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玉荣
-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规划课题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构建探究模式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各高校逐渐认识到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陆续开设了相应的选修课程.如何更好的发挥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能力的教学功能?本文从探究式教学的特征出发,结合中国海洋大学的演示实验课程...
- 师玉荣马君
-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物理演示实验
- 文献传递
- 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研究
- 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法说明了如何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打造大学物理互动课堂,同时指出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互动反馈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明确的教学基本过程与基本流程。
- 马丽珍盖磊师玉荣马君
- 关键词:高等教育物理课程教学方法互动反馈技术
- PET及其在脑功能成像中的应用
- PET是研究大脑功能的一种重要工具,在神经科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PET及其在脑功能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 师玉荣
- 关键词:神经生理学脑功能成像正电子发射
- 文献传递
- 一种超声悬浮实验仪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悬浮实验仪,在若干垂直的螺纹杆组成的支架上水平安装三片带孔圆盘,最上方带孔圆盘上安装超声变幅杆,超声变幅杆上方连接压电陶瓷换能器,超声变幅杆下部连接金属发射头,压电陶瓷换能器、变幅杆、金属发射头连接组...
- 常皓晨侯世林师玉荣高朋李颖
- 文献传递
- 基于Matlab编程对最速降线问题的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利用Matlab编程对"最速降线"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了质点在重力场中沿起点、终点相同的不同轨道曲线运动的一些结论,通过关系曲线非常直观地表示出质点沿不同轨道运动的关系.
- 师玉荣马君马丽珍
- 关键词:最速降线
- 物理实验类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探究物理现象”为例被引量:3
- 2021年
- 介绍了通识教育理念下的核心通识课程“探究物理现象”的教学模式,课程的设计理念强调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形成了4F引导探究和项目任务驱动2种教学策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师玉荣马君
-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 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PBL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 2024年
- 学习科学视角下深度学习能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和研究热点。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方法是更强调能力导向的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教学理念和方法。为评价分析大学生深度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在设计性实验课程中开展PBL教学,并在此基础上研究PBL教学方法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促进作用及改进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八个二级评价指标的平均值均略高于对照班,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PBL教学设计与实施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深度学习。大学生深度学习的进一步促进策略可以从团队学习能力和反思评价能力方面重点实施。
- 李颖侯世林师玉荣高朋
- 关键词:PBL教学方法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
- fMRI技术及想象体表刺激的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研究
- 近一二十年新发展志来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得在无创伤的情况下能'看到'正常人脑内部工作的实况,提供人脑结构和功能方面的信息.脑功能成像技术为人胶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更先进、更直观、更可靠的技术手段.该论文首先综述了功能性及成像技术...
- 师玉荣
- 关键词: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脑功能回波平面成像
- 文献传递
- 面向文科大学生物理类系列课程的创建与实践被引量:1
- 2012年
- 结合文科大学生的特点,中国海洋大学设置了3门物理类通识课程,以此为平台,在文科大学生中开展以物理为基础的科学素质教育,使文科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培养探索求实精神及科学审美观,实现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大文化的交融,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才。
- 马君马丽珍师玉荣顾永建
- 关键词:课程体系人文精神
- 基于拓扑思想对海伦喷泉实验原理的分析
- 2022年
- 海伦喷泉是一种既简单又有趣的实验装置,可用作大中学生综合素质训练的教学素材。与普通喷泉不同,海伦喷泉喷射高度可高于初始液面高度,因此其工作原理常常困惑一些中学生和大学生。本文基于拓扑分析,可以发现海伦喷泉原理上可等效于其内液柱之间密封一段气体的U形管;其喷水高度在准静态条件下等于密封气柱的高度。实际喷射高度受初始条件或操作过程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也可以在该模型下得到简洁解释。相关拓扑分析思想也可应用于其他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 侯世林李颖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