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国栋

作品数:35 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疫苗
  • 13篇接种
  • 11篇预防接种
  • 8篇代谢
  • 8篇代谢综合
  • 8篇代谢综合征
  • 8篇综合征
  • 6篇免疫
  • 5篇疑似
  • 5篇疑似预防接种...
  • 5篇乙型
  • 5篇预防接种异常...
  • 5篇接种异常反应
  • 5篇肝炎
  • 4篇乙肝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疫苗
  • 4篇重组乙型肝炎
  • 4篇重组乙型肝炎...
  • 4篇酵母

机构

  • 27篇江苏省疾病预...
  • 9篇苏州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天坛生物...
  • 2篇常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南通市疾病预...
  • 1篇盐城市盐都区...
  • 1篇北京生物制品...
  • 1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金湖县疾病预...

作者

  • 31篇康国栋
  • 11篇马福宝
  • 10篇汪志国
  • 9篇于静
  • 8篇郭志荣
  • 8篇汤奋扬
  • 7篇陈冯梅
  • 7篇武鸣
  • 6篇高君
  • 6篇周慧
  • 5篇刘仕俊
  • 4篇刘元宝
  • 3篇张晋琳
  • 2篇于静
  • 2篇郭璐
  • 2篇陆培善
  • 2篇胡莹
  • 2篇周惠
  • 2篇胡晓抒
  • 2篇姚才良

