,还广泛表达于免疫细胞中,参与调节免疫细胞活化引起的炎症应答反应。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前期结果,简要综述小窝蛋白-1在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内的调节作用,以及在细菌感染如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和克雷伯杆菌的炎症中的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祝妍 屈超 邹伟关键词:小窝 小窝蛋白-1 免疫 炎症 信号转导 Caveolin-1介导张氏肝细胞X射线诱导的DNA损伤修复的信号转导(英文) 被引量:1 2017年 已知Caveolin-1(Cav-1)是胞膜窖的重要结构蛋白,通过介导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广泛参与细胞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引人关注的是,Cav-1的表达通常具有组织特异性和功能多样性,在乳腺癌、肝癌等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研究表明,Cav-1参与胰腺癌细胞放射引起的DNA损伤修复过程,从而对放疗产生抵抗。但其是否对其它种类细胞的DNA损伤也存在类似作用并不清楚。本文采用RNA干扰技术建立稳定敲低Cav-1表达的张氏肝细胞系(Chang liver cell line,CHL),即CHL-CAV7细胞,旨在探讨Cav-1在CHL细胞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转染非靶向质粒的对照细胞(CHL-C细胞)相比,CHL-CAV7细胞Cav-1蛋白表达水平被抑制了60%。采用X射线对细胞进行辐射,并对细胞的存活能力及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在8和10 Gy X射线照射下,CHL-CAV7细胞的存活能力相对CHL-C细胞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HL-C细胞相比,CHL-CAV7细胞照射后γH2AX蛋白表达量增加,p-ATM、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atalytic subunit,DNA-PKcs)和p53蛋白表达量减少。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显示,CHL-CAV7细胞Mdm2和Cav-1的共定位相对CHL-C细胞显著减少。上述结果提示,Cav-1表达下降后,CHL细胞DNA的损伤加重,这可能与Cav-1与Mdm2相互作用减少,进而导致p53的降解增加有关。本文为了解肝细胞的放疗抵抗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李洪艳 屈超 张叶军 孙佳 韩朝 刘晶 邹伟关键词:小窝蛋白-1 DNA损伤 DNA修复 ER-α36在幼鼠缺血脑区的性别差异表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但其预防机制尚不清楚.本室前期研究发现,新型雌激素受体ER... 张若琳 王文慧 王宇鑫 屈超 张叶军 李洪艳 邹伟关键词:HIE 神经保护作用 新型雌激素受体ER-36降低神经胶质母细胞瘤对Tamoxifen的敏感性 背景神经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表现为浸润性生长,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低,复发率高等特点。Tamoxifen(他莫昔芬)作为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广泛应用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在脑转移肿瘤和... 屈超 李洪艳 张叶军 邹伟关键词:TAMOXIFEN 自噬 文献传递 雌激素膜受体ER-α36及其在人脑胶质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18年 脑胶质瘤是最为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表现为浸润性生长,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低,复发率高,发病具有男女差异,但是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等特点,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2005年首次发现并克隆的新型雌激素受体ER-α36,在多种男女高发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通过激活MAPK、PI3K/AKT非基因组雌激素信号通路刺激细胞恶性增殖,并能同时介导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促生长作用。本文综述ER-α36与脑胶质瘤患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也为临床以ER-α36为靶点治疗恶性胶质瘤提供新思路和科学依据。 屈超 李洪艳 李洪艳 张叶军关键词:脑胶质瘤 恶性增殖 信号转导 Kv1.5通道蛋白参与人脑胶质瘤细胞的自噬 被引量:2 2020年 脑胶质瘤是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不足1%。目前,除手术切除外,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发现,脑胶质瘤发病可能与多种钾离子通道的异常表达有关。自噬是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蛋白质、细胞器,并与溶酶体一起降解其所包裹内容物的生理过程。诱导胶质瘤细胞的自噬,促进其凋亡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策略。本室前期研究发现,电压依赖型钾通道1.5(Kv1.5)参与胞膜小窖标志蛋白质(caveolae,Cav-1)介导的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但是否参与胶质瘤细胞的自噬并不清楚。