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炜

作品数:4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遗址
  • 2篇出土
  • 1篇地域性
  • 1篇地域性特征
  • 1篇淀粉
  • 1篇淀粉粒
  • 1篇新石器
  • 1篇遗址出土
  • 1篇植物性食物
  • 1篇制陶工艺
  • 1篇石磨盘
  • 1篇石器
  • 1篇食物
  • 1篇陶器
  • 1篇显微结构
  • 1篇化学组成
  • 1篇贾湖遗址
  • 1篇WDXRF
  • 1篇EDXRF
  • 1篇IC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篇崔炜
  • 3篇张居中
  • 2篇杨玉璋
  • 1篇姚凌
  • 1篇王吉怀
  • 1篇方方
  • 1篇翁屹
  • 1篇周昱君
  • 1篇张永辉
  • 1篇陈茜茜

传媒

  • 1篇中原文物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禹会遗址出土薄胎黑陶的工艺产地及相关问题分析
禹会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禹会村村南,距今4300-4150年,是淮河中游地区一处单纯的大型龙山时代遗址。从揭露出的遗迹现象的特点来看,这里是一处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临时性居址,发掘者认为可能与龙山时代晚期发生...
崔炜
关键词:制陶工艺显微结构地域性特征
安徽蚌埠禹会遗址薄胎磨光黑陶产地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质谱方法测定了安徽蚌埠禹会遗址出土的薄胎磨光黑胎与普通陶器的微痕量元素化学组成,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分析,结果显示,薄胎磨光黑陶的微痕量元素组成与普通陶器有明显不同,结合考古学背景分析,这种制作精美的高档陶器应不是由禹会遗址本地生产,而是从外地传入的,且其产地来源可能在2处以上。本文的研究对探明禹会遗址的性质、验证"禹会涂山"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了解龙山时代晚期皖北及其周边地区陶器传播与文化交流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杨玉璋崔炜张居中王吉怀
关键词:ICP-AES
浙江小黄山与河南贾湖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化学组成的WDXRF分析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nergy disperse X-ray fluorescence,EDXRF)对浙江嵊州小黄山与河南舞阳贾湖两处新石器时代前期遗址出土陶器的主量元素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显示,这两处遗址出土陶器的化学组成地域特征明显,与贾湖遗址相比,小黄山遗址陶器具有我国南方陶瓷器普遍存在的"高硅低铝"的特征。同时,小黄山遗址早中晚三期陶器的化学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其制陶原料来源与原料加工方式较为稳定,其陶器质量得以逐期提高主要是由于其烧成工艺不断进步的原因;贾湖陶器的化学组成从早到晚则发生了明显改变,这种变化的产生是由于随着时间推移,贾湖先民越来越多地在陶器胎料中加入大量的羼和料以改善陶器的使用性能所致。上述结果也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前期不同地区因各自地域环境的差异,其陶器生产工艺的提高可能存在不同的演进方向。
陈茜茜杨玉璋张居中崔炜
关键词:陶器化学组成EDXRF
裴李岗遗址出土石磨盘表面淀粉粒的鉴定与分析被引量:45
2011年
文章论述了从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8500~7000aB.P.)出土的8件石磨盘表而提取的1000多颗淀粉粒的研究情况,根据其形态特征分析,其来源至少可分为栎属(Quercus spp.)果实(橡子)、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粟(Setaria italica)或黍(Panicum miliaceum)或薏苡属(Coix spp.)、根茎类四大类;此外,还有一部分淀粉粒无法鉴定。研究表明:裴李岗遗址石磨盘的功能具有多样性;橡子可能是当时先民的重要食物来源,其次是小麦族、粟或黍或薏苡属。本实验结果可为中国农业起源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线索。同时,丰的植物种类及组合也与当时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相吻合,从另一个角度为环境考古研究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张永辉翁屹姚凌张居中周昱君方方崔炜
关键词:植物性食物石磨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