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超

作品数:8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玉米
  • 4篇氮效率
  • 3篇玉米自交系
  • 3篇配合力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型
  • 3篇高产
  • 3篇高产春玉米
  • 3篇春玉
  • 3篇春玉米
  • 2篇性状
  • 2篇叶片
  • 2篇花粒期
  • 2篇超高产
  • 2篇超高产春玉米
  • 1篇氮利用
  • 1篇氮利用效率
  • 1篇氮量

机构

  • 8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8篇崔超
  • 7篇于晓芳
  • 7篇高聚林
  • 6篇孙继颖
  • 6篇王志刚
  • 5篇胡树平
  • 5篇苏治军
  • 4篇高鑫
  • 3篇王海燕
  • 2篇高英波
  • 2篇叶君
  • 1篇陈春梅
  • 1篇贾宁
  • 1篇崔文芳
  • 1篇谢岷
  • 1篇李维敏

传媒

  • 3篇玉米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密度对超高产春玉米氮素积累、运转、利用及叶片衰老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为阐明种植密度对春玉米植株氮素积累、运转、利用与叶片衰老的影响,选用不同穗型超高产春玉米品种浚单20(高秆大穗型)和内单314(中秆中穗型),通过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的SPAD值、光合速率(Pn)和植株各器官的氮含量,研究4种种植密度(7.5,9.0,10.5和12.0万株/hm2)对不同穗型春玉米植株器官氮素及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穗型品种叶片和茎鞘的氮素积累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而氮素运转率和贡献率正好相反;在高密度条件下,氮运转率较高,叶片和茎鞘中的氮被过多的运转,削弱了营养器官的光合特性,加速植株的衰老;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氮素吸收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两穗型品种的氮收获指数均在10.5万株/hm2时最大。
王海燕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崔超高鑫
关键词:超高产春玉米氮素
4个自选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试验以4份玉米自交系与4个测验种(昌7-2、郑58、PH4CV、PH6WC)通过不完全双列试验,研究了7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参数和GCA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以C50-5-14为母本组配出的杂交后代产量高,株高适中,株型为紧凑型,利用前景较好,适合做一种良好的亲本。C50-5-14×PH4CV,C50-5-14×昌7-2、C50-5-14×郑58三个组合产量较高,且其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值均较其他组合高,即这3个组合具有增产表现,株高适中,易改良出好的品种。
陈春梅高聚林苏治军于晓芳胡树平邹俊杰崔超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配合力
18个玉米自交系氮效率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22
2014年
以不同类群的18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6个标准测验种为父本,利用NC-II设计,组配108个杂交组合,对亲本自交系氮效率相关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杂交组合的产量及氮效率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吐丝期叶绿素相对含量在2个施氮处理下均与氮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553,0.639),可作为评价亲本自交系氮效率高低的指标;从氮效率2个构成方面来看,不施氮处理下氮利用效率起主要作用,而施氮处理下氮吸收效率起主要作用。亲本氮效率配合力分析表明,在氮高效品种选育中,应保证亲本至少有一个是氮效率一般配合力(GCA)较高的自交系,并选择由其组配的氮效率特殊配合力(SCA)高的组合;双亲的配合力氮效率总体效应(TCA)决定着组合F1代的产量及氮效率,TCA可作为选育氮高效杂交组合的理论依据。母本自交系BL12、BL48分别在施纯氮225 kg hm–2(N225)和450 kg hm–2(N450)处理下,具有较高的GCA效应,是较好的氮高效育种材料,其杂交组合BL12×178、BL48×掖478分别在N225、N450处理下表现较优,是优良的氮高效杂交组合。
崔超高聚林于晓芳苏治军王志刚孙继颖胡树平王海燕高英波高鑫
关键词:玉米氮效率配合力
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配合力分析与生理特性研究
针对玉米生产过程中氮肥施用过量现象日益严重、氮效率下降、生产成本增加、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本研究以提高玉米氮效率为目的,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进行氮效率评价,并明确其氮高效生理特性,为氮高效自交系筛选及氮高效杂交...
崔超