本文首先利用不同浓度的K+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Kv通道阻断剂四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和Kv1.5通道特异性阻断剂DPO-1(diphenyl phosphine oxide-1)分别在不同时间,作用于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观察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发现DPO-1对U251细胞具有双向作用:低浓度促进存活,高浓度抑制存活。其中,1 mmol/L DPO-1处理6 h,可促进自噬相关蛋白质LC3的表达,而抑制mTOR信号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表明Kv1.5通道可能参与胶质瘤细胞的自噬。然后,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分别敲低和过表达Kv1.5通道的蛋白质水平,发现敲低Kv1.5通道蛋白,促进胶质瘤细胞的自噬,激活ERK信号通路,而过表达Kv1.5通道蛋白,则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自噬。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凋亡,发现改变Kv1.5通道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诱发细胞早期凋亡。提示Kv1.5通道参与人脑胶质瘤细胞的自噬过程。这为临床利用特异性Kv通道阻断剂靶向治疗胶质瘤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刘佳 刘佳 屈超 韩朝 李洪艳 张叶军 安利佳关键词:脑胶质瘤 KV1.5通道 存活 自噬 小窝蛋白-1:肿瘤细胞氧化应激靶标 被引量:4 2019年 细胞内异常的氧化代谢是肿瘤发生的标志之一。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量活性物质可能通过诱导基因突变和激活致癌通路促进细胞癌变。因此,抗氧化治疗被认为是肿瘤防治的重要策略。小窝蛋白-1 (caveolin-1, Cav-1)是胞膜窖的重要组成蛋白质,其分子量为22~24 kDa。Cav-1不仅直接参与胞膜窖结构的形成、膜泡运输、胆固醇稳态维持,还通过其"脚手架"结构域与众多信号分子相互作用,调控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分化,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理和病理作用。研究表明,Cav-1能够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介导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靶向激活Cav-1还可以清除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质。细胞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物质反过来也可以调节Cav-1的表达、降解、翻译后修饰和其介导的膜转运。多种抗氧化剂可以调节肿瘤细胞中Cav-1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本文简要综述了Cav-1及氧化应激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肿瘤防治提供新思路。 王文慧 李洪艳 李洪艳 张叶军 屈超关键词:小窝蛋白-1 氧化应激 肿瘤 Hedgehog信号通路与乳腺癌 2012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edgehog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该通路基因突变或异常表达将导致多种器官肿瘤的发生,并与Wnt、MAPK等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我们简要综述了Hedgehog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了解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屈超 陈茜 黄慧芳 崔玉影 邹伟关键词:乳腺癌 HEDGEHOG信号通路 WNT MAPK 钾通道与自噬 被引量:2 2017年 K^+通道是广泛分布于细胞膜上、亚型众多的一类离子通道,它们通过参与静息电位形成、物质运输、酶活性和胞间通讯等过程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自噬是机体维持细胞内代谢平衡的一种重要机制,自噬的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新近文献报道,钾通道与细胞的自噬密切相关。本文简要综述了K^+通道调节自噬通路、自噬通量或自噬溶酶体形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K^+通道调控细胞自噬的生理学意义。 杨硕 刘佳 屈超 孙佳 张炳强 孙亚如 邹伟关键词:离子通道 钾通道 自噬 新型多酸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2012年 采用MTT法、形态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3种新型多酸化合物[SbW9、(SbW9)2-(SnR)4、(SbW9)2-(SnR-CH3)4]对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形态学变化及细胞PCNA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该3种化合物抑癌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皱缩并且增殖速度明显减慢;其中,(SbW9)2-(SnR)4可使MCF7细胞PCNA蛋白表达下降(P<0.05),且呈浓度剂量依赖性.说明该3种新型多酸化合物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其活性部位可能是以{SbW9}为基本建筑单元的聚阴离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DNA的合成有关. 邹伟 陈茜 朱再明 屈超关键词:多酸化合物 乳腺癌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