传媒

  • 8篇江苏预防医学
  • 5篇实用预防医学
  • 5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2008年乙型脑炎经济负担调查及免疫规划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2008年江苏省乙型脑炎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开展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在防控乙脑工作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制定免疫规划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乙型脑炎病例的治疗总费用,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对江苏省乙型脑炎疫苗免疫规划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 83例乙型脑炎病例平均每例治疗总费用为12 920.3元。江苏省自1978年起将乙型脑炎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江苏省乙型脑炎发病率逐年下降,由1965-1977年的平均发病率20.88/10万降至2008年的0.06/10万。2008年人群避免发病所产生的直接效益为19 359.96万元,当年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总成本为2 476.548万元,效益-成本比值为7.8:1,效益远大于成本。结论乙型脑炎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使用乙型脑炎疫苗预防乙脑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李子林马福宝康国栋高君
关键词:乙型脑炎疫苗疾病负担扩大免疫规划
不同方法评价肥胖相关健康风险效果分析被引量:19
2006年
陈冯梅胡晓抒郭志荣武呜杨婕周慧康国栋姚才良
关键词:肥胖慢性疾病体质指数BMI死亡率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浆脂肪细胞因子的观察被引量:9
2008年
检测代谢综合征(MS)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血浆瘦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结果发现瘦素、PAI-1、FFA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肪细胞因子可以部分解释肥胖与MS存在联系的原因。
康国栋郭志荣胡晓抒武鸣周慧陈冯梅
关键词:脂肪细胞因子代谢综合征肥胖症
新生儿接种不同剂量重组乙肝疫苗安全性评价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未感染或感染乙肝病毒(HBV)母亲所产新生儿接种10μg/0.5mL重组(酿酒酵母)乙肝疫苗(HepB SCY)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随机、对照和盲法条件下的III期疫苗临床试验。根据母亲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与乙肝e抗原筛查结果,将新生儿分为阴性、单阳与双阳3组,分别纳入326、93、87例研究对象。各组新生儿均采用0、1、6月免疫程序按1∶1比例随机接种10μg或5μg HepB-SCY。接种后1个月内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阴性组、单阳组与双阳组接种2种剂型疫苗后,各组不同剂次内总体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双阳组2种剂型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随接种剂次增加而增加,仅双阳组10μg剂型1级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5μg剂型。除双阳组注射部位疼痛外,各组其他不良反应症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接种后30 min^3d。结论 10μg/0.5mL剂型HepB-SCY应用在未感染或感染HBV母亲所产新生儿人群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康国栋陈海平马福宝郭绍红张龙华杨云凯王泽明
关键词:乙肝疫苗新生儿安全性评价
新生儿及以上人群接种不同剂量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的免疫学效果观察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新生儿及以上人群接种10微克(?g)/0.5毫升(ml)和5?g/0.5ml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酿酒酵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ant Deoxyribonucleic Acid Techniques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de Yeast,HepB-SCY)的免疫学效果,以及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免疫后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和盲法的临床试验,各组按1︰1比例分别接种10?g和5?g HepB-SCY。将新生儿分三组:即母亲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均为阴性组,母亲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母亲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组。将非新生儿人群分成1月龄~5岁、6~15岁、≥16岁组。检测各组免疫前、后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阳转率和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保护率。结果 10?g HepB-SCY对新生儿及以上人群全程免疫后,Anti-HBs阳转率为95.27%~98.86%,Anti-HBs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s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340.87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837.56mIU/ml;与使用5?g HepB-SCY全程免疫后的Anti-HBs阳转率91.3%~98.8%和GMC 220.86 mIU/ml^701.30 mIU/ml相比,各年龄组间Anti-HBs的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MC除新生儿组(?2=4.012,P=0.04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0?g和5?g HepB-SCY在HBsAg和HBeAg双阳性组全程免疫后,Anti-HBs阳转率分别为90.70%和88.6%,阻断HBV母婴传播保护率分别为92.25%和84.8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BsAg单阳性组中,Anti-HBs阳转率分别为95.7%和100.0%、保护率分别为95.75%和10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0?g和5?g HepB-SCY对新生儿及以上人群均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除新生儿组Anti-HBs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保护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试验注册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药
马福宝梁晓峰张龙华康国栋阎绍红郭绍红崔富强董春明李黎陈海平杨云凯
关键词:阳转率
2020年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现况分析
2022年
探究江苏省儿童常规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构成情况,为科学配置免疫规划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江苏省所有卫生健康部门指定的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以及7岁以下儿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人员资源投入情况和工作人员服务情况。结果 2020年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各类工作人员共6.12万名,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平均工作人员36.6名。全省每万人中配置预防接种工作人员7.2名。工作人员职称以初级和中级职称为主,共占比85.7%。工作年限大于等于5年工作人员占比70.50%。公共卫生专业仅占全省从事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5.7%。不同地区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人员在年龄、职称、工作年限、专业类别构成比的差异明显。结论 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人力资源配置欠失均衡性,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需加强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中公共卫生医师的比例及预防超针次的现象发生。
张磊汪志国刘丽康国栋于静
关键词:接种门诊人力资源预防接种
60μg/1.0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对16岁以上健康人群一针免疫的血清学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60μg/1.0 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对健康成人一针免疫的血清学效果,补充和完善我国乙肝防控快速产生乙肝抗体的免疫策略。方法对16岁以上凡自愿接种的健康成人即不论以往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者都接种一针60μg/1.0 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并从中随机抽取96名接种对象,采集免疫前和免疫后一个月的血清,采用化学微粒子发光法(CLIA)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计算免疫前后血清标本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结果接种后四倍增长和达保护水平以上的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为93.8%。其中接种前血清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42人,接种后四倍增长和达保护水平以上者的比率为85.7%。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10 mIU/ml者的比率为88.5%。结论说明对16岁以上健康人群接种一针60μg/1.0 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有很好的免疫学效果。
马福宝汤卫军陆培善胡莹康国栋杨鸣雯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阳转率
电子核签技术在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2023年
目的评价2020年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电子核签技术的应用情况与效果。方法由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导出核签信息,分析不同地区儿童预防接种门诊询问登记、知情告知、接种扫码和留观环节电子核签情况。从每个县区儿童预防接种门诊随机抽取210剂疫苗接种信息,比较不同地区预防接种服务时长。结果2020年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均配置了核签设备,各接种环节核签率在99.90%以上。苏南地区门诊疫苗接种服务时长与整体停留时长稍短于其他地区。结论应用电子核签技术可以有效规范疫苗接种,应进一步拓展电子核签设备功能、深化数据分析利用,科学指导疫苗接种。
于静汤奋扬汪志国张磊刘丽胡冉高君段帮梅范清康国栋
关键词:预防接种服务
基于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上市后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结合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发生特征,评价Hib结合疫苗上市后安全性。方法Hib结合疫苗AEFl数据来源于全同AEFI信息管理系统,为2014年3月13日下载的2008--2013年接种Hib结合疫苗后江苏省报告发生的所有AEFI监测数据。Hib结合疫苗受种对象人口学信息和接种剂次数来源于江苏省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计算Hib结合疫苗接种后AEFI发生率、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发生率及其95%CI值,采用χ^2检验比较江苏省不同性别、月龄和剂次接种儿童一般反应和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008-2013年江苏省接种Hib结合疫苗6159072剂,接种后报告AEFI4718例,发生率为76.60/10万剂(95%CI:74.42/10万剂~78.79/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71.10/10万剂(95%CI:68.99/10万剂~73.20110万剂),异常反应发生率为5.16/10万剂(95%CI:4.60/10万剂一5.73/10万剂);一般反应主要为发热(40.54/10万剂)、局部红肿(35.09/10万剂)、局部硬结(12.94/10万剂)和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0.36/100万剂);异常反应主要为过敏性皮疹(4.77/10万剂)和血管性水肿(0.15/10万剂)。91.39%(4002/4379)的一般反应和88.36%(281/318)的异常反应在接种后≤1d内发生,过敏性休克(3例)和喉头水肿(1例)均在按种后〈1d内发生。一般反应发生率比较:男童(79.72/10万剂,2641/3313071)高于女童(61.07/10万剂,1738/2846001)(χ^2=74.92,P〈0.001);t〉12月龄儿童(86.82/10万剂,2200/2533949)高于2~11月龄儿童(60.11/10万剂,2179/3625123)(χ^2=149.79,P〈0.001);首剂接种Hib结合疫苗(78.93/10万剂,2666/3377614)高于第2、3或4剂接种者(61.59/10万剂,1713/2781458�
汪志国马福宝张晋琳于静康国栋高君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母传乙肝抗体水平不同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学效果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为评价母传乙肝抗体水平不同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学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入选自身对照研究,筛选出HBsAg和HBeAg双阴性孕妇和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脐带血和常规乙肝疫苗三针接种后一个月的血,观察母传乙肝抗体水平及对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婴儿母传乙肝抗体含量随着孕妇体内乙肝抗体含量的增高而增高,最高可传递给婴儿达1 000 mIU/ml。常规乙肝疫苗三针免后一个月的免疫成功率,由免前脐带血保护率42.3%上升至97.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由免前脐带血GMT 1:12.1上升到免后GMT 1:290.8。结论母体乙肝抗体可通过胎盘传递给新生儿,且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不受母传乙肝抗体水平的干扰,并有免疫增强作用。
马福宝张龙华陈海平康国栋
关键词:乙肝母传抗体婴儿免疫效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