关键词:基因型氮效率配合力生理特性
文献传递
不同氮效率基因型高产春玉米花粒期干物质与氮素运移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6
2013年
以先玉335(XY335)、郑单958(ZD958)、内单314(ND314)及四单19(SD19)4个不同氮效率基因型高产春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当地农户常规施氮(FCN)和高产施氮(HYN)水平下其花粒期的干物质、氮素转移及积累特性。结果表明,两个施氮水平下先玉335与郑单958均较内单314与四单19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农户常规施氮水平下,产量高低为郑单958、先玉335>内单314、四单19,分别为13512、13381、12260和11932kg/hm2;高产施氮水平下,各品种产量表现为先玉335>郑单958>内单314>四单19,分别为16364、15895、13916和12717kg/hm2。农户常规施氮水平下,氮高效型品种与氮低效型品种间产量形成的差异主要来自于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量;而在子粒氮素积累上,氮高效型品种与氮低效型品种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吐丝期之后的氮素合成量。高产施氮水平下,氮高效型品种与氮低效型品种间产量形成的差异来自于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转移量与吐丝期之后干物质的合成,且在子粒氮素积累上,氮高效型品种与氮低效型品种间的差异来自于营养器官氮素转移量与吐丝期之后氮素合成量。氮高效型品种在农户常规施氮及高产施氮水平下均能有效提高子粒产量及氮素含量,且在高施氮量条件下更能有效利用氮素,增加花粒期干物质及氮素吸收转移量。
崔超高聚林于晓芳王志刚孙继颖胡树平苏治军谢岷
关键词:高产春玉米氮效率基因型干物质转移
施氮量对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以内单314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超高产春玉米不同层位叶片花粒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低于439.8 kg/hm2时,同一层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当施氮量超出439.8 kg/hm2时,各层位叶片的SPAD、Pn、Fv/Fm降低,且叶位越低降幅越大。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层位叶片SPAD、Pn、Fv/Fm花粒期变化不同,上位叶片自散粉后0~20 d相对稳定或略有上升,21~40 d迅速降低;中位叶片整个花粒期缓慢降低;下位叶片自散粉后0~20 d缓慢降低,21~40 d后迅速降低。当施氮量为439.8 kg/hm2时,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不同层位叶片衰老得到延缓,利于其花粒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基础。
叶君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李丽君高英波王海燕贾宁高鑫崔超
关键词:春玉米施氮量花粒期光合特性
高密植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茎秆抗倒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0
2012年
以增密增产潜力较大的先玉335、内单314、郑单958和稀植大穗品种沈单16、四单19、浚单20、内单205、科河8号为试验材料,在7.50×104、9.75×104、12.00×104株/hm23种高密植条件下,研究高密植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茎秆抗倒伏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密植条件下,茎秆周长、茎单位长度干重与茎秆力学特征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且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间的茎单位长度干重与力学特征差异显著,可作为鉴别抗倒能力的指标;高密植致使千粒重、穗粒数和结穗率降低,耐密品种能够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具有较高的千粒重与结穗率,较高的结穗率是确保高密植条件下高产的主要因素。
高鑫高聚林于晓芳王志刚孙继颖苏治军胡树平叶君王海燕崔超李维敏
关键词:玉米密植茎秆
玉米自交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对27个玉米自交系材料分高产氮高效型、高产氮低效型、低产氮高效型、低产氮低效型4种氮效率类型,对其氮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对氮效率的贡献均以利用效率大于吸收效率,是氮效率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高产氮高效型基因型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氮效率均最高,高氮条件下氮效率平均比高产氮低效型、低产氮高效型、低产氮低效型高10.85%、122.52%、60.04%;低氮条件下高74.06%、100.34%、175.57%。高氮条件下的玉米氮效率低于低氮条件下的氮效率。
崔文芳高聚林王志刚崔超胡树平于晓芳孙继颖苏治军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